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地區特色小鎮建設近年來卷起一股風潮。隨之而來的一些問題逐漸涌現。本文針對特效小鎮的建筑特征,從多個角度詮釋小鎮整體規劃以及建筑風貌設計的要點與方法,希望借此可以為相關人士提供資料借鑒。
【關鍵詞】特色小鎮;建筑設計;規劃建設
1、建筑特色分析
特色產業是整個小鎮建設的關鍵所在。目前,全國已經大大小小不下上百個特色小鎮項目在如火如荼施工中。高度同質化的小鎮建設勢必給人帶來審美疲勞以及缺乏創新等體驗。因此,小鎮的產業特色建設在整個規劃中尤為關鍵,找準特色、突出特色并圍繞特色打造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是小鎮建設的核心所在。同時,特色小鎮所處當地的地域文化,作為軟實力基礎也應當將其納入特色小鎮建設中。
此外,在規劃設計特色小鎮階段也應當抓準小鎮的核心,以人為本,從而完善周邊及配套設施服務。其中包括提供工業園區以及辦公樓區,從而更好的為企業提供生產辦公場所。必要的圖書館以及廁所等公共設施設計,可以為外來人員以及當地居民提供愜意舒適的生活環境。商業以及旅游區的國家設計,可以更好的實現生產、生活、居住、旅游的和諧共存。總而言之,對于特色小鎮建設其必須要實現經濟與周遭環境的和諧共存,可以更好的滿足居民生活的物質以及精神需求,創造宜居的生活環境。
2、規劃以及建筑設計
2.1區域選擇及文化建設
通過對已經建成的較為成功特色小鎮分析,結果發現往往特色小鎮是否建設于優勢區域,將決定其未來是否成功發展的關鍵。良好的地域位置選取需要綜合考慮一下兩點:首先,考慮大城市的優勢性,應當以其為核心,在周邊進行位置選取。對于具有明顯特色的小鎮建設,往往需要大量的消費人群以及資源作為運營支持,而大城市恰恰具備這兩點優勢,因而以大城市為核心,圍繞其黃金氛圍圈搭建特色小鎮,無疑迎合了經濟發展規律。其次在選址上還應當依據當地的鄉村風貌,考核期升級改造可行性。此類特色小鎮建設主要是基于原有的小鎮地理風貌以及歷史人文資源,深度挖掘地區特色有針對性的轉型改造升級。此類小鎮建設往往需要其具備豐富的歷史文化以及自然景觀資源作為條件基礎。
作為特色小鎮最重要的地區軟實力,地區文化是吸引旅游資源的重要核心。在小鎮的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小鎮文化迎合市場的大環境發展趨勢,勢必會在未來極具市場前景。在特色小鎮規劃建設中,不應當漠視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而應當充分結合當地文化合理配置本地的資源,從而深度挖掘小鎮內涵最終形成屬于小鎮獨有的特色文化。賦予小鎮個性的文化特色,提高當地居民文化認同感,并通過不斷的創新建設,賦予小鎮新時代面貌下的新精神風貌。特色小鎮文化內涵挖掘是前期最為關鍵的工作內容,也是最難的工作內容。對于一些新興小鎮,往往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匯聚了來自多方面的人才以及企業,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就使得當地地區文化相對復雜且歷史根基不深,缺少共同的文化凝聚力。這也就需要在建設特色小鎮時,對當地本土地域文化加以鞏固,并在此基礎上對小鎮居民的文化共同點進行提取,使其充分認識并感受到共同點文化價值觀,最終形成一種共享與融合的文化特征。
2.2建筑風貌設計
小鎮的外在風貌是其內在文化以及小鎮特色品味的直觀體現。因此,在小鎮風貌設計階段應當充分抓住幾個要點。首先,在小鎮建設應當秉持統一性設計原則,小鎮的整體規劃設計其內在軟實力文化需要統一,外在風貌建設也應當做到統一。建筑設計應當充分考慮周邊的自然環境,整體綠化景觀與街道應當做到和諧統一,從而深層次體現小鎮的建筑特色以及文化背景。此外,小鎮的建設不應當過于分散,緊湊合理的規劃設計,可以將優勢資源進行整合聚集,這樣的設計形式可以使小鎮表現出典型的地域文化烙印。小鎮的設計建設應當充分結合當地的地理地貌,保留原有村落的古風貌,不應當照搬城市建設的案例,應當巧妙利用當地自然景觀打造小鎮空間視野。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應當結合當地優勢資源,不應當過于生硬的使用材料,使得建筑與周遭環境出現突兀感覺。
對于一些歷史文化估計,在規劃建設中應當進行保護,切不可隨意的拆檢破壞。對于古居民建筑以及道路的修補應當結合建筑年代特色,選取恰當的材料進行,從而確保歷史文化與特色小鎮相結合的完美風貌。在規劃設計階段,應當充分考慮小鎮原有的建筑空間布局特色,不可完全打破原有的建筑設計習慣,充分保護當地居民對于村落的歸屬感。此外,在建筑設計中應當考慮村民原有的生活習慣,在建筑布局上應當適應當代城鎮建設的需要。獨特的自然景觀資源是特色小鎮區別于大都市的優勢所在。因此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過程,務必抓牢自然生態首位原則,遵循自然環境與實用的基本原則,在不破壞周邊自然環境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建筑設計規劃,做到小鎮生態特色與產業特色以及當地自然風貌和諧共存。特色小鎮的核心還是以人為本,因此其生活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應當充分考慮到人性化的設計需求,旨在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品味,一方面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時,可以招攬大量的人才資源,并借助小鎮舒適的生活環境將其留在小鎮,提升小鎮的經濟競爭力以及居民生活幸福指數,增加居民對小鎮的生活歸屬感。
結論:
特色小鎮的建設有別于城市規劃建設,它是一種新型的聚集單位。在其建設過程中應當秉持聚集以及緊湊的建設效果,緊抓特色核心產業并圍繞其打造一套完成的產業結構。新型特色小鎮的建設,與產業園建設也不相同,其產業布局重點在于傳統產業的深度落實,并將其與現代化生產理念相結合賦予其新時代背景下的新特色。最后,小鎮的建設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完善社區功能及周邊配套設施。
參考文獻:
[1]張鵬,方書貝.特色小鎮規劃建設與建筑風貌設計方法研究[J].城市建筑,2017(6):35-37.
[2]權武,池曉慧,黃興旺.特色小鎮規劃設計方法探討——以唐山市曹妃甸區匠谷小鎮為例[J].工程建設,2017,49(7):36-39.
[3]李濤,李杰銘.我國風貌建設發展歷程及其在特色小鎮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城市建筑,2017(2):344-344.
[4]章慧明,翟伶俐.宣城市洪林鎮美麗鄉鎮整治規劃探討[J].安徽建筑,2016,23(5):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