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武 張嵐嵐 諸葛稐
20世紀90年代后期,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當局提出建設“航空城”(Aviation city or Sky city)的設想,荷蘭機場咨詢公司(NACO)在其為許多國家做機場建設咨詢時推廣了這一概念。此后,“航空城”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作為一個新概念和創新實踐,航空城首先在歐洲和北美地區興盛起來,隨后在亞洲得到推廣。
本文選取西雅圖、圖盧茲、蒙特利爾、亞特蘭大、阿姆斯特丹五個國外主要航空城,就其發展模式和特點進行分析。
西雅圖:擁有最大飛機總裝基地
美國西雅圖市始建于1869年,位于華盛頓州普吉灣,是美國太平洋西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集經濟、文化、金融、旅游和貿易中心為一體,被譽為美國最適合工作及居住的城市,交通網絡非常發達。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知名企業波音的發展,航空航天業成為西雅圖地區的關鍵性產業。西雅圖是波音公司的重要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型飛機裝配基地。雖然2001年波音宣布將總部遷往芝加哥,但波音旗下最大的民機集團仍留在西雅圖。波音的主要飛機生產線和最重要的兩家生產工廠(倫頓工廠和埃弗雷特工廠)也依然保留在西雅圖地區。西雅圖地區依然是波音民用飛機生產中心、研發中心、波音工廠和波音職工信貸聯盟最重要的所在地。
西雅圖航空城的產業布局呈圈層式架構,以機場為核心,飛機總裝企業、主要零部件制造企業、二級和三級配套商、其他相關企業依次布局。
西雅圖南北各有一個波音總裝工廠,分別位于倫頓與埃弗雷特,均配有獨立跑道。兩個總裝工廠均可通過公路、鐵路與海港進行快速聯絡,保障了飛機總裝工廠的高效運營。由于總裝是飛機制造業的核心,產業鏈較長,對相關供應商與下游服務產業有極強的吸引與輻射能力。波音在全球有5200多家配套商,其中1000多家就在西雅圖。
毫不夸張地說,波音是西雅圖航空產業的“龍頭”。西雅圖依托波音總裝基地,吸引了制造、金融等產業,并延伸發展相關配套服務業。依托波音公司的悠久歷史和久負盛名的波音民機系列產品,西雅圖形成了極具特色的航空工業旅游。波音總裝工廠每年要接待將近10萬名參觀者。此外,波音還建有專門的飛機博物館供游客參觀。在這座博物館里,游客不僅能透過飛機或其他航天器實物了解人類的航空航天史,還能乘坐熱氣球、模擬飛船等進行親身體驗。
而以波音為龍頭的航空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產業鏈的橫向和縱向發展,全面促進了西雅圖的產業結構升級。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波音公司在西雅圖地區多年的運營,改善了當地的交通狀況和商務環境,吸引了一些大公司把總部設在西雅圖。近年來,航空制造業在西雅圖經濟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而新興的軟件、通訊、生物科技、醫療技術產業以及金融業等發展迅速。
圖盧茲:“協和”飛機的誕生地
法國圖盧茲是空客的總部所在地,也是歐洲航空工業中心。1969年,全世界第一架民用超音速客機“協和”在這里試飛。隨后,空客A300、A330、A340等飛機也相繼在這里誕生。
圖盧茲是空客重要的生產基地,這里有A320、A330(包括機艙布置和噴涂)、A350XWB和A380總裝線、大型機艙樣機中心以及空客三大培訓中心之一的圖盧茲培訓中心。圖盧茲地區還負責飛機的飛行和地面測試以及空客飛機的研究、設計等工作。目前,約有2.1萬名員工在空客圖盧茲基地工作,占空客全球員工的30%。
除了主制造商空客之外,圖盧茲還集聚了航空產業鏈上的500余家子系統承包商和二級承包商,涉及與航空業有關的各個領域,如機械、電子、計算機等。大量企業的聚集使圖盧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為航空制造企業實現價格優先戰略提供了保障。
完善的產業鏈,加上政府的鼎力支持,圖盧茲不僅吸引了航空航天領域的優秀企業,也吸引了大量優秀人才。此外,這里還有國立民用航空高等學院、國立航空航天高等學院、國立高等航空制造工程師學院等一批法國一流的航空航天類院校。基于此,圖盧茲在航空領域聚集了強大的科研力量,擁有400多家科研機構、10000多名科研人員。
此外,與西雅圖一樣,圖盧茲也依托空客的生產基地發展航空工業旅游。圖盧茲航空博物館由飛機陳列館、舊飛機還原陳列樓等組成。舊飛機還原陳列樓收集陳列了近50架飛機,其中包括A300B、“超級彩虹魚”、“協和”等在法國乃至世界航空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經典機型。
蒙特利爾:具備最完整的產業鏈
加拿大蒙特利爾是全球第三大航空城,排在西雅圖與圖盧茲之后。魁北克省幾乎所有的航空制造業都集中在蒙特利爾,包括近190家航空企業和機構、40000多名航空從業人員。2015年,魁北克省的航空業銷售額達155億加元。
蒙特利爾也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在30公里半徑內就可以找到供一架飛機所用的幾乎所有必要零部件的地方之一。龐巴迪宇航等航空制造企業的總部都在蒙特利爾。
