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隱
一、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論基礎和科學實施方法
(一)新時期政治思想工作的概念和特征
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著鮮明和獨特理論基礎,我國政治思想工作有著鮮明的黨性和階級性,是中國共產黨的各項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另外還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社會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動員和組織廣大群眾的工作,它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此外思想政治工作還要求按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辦事,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采用科學的方法,以理服人,因此具有嚴密的科學性。綜上分析,作為化解社會矛盾的勞動爭議調解制度和調解工作,必然要接受我國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論指導。
(二)結合“十三五”規劃分析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世界經濟增長格局、國際產業分工、全球投資貿易規劃、能源資源版圖、地緣政治環境等都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國已經站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新時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對我們政治工作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十三五”是我國勞動力供需結構發生轉變的關鍵時期,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更是構建和諧社會、和諧勞動關系的關鍵時期。政治思想工作又該如何指導新時期勞動爭議糾紛的調處工作呢?筆者分析了“十三五”規劃對政治思想工作方法上的幾點要求。
首先,“十三五”規劃強調堅持改善民生,強調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這就要求政治思想工作者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把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深入研究人民群眾在新的形勢下各種變化,緊密結合人們的思想實際,努力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其次,“十三五”規劃還強調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廣大的政治思想工作者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積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二、我國勞動爭議調解制度的理論分析和創新
(一)我國勞動爭議調解制度
勞動爭議調解是指調解組織受理爭議案件后,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以中間人的身份進行斡旋,促使爭議當事人雙方相互諒解,達成合意的一種爭議解決方式。根據《勞動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規定,我國勞動爭議的調解僅是指設在用人單位內部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進行的調解。而2007年12月29日通過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調解組織進行了擴大化,其第10條規定,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都可以作為處理勞動爭議的機構。其中,由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和鄉鎮、街道中設立的勞動爭議調解組織進行的勞動爭議的調解被學術界稱為“勞動爭議調解的社會化”。
(二)三方聯動機制的創新,使得勞動爭議化解在基層
勞動爭議調解制度作為我國預防和解決勞動爭議的“第一道防線”,對于預防矛盾激化、減少訴訟發生,維護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具有重要意義。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體制和勞動制度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勞動爭議的數量呈不斷上升的趨勢。特別是《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我國勞動爭議案件大幅度上升,勞動仲裁機構和法院的壓力越來越大。運用新時期的政治思想指導,各地行政管理部門也結合實際情況大膽的創新,建立和健全了調解勞動爭議的三方聯動機制。為將勞動爭議化解在源頭和基層,各地總工會、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及司法局整合三方資源,發揮各方優勢,共同建立了勞動爭議調解聯動機制。它以推動市、區縣、街道鄉鎮三級區域性勞動爭議調解機構建設,完善企業調解組織為重點,形成企業調解與區域調解的網絡化全覆蓋。通過三方聯動,促使基層人民調解組織、企業及區域調解組織充分發揮其化解矛盾、前期調解的作用,努力將勞動爭議化解在基層。
三、探索政治思想工作對勞動爭議調解的重要作用
(一)著力提高調解工作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
依據三方聯動機制所成立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糾紛調解工作, 作為一項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事業, 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才能使其正常開展,并發揮好作用。糾紛調解工作者的自身素質和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和接影響糾紛調解工作優勢能否得到有效發揮, 影響調解的實效性和時效性。因此,加強調解工作隊伍建設,就成為搞好糾紛調解工作、有效解決社會上的各種矛盾糾紛的重要條件。提高糾紛調解工作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 關鍵是找準提高糾紛調解隊伍思想政治素質的切入點。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拔和配備協調人員身上多下功夫。要通過嚴格的選拔和考核,把那些思想文化素質好、熱愛糾紛調解工作和具有勝任糾紛調解工作的基層工作者納入隊伍中來,奠定開展糾紛調解工作的良好干部基礎。在配備調解人員時,要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德,就是擔任糾紛調解工作的人要有搞好糾紛調解工作和維護社會穩定的意識和責任感,要有深入基層搞好調解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才,就是從事糾紛調解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能夠快速進入角色,有效進行調解。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長期穩定性在調解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做好糾紛調解工作思想工作, 就應當堅決貫徹長期抓、細致抓、反復幫的原則。任何人即使思想覺悟高、認識能力很強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轉過彎來。人的思想發展的長期性、反復性特點告訴我們,加強糾紛調解工作必須做到長期抓、細致抓、反復幫。做好糾紛調解工作,就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做到在調解時間上不間斷。可是,一些調解人員卻不是這樣,工作往往缺乏連續性。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把思想工作變成發揮臨時作用的“強心針”,結果問題未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所以,要使思想工作持續不斷,必須樹立常抓不懈的思想,自覺克服急功近利、臨時突擊的思想和做法,堅持糾紛調解工作的長期性,做到耐心調解。此外,在糾紛調解中做思想工作要細致入微。糾紛調解工作面對的是一個個具體的人,解決的是一個個具體的問題,靠簡單的作風也不行,必須針對不同人員的不同思想、不同問題,采取不問的方法,因人而宜,把思想工作落實到每一件事情上,用點點滴滴、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把調解糾紛工作做好。當然,細致入微的思想工作,是建立在高度負責的基礎之上的,調解者沒有對思想工作的熱愛,沒有負責到底的精神,就不可能把調解工作做深、做實、做好。
(三)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在調解中的作用要注意循序漸進
現在不少調解者都畏懼大道理, 原因之一也就是沒有把大道理看成是有序的系統,更沒有遵循循序漸進規律進行施教。通過循序漸進灌輸“小道理”,從小處做起,然后再逐漸拾級而上。這樣做,效果就會好得多。做好糾紛調解工作必須下長功夫、實功夫、細功夫,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和提高,防止拔苗助長。有些問題調解不好,正是因為操之過急,搞“跳躍式”,違反了人們思想活動的漸變性和思想工作的漸進性規律。具體工作中,可以分三步走。第一,善于從某些個別人的思想問題中發展起來的傾向性思想問題, 增強思想工作的預見性,逐步地開始做工作,做到防微杜漸。第二,特別要把握量變到質變的關節點,對容易引起質變的問題,在做思想工作時要進行分流,各個擊破,逐步解決,防止發生質的變化。第三,正確的認識總是在同錯誤思想作斗爭發展起來的, 當發現初步的糾紛正在向深層次轉化時,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及時跟上,給予漸進性的引導,積極發揮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讓正確的認識戰勝錯誤認識。
總之, 發揮好思想政治工作在糾紛調解中的作用, 要講究策略。只要我們在糾紛調解中,不斷提高調解糾紛隊伍的素質,注意長期抓、反復幫,努力做到循序漸進。在糾紛調解工作中,著眼于發揮思想政治的作用,講究方法,勤于思考,不斷創新,我們就會最大程度地做好調解糾紛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本文作者系天津君輝律師事務所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