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福海
【摘要】建筑工程項目的有序進行離不開良好的管理,對其進行施工質量控制是項目管理中的重點內容,其對于工程建設的整體發展及使用壽命都產生直接影響。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行業有了明顯的進步,在工程數量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加強施工質量控制力度,能夠更好的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提升,為人們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生活環境,確保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建筑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求施工企業具有足夠的創新精神和管理理念,能夠貼合時代進步及自身企業優勢,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更好的為城市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文章對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策略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質量
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對房屋建筑工程管理與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施工質量控制體系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建筑單位應當要結合實際需求,找出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并通過恰當的方式不斷優化各方資源,提高房屋建筑的整體質量。
1、影響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質量的因素
1.1工人員的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在我國,多數施工人員仍然以農民工為主,本身文化水平較低,建筑水平不高,無論是管理層或是施工技術人員,其本身的文化水平難以對房屋建筑工程中遇事的正確判斷與及時處理,為施工的質量管理帶來不足,尤其是需要較高的技術含量的高層建筑,技術與管理人員專業水平的不足對房屋的整體質量帶來較大影響。
1.2材料因素
材料因素使影響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合格的材料是工程質量的保障。但是在目前,隨著行業間競爭力的逐漸增加,很多材料供應廠家都會選擇以低劣的手段來降低材料成本,分包、轉包、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情況層出不窮,雖然在短期內并不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質量,但是不合格的材料始終是“心腹大患”,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到工程的質量,縮短房屋的使用壽命,對人們的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同時,部分執法部門并沒有對此現象進行深入調查和管制,導致上述現象出現了“地下泛濫”的情況,嚴重影響工程質量。
1.3監管因素
監管因素可以分為部門監管和監管體系建設兩方面,在實際情況中,監管行為流于形式、監管體系流于形式的現象非常多,很多施工單位對質量的檢查抱有僥幸心理,且相關監管部門人員利用職位便利以權謀私,收受賄賂,致使不合格的產品投入工程使用,導致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不達標,產生嚴重后果。此外,施工單位自身監管也不到位,很多施工單位對施工方法、技術、設備使用方法等沒有明確的監管標準,很容易導致現場施工混亂的現象發生,不僅影響到施工的整體進度,同時也影響了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加強工作人員素質培養
施工人員是影響施工技術發揮和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和素質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在日常工作中,多進行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和質量灌輸,提高員工質量意識,確保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施工工序及標準要求進行施工。利用內部交流會,讓施工人員之間多進行技術方法的交流和創新,施工前進行相關的技術交底工作,明確施工過程中技術操作流程和質量關鍵,通過多種方法,提高施工隊伍的整體素質與技術水平。另外,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高工作環境氛圍的質量,讓員工有歸屬管和認同感,從企業的角度出發,進行質量控制及相應工作。
2.2加大對施工原材料的管理力度
(1)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與施工方法的要求,合理布置各種原材料,根據原料的性質將其堆放和放置在合適的位置,根據原料的數量、品種、規格等做好分類。此外,必須配備齊全的防潮防雨設施,避免水泥等材料硬化、鋼材被腐蝕等。(2)在施工過程中,應當根據公布的“建筑工程試驗程序”正確試驗與合理分析建筑工程需要的重要原材料,及時出具全面的系統試驗報告以便后期使用。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監督管理項目質量,隨時防范原材料檢測質量,避免項目中有不合格原材料進場。一旦原材料產生質量問題,則必須立即采取措施補救。(3)在改良建筑地基時,必須對土壤的類別、顆粒進行準確分析,對土壤可塑性指數進行準確計算,對土壤含水量、分段或分層土壤最大能力與最佳含水量進行檢測,并且在上述指標的基礎上,對各類如土壤用重型壓實標準與試驗段進行確定,開展施工過程控制施工技術指標。(4)在進行采購時,必須嚴格遵循設計圖紙的要求,選擇讓鋼種、型號合適的各種混凝土結構使用的原材料,按照國家標準確定工程施工技術標準,根據設計圖紙與規格的要求的規格與質量正確選擇電極、嵌入式零件等各類原材料。(5)必須預先了解供應商廠商的詳細情況,了解其資質條件,產品認證與試驗報告抽驗檢驗的基礎上選擇原材料或半成品(預制梁、蓋等),確保質量符合要求、達標。(6)應設置原料堆放地點與原材料放置地,以便對材料來源、類別、規格、特性、驗收狀態等進行區分,例如,避免雨水與防止水分的侵蝕,從原材料源頭直至最終控制,具備一定的可追溯性,以便將來使用的便捷性。
2.3加強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管
建筑企業在控制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構建內部監督部門,利用專門的監督人員以及相應的監督標準對建筑項目的選址、建筑方案、施工現場、技術操作等環節進行監督,以保證將建筑質量問題排除在建筑過程中。此外,政府也應該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利用行政手段提高對建筑企業的監管,從而保證建筑項目質量。
2.4優化工程施工技術管理
在進行施工操作之前要進行必要的技術交底,這是在技術標準制定的基礎上,對技術的規范性操作過程與檢驗標準進行交底,使施工技術人員在進行施工操作前能夠對施工技術有準確的認識,這對于工程建設的技術管理來說是關鍵的一步。同時還要對通過施工工序分析來預估工程實施情況,對可能出現技術安全問題的工序進行應急部署,并且在進行這些工序技術操作前要反復強化技術培訓工作,盡量避免因為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造成工程返工或者質量低下的問題出現。并且,在進行工程施工管理體系構建時還要對工程質量管理進行強化,通過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經驗總結,探討易發生質量問題的工序和組織形式,就這些質量問題進行措施分析,制定出更加符合現階段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管理方案。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是確保項目工程穩定發展的基礎保障,良好的質量建設不僅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環境,還促進城市的快速發展。所以,施工企業應該提高對這方面的認識,從管理方法、施工技術、監督策略、人員管理等多方面的進行提升和突破,努力培養一支高技術水平、高質量意識的施工隊伍,為企業的不斷發展和我國經濟建設奠定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佘國鋒.有關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提高的方法探討[J].低碳地產,2016.
[2]李鍵.研討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