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倩 張娜
4月18日上午,為期三天的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式在聞名中外的山西省朔州市應縣木塔腳下隆重舉辦,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余名客商以及參展企業代表參加了開幕式。交易會以“助推朔州經濟轉型發展,打造中國陶瓷外貿基地”為主題,堅持“展銷結合、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原則,力爭促進朔州陶瓷產業不斷增強創新能力,進一步拓展國內外市場,讓朔州陶瓷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朔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高鍵宣布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朔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耳東主持開幕式。
陶瓷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中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朔州是中國北方日用陶瓷生產基地,陶瓷產業發展歷史悠久,獨具特色。近年來,朔州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發展高新技術陶瓷和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打造集陶瓷制作、陶瓷經貿、陶瓷科技、陶瓷文化為一體的“大陶瓷”產業格局,讓千年瓷都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和活力。
朔州市副市長張天茂表示,當前,朔州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朔州將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倡議以及環渤海經濟帶、創建可持續發展示范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堅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地實施大開放戰略,加快推動朔州科學發展、綠色崛起。
山西省商務廳巡視員王來平在開幕式上指出,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的舉辦,標志著朔州市的對外開放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對于全省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加快外向型經濟發展具有典型的示范引領意義。希望朔州市充分借助進出口交易會這一平臺,集中展示產品優勢,積極開展產業對接,促成廣泛友好合作,最大限度提高投資貿易便利化,培育自主品牌,提高競爭優勢。
隨后,澳大利亞采購商麥克斯先生、應縣博達瓷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侯立新分別進行了發言。
另據了解,截至目前,朔州市已建成陶瓷生產企業79家、生產線135條,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8戶,形成日用瓷年生產能力20多億件,高檔墻地磚生產能力2.75萬平方米,特種陶瓷生產能力2萬噸。日用瓷產品達10多個系列、2000多個品種,銷售網點遍布全國,部分產品遠銷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2017年全市日用瓷產量完成20.45億件,帶動就業人數達5萬多人,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的18%,已經成為除煤炭產業之外的第二大產業大軍,被中國陶瓷協會命名為中國日用瓷生產基地。
朔州市委、市政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朔州將設立一定規模的陶瓷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專項基金,從用能、資金、市場、招商、創新和人才六個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鞏固提升日用瓷、承接引進建筑瓷、培育發展工藝瓷、特種瓷、配套產業,打造陶瓷全產業鏈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