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耀
【摘要】立足建筑行業的發展,抗震性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施工要素,尤其是對于一些地震活躍地帶,建筑抗震施工更需引起重視。在建筑工程實踐中,建筑抗震支吊架是主要形式,能夠有效降低地震對建筑機電工程以及消防系統的破壞性,將危害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避免危害擴大化,有效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基于此,本文對建筑抗震支吊架的施工技術與應用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建筑工程;抗震支吊架;技術;應用
對于地震而言,破壞性較強,同時,具有不可預測性。因此,要重視提高建筑抗震等級,將防御工作落到實處。抗震支吊架是建筑抗震系統的重要構成部分,是維護機電設備及管線的重要抗震舉措。當前,抗震支吊架在諸多領域發揮作用,得到更大范圍的推廣與應用。
1、基于專業角度闡述建筑抗震支吊架的涵義
建筑抗震支吊架全稱為建筑機電工程抗震支吊架,主要是針對地震災害,為機電設備以及管線提供防護作用。結合國家標準,如果建筑物所屬區域抗震設防烈度在6度以上,抗震設計不可缺少。從原理上分析,要對管線、設備等地震力進行準確核算,同時對其與建筑機構體的連接進行抗震加固,強化連接的可靠性,促使電氣設備、機電工程系統等所承受的地震力全部傳遞至結構體,滿足較快恢復建筑物使用功能的目的。抗震支吊架與建筑結構體實現牢固連接,這種抗震設施以地震力為主要荷載,由錨固件、加固吊桿、抗震連接構件以及抗震斜撐構成。
2、準確掌握建筑抗震支架的類型
對于抗震支吊架,主要分為幾種形式。首先是常見的抗震支吊架,與建筑結構構件實現牢固連接。其以地震力為主要荷載,構建部分包含錨固件、加固吊桿、抗震連接構件以及抗震斜撐;第二種是側向抗震支吊架。對于這種支吊架而言,斜撐與管道截面呈現平行狀態,借以達到抗震支吊的目的;第三種是縱向抗震支吊架,需要保證斜撐與管道橫截面呈現垂直狀態;第四種是單管抗震支吊架,其主要構成為一條承重吊架以及抗震斜撐;第五種是門型抗震支吊架,其需要依托一根及以上的承重吊架、橫梁以及抗震斜撐組成。
3、明確建筑抗震支吊架的應用范疇
首先,其適用于懸吊管道中重力在1.8kN以上的設備以及DN65以上的生活給水與消防管道系統。其次,如果風管道系統的矩形截面積≥0.38m2,同時,圓形直徑≥0.7m。另外,如果電氣配管內徑≥60mm,電纜梯架、電纜槽盒的重力在150N/m以上,也隸屬適用區間范圍。
4、結合實例對節點布置原則的闡述
首先,對于剛性連接金屬管道,其長度設置為24m,控制好側向抗震支架的間距,將其控制在12m的范圍之內,同時,要先于兩端進行側向支撐的加設,以12m為參數,依次進行側向支撐的設置。其次,針對長度為36m的剛性連接金屬管道,最大間距控制為24m,按照順序進行縱向支撐的設置,保證所有間距滿足施工要求。再次,針對剛性連接的水平管道,處于相鄰位置的加固點可以存在縱向位置的偏移,同時,水管與電線套管需要維持在最大側向支吊架間距的十六分之一。除此之外,風管、電纜托盤等都需要控制在其寬度的兩倍范圍。針對縱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間距也要控制在24m,而側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間距為12m,雙向抗震支吊架與相鄰縱向抗震支架的間距需要依據公式進行計算,一般為(24+12)/2+0.6=18.6m
5、建筑抗震支吊架的施工技術關鍵點分析
5.1施工流程與環節
首先進行數據測量,而后下料,再進行吊點栓、垂直向吊桿以及橫桿的安裝,最后是側向與縱向加固件的安裝。
5.2施工操作要點
首先,針對管道與電線套管,縱向偏移可以存在,但是,需要將其控制在最大側向支撐間距的六分之一范圍。而風管也可以存在偏差,需要保持在風管風度的兩倍范圍。其次,對于水平管道,當其處于90°轉彎的時候,此時,抗震支吊架就需要進行設置。對于其它角度,一旦轉彎長度大于抗震設計間距的十六分之一,側向與縱向抗震支吊架不可或缺。再次,要對水平地震荷載進行核算,唯一需要關注的是達到滿負荷重量標準。第四,抗震支吊架對管線熱脹冷縮產生的應力不會產生限制作用,但是,需要將其考慮在施工過程之中,尤其縱向吊架在進行構件選擇的時候,需要保證所選型號能夠對管線熱脹冷縮的應力產生一定抵制作用。第五,針對保溫管線的抗震支吊架,以保溫要求為基礎,進行尺寸的合理確定,同樣適用于門型吊架中對于保溫風管的操作。第六,針對用于剛性管道的抗震支撐,其不具有通用性,不能應用在所有建筑結構部位,否則會產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單管抗震支撐雙向側向或者縱向側向的拐點支撐,需要與管線進行直接連接。第八,對于穿越建筑沉降縫的管線,需要對沉降位移進行合理設計。要結合施工實際,確定側向與縱向斜撐的安裝角度,一般為45°。針對單管與多管門型吊架,無論斜撐類型,斜撐偏離中心線2.5°的時候,承載力不會受到影響。
5.3質量控制內容
首先,要嚴格遵守設計標準與要求,重視抗震節點錨固與安裝,保證位置準確,禁止隨意調整,維護組件承載力。其次,要以現場實際為依托,進行位置與荷載的隨時性調整。再次,一旦在施工中出現調整,需要及時進行圖紙修改,保證后期驗收的準確性。第四,以使用位置為基準,避免將化學錨栓應用在消防系統中,同時,在錨栓安裝中,要保證鉆孔深度達標,扭矩科學。第五,在定位結束后,要將預應力的螺栓端口進行擰斷處理,保證安裝達標。第六,對于保溫管道的施工,在結束之后,需要在隱蔽前做好保溫措施。
結語:
綜上,對于建筑抗震支吊架,為了更好發揮自身功能,支吊架的計算工作十分關鍵。鑒于核算過程的復雜性,要重視設計工作,強化不確定因素的控制,以便實現對施工的合理的布置,強化施工技術的有力控制,促進施工技術的高效應用,在根本上推動施工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朱浩樑,梁啟慧,丁幼亮,錢東升.建筑抗震支吊架的地震模擬試驗研究[J].建筑設計管理,2018,35(01):72-74.
[2]丁幼亮,梁啟慧,朱浩樑,錢東升.建筑抗震支吊架地震作用計算方法評述[J].建筑設計管理,2017,34(11):72-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