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一斤螞蚱20塊,一個棚一茬就能賺上千元,一年能收兩茬。種一畝玉米,刨去成本300元,純收入不到200元。”大同市靈丘縣趙北鄉白崖峪村的武六孩今年可樂壞了,以前的莊稼地由種玉米改成了螞蚱,收入翻了十幾倍。
與地里“種”螞蚱相比,石家田鄉在北京農學院的技術指導下,與當地多家苦蕎加工企業協作,實施了“一茬雙收”有機蕎麥種植。“作為高寒土地,一畝地年收入1400元,這是沒想到的。”鄉黨委書記王永繪說,靈丘縣作為國家農牧漁業部確定的“國家優質苦蕎生產基地”,苦蕎種植將與深加工一樣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途徑。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靈丘縣立足得天獨厚的區位、生態、資源和有機農業優勢,年初,各鄉鎮和貧困村結合實際,精心謀劃,因村布局,大力推進產業扶貧項目,先后有76個項目落地實施,涉及全縣12個鄉鎮161個行政村,輻射帶動貧困戶10925戶242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