蒙特利爾的航空業,主要由三個類型的公司組成,即主制造商和設備制造商、子承包商、特種產品和服務提供商。龐巴迪宇航等主制造商在產業聚集中起到主導作用,吸引設備制造商和子承包商圍繞其進行布局。
從具體布局來看,龐巴迪宇航這類飛機制造商布局在蒙特利爾的米拉貝爾機場周邊;設備制造商根據與飛機總裝關聯的強弱進行布局,關聯緊密的,公司總部也大都位于米拉貝爾,其他設備制造商則分布在蒙特利爾的其他地區;子承包商遍布整個蒙特利爾地區。
蒙特利爾地區主要企業形成了地方航空制造企業網絡:主制造商、子承包商之間保持著比較密切的關系,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和互動比較頻繁;蒙特利爾的四所世界級大學(麥吉爾大學、康科迪亞大學、蒙特利爾大學和魁北克大學)為航空制造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資源支持;加拿大政府對企業實施的公共政策,包括直接的資本投資、出口補貼、研發計劃及財政刺激等,對蒙特利爾航空制造產業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蒙特利爾地區的科技研發能力很強,技術研發人員比例高達30.9%。也就是說,大約每三名員工中,就有一名員工從事或有能力從事技術研發工作。
亞特蘭大和阿姆斯特丹:一切圍繞機場
亞特蘭大的哈茲菲爾德-杰克遜國際機場被稱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旅客吞吐量長期排名世界第一。2016年,哈茲菲爾德-杰克遜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04億人次,是全球唯一一個旅客吞吐量超過1億人次的機場。許多來往于周邊城市的乘客往往會選擇到亞特蘭大轉機,轉機乘客占所有乘客的57%。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機場,在歐洲持續保持客運量第四、貨運量第三的名次,是法荷航空、漢莎航空的基地。史基浦機場也是歐洲有名的換乘中心,2016年旅客吞吐量達到6400萬人次。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商務活動和休閑購物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一些城市以大型樞紐機場為依托,積極發展商務經濟,逐漸形成了商旅聚集性航空城。
亞特蘭大航空城坐落在機場周邊,是一個典型的商業聚集區。該航空城的功能和產品非常多元化,不僅有商務辦公園區、會展中心等商務設施,還有倉儲物流、保稅園區、加工工業園區等工業設施,以及大型商業娛樂設施、酒店、高爾夫球場等。
史基浦機場亦利用其優越的交通條件吸引了300余家國際物流商在此運營,40多個世界500強企業歐洲總部入駐,緊鄰史基輔機場的世界貿易中心成為眾多跨國貿易公司總部所在地。目前,阿姆斯特丹臨空經濟區涉及的產業包括花卉蔬菜、IT、航空航天、汽車、醫藥、電子、金融、娛樂購物等。
發展模式:專業化+多元化
由以上介紹的世界五大航空城,我們可以總結出兩類航空城的發展特點。以航空制造業為核心的航空城,首先要具備以飛機裝配基地為核心的較為完整的航空產業鏈。比如,西雅圖航空城不僅擁有主制造商波音,還有圍繞波音的1000多家配套商;圖盧茲航空城則擁有主制造商空客、600多家與航空相關的頂尖企業、400多家科研院所;蒙特利爾航空城也有主制造商龐巴迪及200多家子承包商。
其次,以航空制造業為核心的航空城,除了需要完整的航空制造產業鏈外,還需要教育培訓機構的支持,如高等學府、航空專業學校等。隨著企業、培訓機構和政府之間關系不斷密切,還會圍繞企業形成航空制造產業協作網絡:企業之間存在技術共享和互動,高等學府為航空制造產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持,政府實施對航空制造產業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的公共政策。不論是西雅圖、圖盧茲,還是蒙特利爾,其產業都呈現出集群化發展的態勢。
第三,便利的交通條件和顯著的區位優勢是航空制造業賴以發展的重要前提,以航空制造業為核心的航空城一般都有便捷的海陸空交通條件。飛機制造工藝復雜,所需零部件多,隨著全球分工專業化的不斷深入以及飛機制造產業的全球化運作,使得飛機制造零部件生產商布局在全球。因此,總裝廠房所在地的交通與區位優勢就成為必備條件。此外,飛機正式投入使用之前的試飛,需要機場有足夠的空域和陸地空間,因而飛機的總裝基地對運輸條件有很高的要求。
第四,臨空經濟促進以創新為核心的其他新興產業發展。航空產業的發展帶動了與其相關的產業鏈的橫向和縱向發展,進而全面促進城市產業結構升級。飛機主制造商的落戶,不僅帶動了地區經濟的增長,也改善了交通狀況和商務環境。大批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引入,也提升了科研能力。這些有利的區位條件對一些新興產業很有吸引力。
以航空運輸業為核心的航空城,其所依托的機場是連通區域或洲際的復合型航空樞紐。機場巨大的客貨流量給城市帶來了大量商機,為臨空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在樞紐機場周圍往往會形成功能完備的多產業綜合體,涵蓋航空運輸服務業、休閑娛樂和餐飲業、金融業等多個領域。在這些產業中,服務業的聚集尤為明顯。例如,亞特蘭大機場周邊聚集了大量商務辦公園區、會展中心等商務設施,而史基浦機場的周圍則有大量的酒店、高爾夫球場等娛樂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