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發展相關內容,從綠色建筑設計發展現狀入手,做了簡單的論述,并且展望綠色建筑設計發展趨勢。從綠色節能發展角度來說,綠色建筑設計未來將大力發展配套變電站設計,引入屋頂光伏發電項目,注重循環再利用與再生技術的應用,朝向自動化與高效環保方向發展。
【關鍵詞】建筑學;綠色建筑設計;發展趨勢;能源節約
現階段,湖南省大力開展綠色建筑,并且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據相關統計,湖南省全省已經有102個、1100萬平方米綠色建筑項目。按照湖南省規劃,截止到2020年,全省30%、長株潭三市50%以上新建建筑要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基于此,加強綠色建筑設計的研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建設方案,有著必要性。
1、湖南省綠色建筑規劃
按照《湖南省十三五節能規劃》相關內容,截止到2020年,湖南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源消耗要比2015年下降18%;全省范圍內新建建筑,將全面執行65%節能率設計標準;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源消耗下降11%,單位建筑面積能源消耗下降10%。
2、綠色建筑設計現存的問題與策略
2.1 綠色建筑設計指導滯后
建筑學中的綠色建筑設計,要全面貫穿綠色建筑理念。部分甲方由于不了解綠色建筑理念,未能全面運用綠色理念,僅在施工圖階段參考綠色建筑咨詢師的建議,制定綠色建筑技術方案,難以有效的解決技術與建筑的沖突,極易增加建設成本。以定量設計為例,包括室內采光與室內外通風等內容,若在施工圖階段,開展模擬分析,發現設計不足,進行設計改動或者返工,則會增加施工成本。對于此問題,要從建筑設計之初,便貫穿綠色設計理念,做好全面分析與把控,以確保設計的質量。在前期設計時,運用綠色設計手法,要從場地選擇和生態保護等方面入手,做好前期調查與分析,做好綠色建筑設計指導,以確保設計的合理性。
2.2 設計團隊缺乏溝通
在建筑設計中,多采取圖1模式,設計團隊之間缺乏溝通,使得設計后期變更較多,不符合建筑學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與要求。綠色建筑設計集成了多項技術,需要相關單位的配合,采取傳統設計模式,難以確保設計的質量。對于此問題,在開展綠色建筑設計時,要注重強化團隊配合,采取現代化設計模式,如圖2所示。在設計階段,引入BIM技術與信息化手段等,構建信息化平臺,實現設計信息共享,以提高設計質量與效率。利用BIM技術,發揮其三維可視化功能與施工模擬功能等,做好優化設計,以確保綠色建筑設計的科學合理性。
2.3 設計人員對綠色理念認知不足
綠色建筑項目中,若設計人員未能充分理解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沒有認清自身的設計職責,僅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要求,運用綠色技術與材料等,設計綠色建筑圖紙,缺乏主動設計,則難以達到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因為現行的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其要求較高,對建筑設計人員來說,需要其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在方案設計初期,融合各類因素,合理運用各類技術,以達到設計標準[1]。
3、綠色建筑設計發展趨勢
3.1 發展配套變電站建設
綠色建筑設計需要對建筑整個系統進行設計,包括框架與智能建筑系統等,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將綠色技術與可持續化發展理念,引入到綠色建筑設計中。從城市綠色建筑規劃角度來說,發展配套變電站建設,有著必要性,能夠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在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時,利用屋頂光伏項目,實現綠色建筑和綠色電力的配套發展,是推動湖南省能源節約計劃的有力措施。湖南省適宜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但在選擇屋頂時,需要結合建筑的實際情況,做好可行性評估,以實現可再生能源消納。
3.2 循環再利用設計
建筑學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其提倡的是節能降耗,提高建筑資源利用率。我國能源資源日益短缺,人口分布不均,部分地區房屋空置率較高,使得建筑物未能充分利用,造成土地資源浪費?;诰G色建筑理念,結合當前共享經濟發展趨勢,房屋共享模式初步形成,在設計此類房屋時,貫徹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從能源集中利用角度出發,增加建筑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能夠達到設計要求。要注重循環再利用設計,使用可循環利用材料?;诖?,可大力推廣應用裝配式鋼結構,此類建筑作為新型綠色建筑代表,不僅能夠實現能源節約,而且鋼結構材料90%能夠再利用,符合低碳建筑與綠色建筑的標準,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做好全面設計的把控,以確保綠色建筑的質量。目前,鋼結構體系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從其施工與運行實際情況來看,獲得了不錯的效果,實現了資源最大化利用,同時節約了建筑成本[2]。除此之外,還包括PC構件。以某建筑工程為例,使用全預制率、全裝配的PC構件,作為裝配式工程項目主體結構材料。采用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正負零以上結構部位均采用砼PC預制構件。利用此PC構件,通過先預制再拼裝的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減少了噪聲污染,具有環保優勢。
3.3 改善綠色建筑設備體系
建筑學中所指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不僅要從建筑架構入手,進行節能設計,還需要從建筑施工與系統運行方面,充分利用綠色設計手段。以綠色建筑設備為例,要做好設備體系完善工作,制定設備性能評價指標,做好設備節能性評價,明確高能耗設備,更新節能設備,以減少綠色建筑施工與運行的能源消耗。同時,要注重運用信息手段,做好設備管理,完善設備管理體系,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下轉71頁)(上接69頁)總的來說,建筑能源消耗增加,會增加國民經濟負擔,阻礙我國可持續化道路進程,因此要從建筑設計的各個方面做好把控。
3.4 推廣應用環保節能材料和技術
綠色建筑屬于一種氣候適宜性新型建筑,是遵循氣候特點和規律設計出的低能源消耗建筑。以徽派建筑為例,其屬于典型的氣候調節型建筑,及時在炎熱的夏季,在建筑內部也能覺得很涼快。綠色建筑作為智能的、可調節的系統,對建筑材料以及結構,有著較高的要求。基于此,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積極推廣使用環保節能材料以及高新技術。建筑外層材料的選擇,要保證其能源轉換的功能,實現自然能源轉換,防止能源流失。同時還需要具有較強氣候調節能力,減緩氣候波動的影響,使得建筑室內環境趨于穩定。在建筑設計時,盡量選擇對人健康傷害小的材料,比如低活性材料和無放射材料等。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學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發展,將朝向系統化方向發展,設計范圍與規模將不斷擴大。在設計的過程中,要注重減少毒害污染物排放設計,同時要充分利用資源,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積極運用可再生資源,以達到綠色節能標準。
參考文獻:
[1]張祥林.綠色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中國標準化,2017(06):154.
[2]劉凱英,田慧峰.基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綠色建筑設計流程優化[J].施工技術,2014(4304):60-62+74.
作者簡介:
方榮花(1983.10-),女,工程師,本科,從事建筑設計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