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社會,隨著人們審美標準的不斷提高,對現代民用住宅建筑的設計要求有了顯著的要求,并且民用住宅建筑是人們日常生活和休息的重要場所,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要想滿足人們對民用住宅建筑的需求,設計人員要充分掌握民用住宅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進而推動建筑行業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本文主要對民用住宅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關鍵詞】民用住宅建筑;建筑設計;發展趨勢
1、前言
關于民用住宅建筑,質量的好壞受建筑設計水平的影響,所以在進行民用住宅建筑設計中,要選取長處,避免短處,并且最大限度對民用住宅建筑質量進行提升,確保其朝著綠色、節能的設計方向不斷發展。
2、民用住宅建筑設計遵循的原則
2.1場地適應性原則
主要指在建筑設計人員在進行民用住宅建筑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到民用住宅建筑的防震能力以及土地基礎的承受能力是否與民用住宅本身相匹配問題。
2.2空間整體性原則
民宅設計當中任何個體結構設計都要考慮到與整體空間的融合統一,考慮到個體的結構是否符合抗震要求。好的民宅建筑設計是眾多個體結構結合而成的一個整體的空間建構體系
2.3高度合理性原則
民宅的實用性決定了其建筑設計一定要遵循適應的高度范圍,符合整個建筑的力學要求,只有高度合理,民宅建筑設計的綜合性能才能提高。
3、民用住宅建筑設計的設計要點及注意事項
3.1民用住宅建筑的設計規范的兩種形式
推薦性設計和強制性設計是民用住宅設計規范的兩種形式。在現實中,根據地域和國情的變化,不同的國家采用不同的規范。在當代,一些發達國家采取推薦性設計居多。民宅建筑設計人員根據民宅建筑工程本身的特點,需要依據民宅設計的規范要求,加之工作實踐經驗進行適應性的設計規劃。執行推薦性設計,設計人員承擔全部責任。而在我國,強制性規范一直被采用,在進行民宅建筑設計時,依法、依規進行設計,不可逾越建筑規范,否則設計人員承擔全部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會有設計者在出現問題時推卸責任的現象。
3.2民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建筑安全問題
安全是建筑設計的根本,亦是是民用住宅設計的生命。在設計中如何在每個環節都達到安全標準,是首要需要想到的問題。在建筑的施行過程中,要提升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有階段性的安全手冊并嚴格執行。完全符合安全設計的要求,不斷完善各個方面的安全監督。
3.3民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垃圾處理問題
垃圾處理問題是民用住宅設計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民用住宅大多在城市中的人口聚集區,垃圾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般的民宅建筑設計都會考慮設計垃圾通道,通過此設計來解決垃圾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對于環境要求的提高,民用住宅開始不設計垃圾通道,由物業人員定期進行垃圾處理,這樣可以改觀垃圾通道殘留垃圾帶來的衛生困擾。較傳統的設計還是會保留垃圾通道的設計。
3.4民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排煙問題
民用住宅的排煙問題是建筑設計中必須考慮的,由于排煙不暢帶來的一系列嚴重后果已經為我們敲醒了警鐘。在實際的設計案例中,為了增加使用面積,進行不合理的合并和重組,比如消防電梯和居住區電梯合二為一,或是防火門不開,使排煙通道受阻,造成安全隱患的例子屢見不鮮。
4、民用住宅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
4.1智能化
智能化的住宅小區是目前較為流行的住宅設計方向。國家建設部住宅產業辦公室提出一個關于智能化小區的基本概念,住宅小區智能化是利用4C,即計算機、網絡通信、自控和IC卡,通過有效的傳輸網絡,將多元的信息服務與管理、物業管理與安防、住宅智能化集成,提供高技術的為住宅小區的服務與管理智能化手段,達到快捷、高效的管理服務,提供舒適安全的居住體驗。這僅僅是一個現階段關于智能化小區的基本概念,隨著我國人民住宅 狀況的發展變化,不斷產生和應用地新技術成果,也會有智能化小區的相應的內涵變化。
4.2生態化
生態小區是使小區成為具有自然生態和人類生態,高度統一、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理想居住環境,通過調整人居環境生態系統內生態因子和生態關系達到生態化目的。生態化小區需要廣泛應用基礎設施、空間結構和人居住活動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住宅內部的生態化循環,以此達到環保目的,實現住宅內部的生態環境平衡。比如,生態化小區應符合社會整體發展規劃。綠化指標應達到總占地面積的一半以上。開辟備用水資源系統,建立生活廢水搜集系統。各類指標,如節能指標、二氧化碳廢物排放指標、垃圾處理指標均應達標。
4.3開放化
現在的民用住宅小區基本以內部封閉管理為主,其目的在于提高小區內部的安全性。在日后發展當中,小區設計會從封閉式管理轉向開放式管理。因為,人是社會動物,小區與小區之間的封閉性會加深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小區的管理性質也會發生改變。隨著開放化小區的出現,建筑設計也會加入更加先進、技術含量更高的管理系統,以此以開放式的角度去管理小區。因此,在進行住宅設計時,也需要考慮開放式的管理方式,從設計的角度為開放式管理提供設計便利。
4.4可持續發展設計
民用住宅的建筑設計上,可持續發展設計意識是指導未來民宅設計的重點。保護生態壞境是可持續發展設計意識的核心部分。節約資源應該成為每個民宅建筑設計人員的共識。首先要從節約土地資源的角度出發,充分利用空間,在考慮到氣候條件等因素的情況下有效利用太陽能。例如特朗伯集熱墻就是對太陽能合理利用的一款設計。它是一種依靠墻體獨特的構造設計,無機械動力、無傳統能源消耗、僅僅依靠被動式收集太陽能為建筑供暖的集熱墻體。其次,民用住宅的建筑設計還要考慮當地的氣候因素,地理位置的因素,比如依水而居、傍山而建、住宅的朝向等結構的設計都要考慮因地制宜。第三就是資源的再利用,如何對舊有資源進行改造,達到環保節能的目的。我們所熟知的北京奧運會水立方和鳥巢的設計中,就有很多對舊有資源的利用。特別是對于植物綠化的建筑設計上,充分考慮到了環保這一因素。
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民用建筑設計中,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促使設計出來的住宅建筑受到人們的喜愛,并且要引領民用住宅建筑的發展潮流,推動我國建筑行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參考文獻:
[1]邵妍.探討民用住宅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33):233.
[2]李特.中小城市民用住宅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研究探討[J].社會科學:文摘版,2016(11):141.
[3]李寧.民用住宅建筑設計中一些常見問題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7(13):19-21.
作者簡介:
盛燕,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