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浩
【摘要】建筑結構設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內容多而且責任重大,設計質量與建筑物的舒適性、適用性及安全性息息相關。許多民用建筑發生施工意外或出現質量問題,多與建筑結構設計不規范、不合理有關。因此,廣大民眾越來越關心民用建筑結構設計的質量問題。然而,當前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難以滿足民眾舒適及安全等方面需求。本文分析了當前民用建筑結構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優化對策。
【關鍵詞】民用建筑;結構設計;存在的問題;分析
民用建筑物的質量如何是當前廣大民眾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因為這與他們的生活、生產及生命安全有著直接的關系,民用建筑一旦存在質量隱患極有可能危及民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而對民用建筑來說其質量的好壞又與建筑施工及施工前期的結構設計有著密切的關系。建筑結構設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內容多而且責任重大,設計質量與建筑物的舒適性、適用性及安全性息息相關。民用建筑結構設計實質就是指建筑設計人員以滿足民眾需求為前提,以經濟性及耐久性為主要原則,根據地理環境、設計理念、設計想法,用圖紙勾勒出建筑物外形,建筑框架及其基本元素,如梁、柱、墻等。隨著廣大民眾生活質量的日益提高,對民用建筑物的質量及舒適性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然而,縱觀當前民用建筑結構設計現狀,不難發現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難以滿足新時期民眾需求。因此,加強民用建筑結構設計方面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當前民用建筑結構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1部分結構設計不合理,安全隱患大
在當前的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中,不重視抗震墻的設計,這一現象較為普遍。民用建筑相對高層建筑而言,其樓層通常較矮,因此在結構設計精度及嚴謹性方面并沒有那么嚴格。從而導致部分設計人員一味的追求大空間,不重視抗震墻的設計,常常出現上體墻與下體墻不對稱的情況,而且有些必須設抗震墻的地方也沒有合理設計抗震墻。結構設計不合理,使得建筑的抗震性能大大弱化,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另外,混凝土相關構件的選擇經常達不到要求,與標準相差甚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懸挑構件,懸挑構件的配筋率難與標準相符已為民用建筑結構設計常態。再一個就是荷載取值問題,在結構設計中常出現荷載計算錯誤,或漏算荷載的現象,從而導致荷載取值與實際值相差大,存在安全隱患。
1.2設計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嚴謹性不強
設計人員的素質及設計水平與最終的民用建設設計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安全、質量高的民用建筑,務必需要高素質的設計人員。然而,絕大多數設計人員在進行民用建筑結構設計時隨意性較大,常出現偷工減料現象,不嚴格按相關標準設計,埋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具體表現為:施工圖紙中較為關鍵性的大樣圖或者剖視圖,表達不充分、不清楚;對結構相關計算軟件的依賴性較強,連一些較為基礎的荷載力彎矩圖也不能牢靠掌握;施工過程中關鍵節點沒有明確標注設計參數、工程類別及耐火等級等內容,導致施工起來較為盲目,只能憑經驗或者參照別的設計成果施工。
1.3構造設計存在問題,結構計算誤差大
框架結構及地基基礎兩方面的設計問題是民用建筑構造設計中突出的兩個問題。例如地基設計中常出現樁基選擇不合理、樁間距不足及樁身長度不夠等現象,從而導致地基深埋深度及整體建筑質量受到嚴重影響。而在框架結構設計時,經常只設計橫向型框架,不重視縱向型框架的設計,違背了民用建筑相關設計規定,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除此之外,在結構計算上,也較為馬虎,誤差較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荷載取值不當;其二,底框砌體結構演算存在問題;其三,框架結構進行周期、剛度計算時沒有折減計算周期。
2、民用建筑結構設計的優化對策
2.1結構設計嚴格按相關標準執行,做到科學合理
雖然民用建筑結構設計精度及嚴謹性方面要求不高,但設計人員不能因此而投機取巧,否則會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所以,相關單位要加強結構設計方面的監理,制定一系列措施,保障民用建筑結構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例如在抗震墻的設計方面,設計人員要嚴格按《建筑抗震設計規劃》進行設計,在施工關鍵節點將抗震類別及具體參數標注清楚,避免出現建筑物結構體系不合理、抗震性能差等現象。另外在構件布置及荷載取值方面也要給予高度重視,使計算出的荷載值盡可能與實際施工時的數值相符。
2.2加強設計隊伍建設,提高設計工作人員綜合素養
首先,加強教育提高設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建筑企業要重視設計人員的責任教育,通過組織知識講座及制定明確責任制度等方法,使每位設計工作者意識其職責所在,明白其工作質量不僅直接影響著建筑質量,更與民眾生命及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其次,加強建筑設計相關法律法規學習,使每位設計工作人員在進行民用建筑結構設計時,都能按國家設計規范做事。例如該設計抗震墻的地方,抗震墻就一定不能免;繪制施工圖時關鍵點的大樣圖、剖視圖要解釋清楚;該明確標注設計參數及設計依據的地方就嚴格按規定進行說明,從而提高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及規范性。
2.3重視計算,將結構設計概念與計算相結合
我們知道,結構設計與現實理論二者之間或多或少會有一點差距。因此,設計工作人員應從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及使用功能等方面考慮,將結構設計概念與計算有機融合,盡可能將這種誤差減小。例如部分民用建筑計算其荷載取值時,要充分考慮風荷載;底框砌體結構演算時,若有薄弱層存在,就應將塑性變形考慮其中;有填充墻的框架結構,進行周期、剛度計算時,要將周期折減系數考慮其中。
參考文獻:
[1]方澤鵬.分析高層民用建筑結構設計的要點和常見問題[J].建筑設計管理,2014(08).
[2]李志堅,羅藝晴.民用建筑結構設計與優化對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4(07).
[3]侯麗娜.民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安全問題及采取的措施[J].科技傳播,2013(05).
[4]趙劍.淺析高層民用建筑結構設計的要點常見問題[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