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國

2017年11月10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C919飛機10101架機整裝待發。11時38分,伴隨著發動機巨大的轟鳴聲,10101架機快速滑跑,騰空一躍,飛上藍天,開始了它的第一次省際飛行。
這次飛行的目的地是西安閻良。對于C919飛機而言,首次省際飛行就像一名剛剛參軍的新兵奔赴軍營一樣,離別出生的“家”,到試飛基地開展試驗飛行。
相對首飛,轉場飛行飛得更快、更高、更遠。根據國際慣例,新飛機首飛時的高度一般為10 000英尺,轉場飛行則要達到15 000~26 000英尺,速度約為首飛的1.5倍。在轉場飛行中,C919飛機首次在空中收放機翼前、后端的前緣縫翼、后緣襟翼和起落架。飛行過程中,飛機的動力、電源、液壓等系統都必須正常工作,這無疑是對飛機整體性能的一次全面檢驗。
新飛機的轉場試飛,不管是對飛機,還是對試飛員,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因為剛完成首飛的飛機,還處于研發階段的技術狀態,與真正的使用狀態還有不少差距。通常情況下,飛機首飛時的飛行高度、速度均被限制在設計包線的中心范圍。在轉場飛行中,需要放大首飛包線,提升飛機的飛行高度和速度。
此外,新飛機首飛時還要嚴格限制飛機的重心范圍。與飛行包線一樣,轉場飛行前需要通過調整機身前、后艙的配重來擴大重心范圍,提高飛機抗過載、抗外干擾的能力。事情都有兩面性,放寬限制重心范圍后,飛機的靈活性高了,然而對試飛員而言,控制飛機長途飛行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C919采用先進的電傳控制系統,能有效提升飛機的性能。但是,在新飛機首飛及轉場飛行中,計算機還不能完全擔當重任,這給飛行員操控飛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為了確保轉場飛行萬無一失,轉場前必須進行充足的準備。
實際上,早在C919飛機首飛之前,轉場飛行的試飛大綱就提供給專家們評審。在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經過不斷修改和完善,到轉場前已通過多輪評審。這份大綱詳細描述了試驗科目、內容、方法與程序、試驗點、測試參數及結果判定等,是執行轉場飛行任務的行動綱領。此外,還有一份重要的試飛文件——風險評估單。這份風險評估單將試飛大綱中全部科目、試驗點所面臨的風險,按照危害性大小進行排序,然后進行逐項分析,找出導致風險的原因,制定降低風險的措施及應急處理程序。
轉場前,試飛員要根據試飛大綱進行針對性訓練。例如,試飛員要通過功能模擬機和“鐵鳥”試驗,掌握包線范圍內飛機起飛、爬升、巡航,直至降落各個環節中的飛行特性變化,熟練掌握襟、縫翼卡位程序以及減速板收放動作及相應的飛機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