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世界的提升。他們通過四處旅游的方式來開闊眼界,陶冶情操。其中,風景園林亦是人們參觀必不可少的地方。那么,就對風景園林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風景園林的營造中水景的應用為整體環境增添了色彩。但自然界中水資源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在保證節約用水的前提下,實現水景的合理應用。使我們的景觀變為“低耗能景觀”,不斷綠化和美化我們賴以生存的居住環境。用生態的節約的低耗能的方式營造出更為優美動人的景觀水景。
【關鍵詞】風景園林;低耗能;水景;啟示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人們都掩蓋不了對水景的喜愛,人類具有天生的親水性。美麗的水景可以洗滌人的靈魂,讓人忘掉煩惱,心曠神怡。所以,水景就成為了景觀設計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增加了景觀的靈動性。水的作用很大,它不僅能夠吸收空氣中的灰塵,也能將人們內心的“灰塵”抹去。面對平靜的湖水時,我們內心是安靜的,心靈是美好的。面對湍急的河流時,我們的內心是激昂的,對生活充滿無限熱情。本文就是對風景園林設計中低耗能水景的應用的探究。讓我們在學習中領略水的美麗。
1、風景園林的解讀
說起風景園林,想必大家都不感到陌生。它所承載的是人類文明與人類進步。我國的風景名園及名勝古跡有很多,包括頤和園、中山公園等等。它具有很高的綜合性。它很巧妙的運用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方式,使風景變得更加有意義。但在人們盲目的追逐經濟利益的時候,已經給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擾亂了生態系統的平穩運行。開發低耗能水景成為了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關鍵。
2、低耗能水景設計
每個國家的園林風格是不盡相同的,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對水這一園林因素特別重視。早在以前,各個帝王就在水的旁邊搭建亭子。似乎親水已經成為人類的共同愛好。園林設計師們更是高度關注水景的發展。我國水景的種類很多,包括流變水景、噴涌水景、靜態水景和垂落水景等等。如果把風景園林比喻成一顆大樹的話,它所需要的肥沃的土壤就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它龐大的根就是古代園林藝術的特色。它那枝繁葉茂的樣子就是由以水元素為中心的景觀構成的。當然,它的結構也不是單一的。里邊的動物、植物、船、橋、石頭等共同勾勒出了這一美景。我們與大自然實現了和諧相處。但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無休止的開采也造成了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甚至有的地方的噴泉不再噴水,湖水變成了河流,河流變成了小溪,小溪變成了水池。造成了水位極度下降。這種水景現象已是隨處可見。低耗能水景的應用已經成為解決水資源短缺與浪費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的設計師們力推低耗能水景設計。它可以從三個地方入手。第一,在制定方案方面,設計師們要有創新意識,采取節能環保的新型建筑材料,設計出各種類型的噴頭,當然,也要考慮到周邊的環境,當處于繁華街道時,就要設計一些音樂噴泉,給人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當處在安靜的居民住戶的地區時,就要設計一些讓溪水緩慢流動的水景,讓居民能夠感受到生活的安逸,能夠讓他們疲憊的身軀和心靈得到有效緩解。第二,在水體上建設亭子、在水面的上方搭建橋梁。這樣,從整體上能夠減少對水面的破壞,使水與人們保持一定的距離,從遠處感受水帶給我們的樂趣。與此同時,橋的建設,也緩解了道路的壓力。不僅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也滿足了人們對“人間彩虹”的幻想。由于中國的地形和地勢比較特殊,好多美景都得靠通過過橋的方式才能欣賞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小橋流水人家被寫入了詩篇,也是人們對那種幽靜,美好環境的向往。第三,要不斷的改善水體的質量并且對水源進行控制。我國的風景園林中的水景大部分都來源于自來水。這就造成我國的用水緊張。我們要對水進行科學處理,盡可能的讓它能夠循環利用。讓我們的水景更加沁人心脾。
3、啟示
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我國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在我國的西部地區,河床干枯已經普遍存在。所以,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要采用低耗能的水景設計模式;在日常生活中,要從小事做起,節約用水,更不能浪費水。比如我們可以用淘米水澆花、洗臉水沖馬桶等等。我們要提高水的利用率。絕不能讓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我們人類的眼淚。在工業生產中,要合理的利用水,同時,也要進行技術上的創新,加大研發力度,不斷開發與研究出能夠緩解水資源壓力的替代品。在對風景園林的設計上,大力培養專業人員。使他們用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為我國的園林行業作貢獻。實現城市建筑、人類活動與地球生物的和諧相處。我國城市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對景觀的設計成為一種熱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風景園林設計。景觀建設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而且,從園林的設計方案中,我們也能體會到水景的重要性。它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十分靈活且又具有獨特性。但它是否能夠與周圍的景觀相協調也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之一。水景能否把設計師的理念表現的淋漓盡致也是一大難題。這無疑對設計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要加大對景觀設計者的培訓力度。讓他們之間組成學習小組,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結語:
對城市的現代化建設一直在路上。改善人類的居住環境一直都是我們不斷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風景園林設計中的低耗能水景的應用,是我國在城市建設中取得的一大進步。我們既是大自然的朋友,也是大自然的設計師。天然與人工的有機合成,讓我們的居住環境越來越美麗。對于任何國家而言,保護環境都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國家政策。為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就要積極主動的去研發一些低耗能的產品。我國已經不再是一個止步不前的大國。我們要積極的走出去,更要學會引進來。學習發達國家在城市建設當中的優秀之處。在城市美化方面,也要不斷借鑒它們的優秀經驗。
參考文獻:
[1]朱鈞珍.園林理水藝術[J].北京:林業出版社.1993.26-28.
[2]毛培琳,李雷.水景設計[J].北京.林業出版社.1995.26-30.
[3]揚杰,謝鯤.景園水體藝術[S].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