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鳴
9月11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宇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聯合召開“2018年922綠色出行活動公益服務發布會”,正式發布《2018年922綠色出行活動城市工具書》、《綠色出行與安全——2018年922綠色出行活動市民手冊》和“路見”微信小程序。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是922綠色出行活動的倡議方之一,今年聯合宇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共同為本次活動提供公益服務。2018年922綠色出行活動的主題是“綠色出行·多一分安全”,會議圍繞該主題對主題內涵和歷年活動進行了闡述,對道路交通安全常識、行人過街以及學生安全上學等問題展開討論,并呼吁城市以922綠色出行活動為契機,傳播綠色、安全的現代交通文化。
“綠色出行·多一分安全”主題關注保障人們出行安全的城市道路交通
“綠色出行·多一分安全”主題倡導綠色出行,關注保障人們出行安全的城市道路交通,目標是降低人們在城市中可能遇到的道路交通安全風險。人們能夠安全出行是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營造安居樂業、幸福安康的生產生活環境的必要條件。減少小汽車出行,采用多種綠色交通方式組合出行,可以降低交通事故風險,給人們帶來經濟、快速、靈活、可靠等方面的好處,有助于改善生活質量與健康水平,同時還有益于社會:可減少污染和交通擁堵。城市交通日益數字化的趨勢,是推廣多種交通方式組合出行、提升安全水平的關鍵驅動因素。
鼓勵步行、自行車和公共交通等綠色交通方式出行是922綠色出行活動永恒的主題,今年活動主題還特別關注了道路交通安全問題。中國城市道路里程僅占全國道路總里程的7.5%,而城市道路每百公里交通事故數量是高速公路的4倍、普通公路的10倍。截至2017年末,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數量占全國道路交通事故總量的47%(比2016年增加1.2個百分點)、傷亡人數占全國道路交通事故傷亡總數的42.4%(比2016年增加3.6個百分點)。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應不惜代價采用減少交通事故的安全保障措施,主動修補交通系統中不安全的漏洞,讓所有人的出行更安心。
道路使用者也應充分認識安全風險,逐步形成遵章守紀的交通安全文化。城市交通規劃設計、道路設施建設和運營過程、相關技術標準制定,應優先考慮對交通安全的影響,制定和實施切實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城市應制定可持續的交通安全改善發展政策,保障各項安全措施的實施與成效。
基礎設施服務要更加重視步行和自行車交通方式
在絕大多數城市中服務機動車的道路基礎設施得到了良好維護,而步行和騎行等更綠色的出行方式卻往往缺少專用的或合適的基礎設施,它們在城市出行組合中的重要性普遍被低估。步行和騎行是多元出行鏈條中的必要一環,應該將步行和騎行放到與小汽車出行同等重視地位。其中步行尤其重要,步行是適合所有人的出行方式,也是幾乎所有出行方式中的開始和結束部分。
城市必須為居民提供高質量的步行和騎行基礎設施,理性情況下這些設施必須達到一系列標準,如無障礙設施的連續性、路線的連貫性、足夠的寬度、專用非機動交通路權(或在可行的情況下有物理隔離)、良好的質量與維護等。專用道路標志或相關配套公共設施會顯著增加城市內的步行和騎行數量。與常見的假設相反,為步行和自行車出行提供空間和資源并不會加劇交通擁堵,有研究表明步行和騎行有潛力減少城市交通擁堵。
隨著機動車交通量的迅猛增加,交叉口行人與轉彎車輛沖突成為交通事故多發、交通矛盾突出的重點問題。我國很多城市道路交叉口大多沒有獨立的行人信號相位時間,且多數情況下右轉機動車不受控,在一些行人過街量較大、右轉車輛較多的城市商業區附近,行人與右轉車輛的矛盾突出,成為行人過街的主要不安全因素,也在較大程度上降低了右轉車輛的通行效率?,F有交通條件下,行人與右轉車輛的沖突問題應該得到解決,諸如采用右轉車流讓行控制策略、右轉車流信號控制策略、行人信號早啟控制策略等。針對不同交通流的特性,城市應靈活采用相應的控制手段,實施道路交叉口的精細化管理。
“路見·安全上學路”關注學生出行安全問題
2018年922綠色出行活動還特別聚焦少年兒童的交通安全,關注中國在校中小學生的上學路安全問題。“路見·安全上學路”活動向全國居民征集提案,在“路見”地圖記錄孩子上學路上的各種安全隱患,并將根據居民提案形成民意眾籌數據報告,提交給相關部門,推動孩子上下學環境得到切實改善。
近年來,道路交通事故已成為我國兒童傷害致死的第二位原因。上學路的安全問題已經日趨嚴重,不容忽視。以北京市為例,通過大數據分析,北京市五環內有108所學校的上學路存在多處安全隱患,占五環內所有中小學數量的27.6%?!奥芬姟ぐ踩蠈W路”活動希望引起全社會對1.4億中國在校中小學生上學路安全問題的關注。
“路見”由宇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和北京數城未來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是中國第一個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公眾參與互動平臺。通過聚焦城市公共空間品質和居民的生活環境,“路見”致力于為居民參與城市治理提供有效的發聲渠道,連接政府、專家和市民,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
922綠色出行活動助力城市綠色交通發展
922綠色出行活動自2007年舉辦以來,經歷了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的名稱變遷,如今以更開放和包容的品牌形象,發揮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影響力。
截至2017年9月22日,共有198個城市和縣簽署活動承諾書,包括187個城市和11個縣。其中新簽署承諾書的市、縣有4個,分別是湖南省的衡陽市、張家界市和新田縣,安徽省的宿州市。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國共有83個城市實際開展了922綠色出行活動,其中包含16個未簽署承諾書的城市(東莞、桐城、銅陵、濟源、菏澤、金華、懷化、余姚、衡水、梅州、固安縣、湯陰縣、佛岡縣、仙居縣、靈石縣、景寧畬族自治縣),開展活動城市數量較2016年上升了38%。這些城市不僅在9月22日綠色出行活動中積極組織宣傳活動,多個城市還實施了新建人行道和自行車道、增加新能源公共汽車、加強公共自行車系統管理等促進綠色交通發展的長效措施。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以公益服務為己任,已持續12年為本項活動提供各項技術支持。宇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路見”團隊由專業規劃師志愿者組成,通過“路見·安全上學路”特別活動推動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狀況改善。綠色交通是交通強國的重要特征和內在要求,城市交通安全運行是安居樂業、幸福安康的生產生活環境的必要條件。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媒體應共同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綠色出行的濃厚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