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睿
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要保持穩定可持續發展,既要應對外部環境的激烈競爭,也要創新改進內部機制,進一步激發企業內生動力,而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靈魂和生命線,對煥發企業活力與生機起到了重要作用。對于國有企業,開展企業文化建設還應同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相結合,使之相互碰撞出更多契合點,使兩者作用發揮到最大值是值得我們思考與分析的。本文從兩者的概念屬性、相互關系、實踐要求三個方面對黨的思想政治建設與企業文化建設進行了分析,以期推動企業文化和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得益彰,進而提升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利于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是時代對國有企業的要求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現代企業管理機制凸顯和傾向經營工作,在這種狀態下,一方面企業內設管理結構發生變化,各部門職能也隨之改革,致使部分原本屬于國有企業黨組織的行政工作處置權、經濟資源的支配權逐步被剝離,黨組織職能弱化,另一方面是企業管理層對黨組織思想政治建設的忽視,社會在高速變化發展中,如果只做井底之蛙,思想不能與時俱進的話自然對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建設不能做出全面正確的判斷。2016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當前,我國開始向知識經濟時代轉變,黨的政策方針代表著國家轉型的方向,而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工作與其緊密關聯,由此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必須重視抓企業文化建設先抓好黨的思想政治建設,這是國有企業能夠保持長期穩定和長遠發展的基石,同時也助力提升企業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二、企業文化與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對現代企業的作用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逐步積累形成的,為全體職工所認可并遵守的帶有企業特色的愿景、理想、價值觀、行為方式等的獨特文化形式。可以這么說,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就沒有靈魂,企業也將失去生命,所以企業文化是企業整體意識形態的具體表現,建設好企業文化是推動企業長遠發展的不竭動力。
國有企業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國有企業和中國工人階級,通過有計劃、有組織地對企業和職工在行為和思想上產生指導性意義的工作,從而強化思想建設,統一認識,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成為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從而領導全社會實現“中國夢”的共同目標。對于企業來說,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標桿,引領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企業文化建設為載體,通過對職工社會主義理念體系的宣導傳播,幫助企業職工樹立正確的三觀,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保障企業緊跟黨中央思想方針,完成社會“三個文明”建設。
三、黨的思想政治建設與企業文化建設相互關系
優秀的國有企業發展規劃不能只局限于關注企業自身的價值創造和盈利狀況,建立準確合適的企業發展目標,用黨的思想政治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合理、有效地利用社會資源,完善良好的社會公德準則和踐行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責任意識。
(一)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為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指明方向
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建設是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主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企業會遇到許多問題,企業的管理者就必須關注黨的政策方針,這些政策大多具有高瞻性和預見性,管理者據此調整企業內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設,確保企業的發展方向緊貼黨的政治思想要求,用黨的理論指導企業的實踐,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許多國有老企業都會面臨觀念陳舊、管理渙散等問題,只有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糾正作風,規范管理,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使職工行為自覺加以規范。所以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要以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內容為旗幟,貫徹落實黨的新方針新政策。
(二)企業文化的獨特性推動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創新
不同企業的企業文化都各自承載著自己企業的獨特性,積極的企業文化在發展中會潛移默化地反作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和改革。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充分考慮企業文化的特性,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據工作的性質、地域、教育程度等因人因地開展多樣性教育工作,不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形成特有風格。企業文化中精神宣揚是思政工作開展的有效基石,企業文化中的規章制度是思政工作建立的約束和規范,企業文化中最看重的經濟效益則是黨組織思政工作的最終目標。在企業長足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文化與黨組織思想政治建設既存在一定的共性,同時也有一定特殊性,兩者相互貫通,相輔相成。
四、新時期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
企業在建設過程中,特別是國有企業,難免會遇到一些職工渙散消極的想法進而影響到周圍一大片職工,如果不及時解決部分職工危險的思想認知,不僅對企業帶來不可設想的后果,也會對黨執政能力建設產生阻礙,影響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因此,在新時期,企業要正確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結合企業體制改革,順應時代背景,有針對性地將黨組織的作用發揮出來。
(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現階段,企業必須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政策方針,通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導企業員工,弘揚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傳承企業優秀文化和精神,提高企業職工對黨的先進理論的指導意義,增強其愛國精神和對企業的向心力與忠誠度,鼓勵企業職工為企業奮斗目標與民族復興的實現而奮斗終身。
(二)社會責任為動力,經濟效益為目標,雙管齊下共促企業發展
為提升企業綜合形象,應當積極開展宣傳工作,在企業內宣導一些踐行企業價值觀優秀員工的典型事例通過企業文化的形式表達出來,在企業外,定期組織一些實踐活動:慈善愛心、幫扶弱勢群體等活動,一方面優化企業形象,強化企業責任意識,另一方面反饋社會,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示范帶頭作用。
企業在黨中央的引領下,不斷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給企業自身帶來經濟效益,同時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經濟發展起來了,經濟基礎作用于上層建設,黨組織的思政建設也會隨之進行不斷調整和創新。兩者共同促進企業軟實力與硬實力的全面協調發展,實現企業的基業長青。
(三)明確員工主體地位,增強員工歸屬感
員工是企業的主體,對企業員工思想充分尊重的同時對職工進行黨組織思政工作宣導,使職工了解國家的政策法規,樹立正確的三觀,職工可以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樹立平等、公平和誠信的原則,對職工主體地位予以明確;在進行黨政思想建設時,在物質上也要有制度保障,通過改善工作環境、增加節假日福利補助等方式有效提高職工幸福指數,使得每一位職工都能感受到深深的歸屬感,這樣才算有效的政治思想建設和優秀的企業文化建設。
(四)建立黨建文化和企業文化工作考評體系,及時反饋與調整
制定合理的考評體系,條款細化并見諸實踐,積極發揮管理層職工的帶頭示范效應、增強職工的自我約束能力,使企業里的每一位職工自覺維護黨和國家利益,發揚匠心精神,傳遞正能量,為企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山西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