張博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鐵司機職業要求與安全行車相關注意事項,重點介紹了地鐵司機的職業要求,地鐵司機需要具有較高的職業技能、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同時,本文介紹了防范地鐵行車安全事故的方法,列舉了進行安檢等方法。通過對安全行車進行思考分析,以期為地鐵部門提供有益參考,保障行車安全。
關鍵詞:地鐵;司機職業要求;安全行車
1 地鐵司機職業要求
1.1 司機要具備較高的職業技能
地鐵司機具有較高的專業職業技能在保障地體安全、平穩、正常運行方面起到基礎性的作用。應聘人員在正式成為地鐵司機之前,要接受專業的職業培訓,通過專業的上崗培訓,司機可以更好地夯實自身的專業素質,與此同時,還可以對自身能力進行一個更加準確的、深入的認知。由此看來,司機在正式上崗之前,接受專業的上崗培訓是不可或缺的,并且是至關重要的。司機在經過專業培訓之后,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還要接受一系列的考核。只有具備過關的職業技能的人員才可以被錄用,成為專業的地鐵司機,從而更好地保障地鐵運行的安全。
1.2 司機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
作為地鐵司機,僅具有較高的職業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地鐵相關部門在最初對司機進行選拔時,要對司機的能力進行測試、心理素質測試和身體素質測試。能力測試主要包括能力傾向的測試、智力方面的測試、體育能力的測試和創造能力的測試。同時,除了對司機的能力進行測試之外,還要對司機的人格進行測試。作為專業的地鐵司機,受測人員需要具備較好的單項人格和綜合人格,才能肯定其具備較好的心理素質。
在對司機進行身體素質測試時,要測試司機的反應時間,受測人員在面對不同的刺激時,應該做出不同的反應,通過受測人員的反應,能夠更加明確地了解到司機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做出反應的時間。除此之外,還要檢測受測人員對速度知覺的能力,測試受測人員的速度預測能力。
2 防范地鐵行車安全事故的方法
2.1 對地鐵運行等相關設備進行定期的安全檢查
只有保障地鐵運行相關設備都能夠正常運轉,才能進一步保障地鐵健康運行。按照現在情況來看,地鐵工作的重點是對地鐵運行的相關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在對地鐵相關設備進行檢查時,要注意地鐵列車的信號是否正常,作為合格的地鐵的阻燃材料,應該符合相關的標準與要求,并且要對地鐵列車所使用的阻燃材料的有效性進行定期檢測。與此同時,為了做到更加有效地防范列車安全事故發生,相關部門要引進更加先進的設備對列車進行檢測,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地體安全事故發生的風險。
2.2 加強對地鐵的檢查
地鐵主要建設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處于整個城市人群最密集的路線、公共場所附近。因此,公共場所作為人流量密集的地段之一,成為恐怖分子等其他危險性人物選擇的借此對社會形成危害、造成恐慌的首要地段。由此觀來,地鐵相關人員需要做好地鐵乘車前對進站人員的安檢工作,保障地鐵乘客和公共場所的人群生命財產安全。地鐵相關部門可以引進先進的檢測設備,對進站人員進行安全檢查,禁止乘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地鐵,防止地鐵安全事故的發生。以倫敦地鐵安全檢查為例:在經歷過恐怖襲擊之后,倫敦地鐵安全檢查部門采用了X光設備對進站人員進行檢查,防止進站人員攜帶的違禁品進入地鐵,從而有效地保障了地鐵乘客安全。
2.3 完善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監視系統
地鐵要完善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監視系統,才能更好地保障地鐵能夠健康地、持續地、安全地運行。相對完善的地鐵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監視系統能夠更加有效地對地鐵安全事故的發生進行監測,從而可以提前對安全事故隱患進行預防,或者是提前進行修復。自動報警系統在保障地體安全健康運行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現在更是成為了地鐵系統的重要一部分,更在地鐵系統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自動報警系統在進行工作時,會對列車運行的全線過程都進行有效的監測和監管,并且,自動報警系統能夠在檢測到地鐵系統險情發生時進行及時的報警,起到對相關檢測維修人員進行提醒的作用,相關檢測維修人員可以根據警報對地鐵系統出現問題的地方進行處理和維修,將地鐵安全事故發生的風險大大降低。
2.4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使地鐵的行車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國家相關部門需要完善地鐵安全行車的管理制度。按現在情況來看,當前的管理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制度中對于駕駛安全的關注過于片面,然而,當安全事故發生時,駕駛人員和相關管理人員都應該有責任為行車安全事故負責。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制度的完善,更好地保障行車安全。
3 小結
總而言之,在現代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之中,地鐵成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地鐵由于自身具有便捷、高效等特點,在人們的日常出行方式的選擇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地鐵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安全性,保障系統的平穩運行。這不僅對地鐵司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需要地鐵工作人員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做好每一個環節。
參考文獻
[1]申健.地鐵司機職業要求及安全行車問題分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7,(5):259
[2]沙開鋒.試論地鐵司機職業要求及安全行車問題分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7,(28):292.
(作者單位:徐州地鐵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