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摘要】自可持續發展理念提出以來,建筑產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正在不斷的升級和完善,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產業已成為目前建筑業升級轉型的主要方向。在可持續發展視閾下,加強綠色建筑產業的創新與發展,是適應時代發展之潮流的主要方向。因而本文從可持續發展視閾下綠色建筑產業創新發展的必要性、挑戰、機遇和對策四個方面,提出了幾點創新發展的淺見。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產業;創新發展
創新是一行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為了更好地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就必須不斷的創新。并始終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充分意識到可持續發展視閾下綠色建筑產業創新發展的必要性,對其存在的挑戰和機遇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采取針對三星的策略,推動綠色建筑產業創新發展。
1、可持續發展視閾下綠色建筑產業創新發展的必要性
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生態學、社會學、經濟學、科技應用等方面來提出的,旨在降低自然資源消耗,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在滿足當代人發展的基礎上,還要為后代人的發展提供保障。建筑業作為能耗較高的行業之一,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僅能將其給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而且還能減少能源和水源以及材料與占地面積的減少,有效的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將建筑能耗降低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尤其是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內容。這就需要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的精神實質,核心是把握好“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的要求。要深刻把握“四個堅持”的要求,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中央要求做好廣東工作。要深刻把握“三個支撐”的要求,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現更高水平發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為全國發展大局提供支撐。要深刻把握“兩個走在前列”的要求,各方面工作都要走在前列,不僅在時間節點上體現率先,更重要的是在發展質量和結構效益上引領示范。
2、可持續發展視閾下綠色建筑產業創新發展面臨的挑戰
2.1政策法律的約束
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踐表明,各行各業在發展中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就發達國家來看,可以利用多種先進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是我國屬于發展中的國家,建筑產業發展導致能耗較大,且由于引發的生態問題和環境問題較為突出。但是就當前來看,我國綠色建筑產業在創新發展中,由于缺乏政策法律的約束,很多高能耗的建筑還在大建興建,導致綠色建筑產業的創新發展難以快速穩步的推進。
2.2市場需求的變化
在可持續發展視閾下,市場在綠色建筑產業發展上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尤其是節能環保是建筑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建筑產業中的能耗較高,所以綠色建筑產業的發展必須利用技術將能耗降低,加上人們的節能環保意識正在不斷的提升,在綠色建筑方面的需求更加旺盛,但是一些建筑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在綠色環保意識上較差,使得建筑產業的產能過程,而新型綠色建筑方面又供不應求,勢必導致大量資源的浪費。這主要是因為建筑產業難以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而針對性的變化,極大的影響了建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3披露制度的壓力
在可持續發展的今天,隨著信息披露制度的實施,對建筑發展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需要建筑產業在發展中注重經濟與環境之間關系的維護與和諧,且逐漸提升到社會責任的高度上來,加上公眾監督意識的強化,使得綠色建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而這就需要建筑產業為此付出更多的成本。一些建筑企業大都是為了應付檢查監督為進行綠色施工,但是其所取得的綠色成效甚微,其中的經濟利益作祟是根源所在,極大的阻礙建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1]。
3、可持續發展視閾下綠色建筑產業創新發展的機遇
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諸多發展機遇,只有抓住發展機遇,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
3.1政府支持力度進一步強化
近年來,國家為了推動建筑產業朝著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方向發展,不管是在政策還是在資金上對 支持力度都在不斷的加大,尤其是在綠色金融方面的支持,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環境惡化的情況日益凸顯。綠色金融是基于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目的而采取創新的現代化的金融模式,利用市場力量與政府引導構建綠色信貸市場平臺,并用于發放綠色貸款和開展綠色衍生品交易,這樣更多企業就能利用這一平臺獲取綠色貸款,加強綠色產業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生態化進程的加快,并對綠色貸款交易平臺完善的基礎上,建立以企業發展為核心的環境污染防護程度為指標,將貸款劃分成鼓勵性、限制性和禁止性的貸款,在引導綠色資金為綠色環保企業服務的同時,鼓勵環保意識不足的企業朝著綠色環保企業發展,促進區域環境質量的提升。所以貸款的傾斜將會對節能環保意識較強的產業,作為建筑行業,需要抓住這一大好發展機遇,才能更好地在政府的政策、資金和稅收等方面的支持下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2017年7月7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廣東省 “十三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的通知。以廣東順德為例,目前順德正處于城市格局和產業形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順應國家、省、市發展裝配式建筑和住房租賃市場的政策精神和任務要求,順德積極搭建“政、校、銀、企”對接平臺,推動優質資源集聚順德,力求破解城鄉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等領域的技術難關和融資難題,為順德綠色建筑和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提供智庫支撐、資金支持和資源保障,推動順德建筑產業現代化,促進居民置業觀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加快順德城市化進程和生態智慧城市建設,增強順德的城市綜合競爭力。所以12月5日,建行在順德區推動綠色建筑和住房租賃融資平臺簽約儀式上表示,將充分發揮在住房金融領域的傳統優勢,重點支持順德地區現代住房租賃產業,在未來五年,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將給予順德住房租賃市場參與主體意向性授信支持金額折合人民幣不少于1000億元,用于雙方共同試點培育和發展佛山市順德區住房租賃市場的融資需求。
3.2環境競爭力不斷提升
市場競爭力是一個行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在當前競爭日益加大的今天,建筑產業要想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就必須不斷的提升自身(下轉34頁)(上接32頁)的環境競爭力,在建筑產業發展過程中,既要確保綠色建筑的能效,又要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自身產業利益的提升。所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在綠色技術方面的要求更高,企業要想促進自身競爭力的提升,就必須不斷的加強建筑產業技術創新,并在綠色建筑產業發展中加強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最終才能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3.3市場的導向作用正在不斷的發揮
市場具有導向作用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綠色建筑產業是引領未來建筑市場發展的風向標,需要在實際發展中,緊密結合市場變化針對性的加強對其的調整和優化,確保節能環保要求得到嚴格的執行,才能更好地推動綠色技術的發展,確保建筑的節能環保水平更高,促進綠色建筑產業的社會效益的提升[2]。
4、可持續發展視閾下綠色建筑產業創新發展的對策
4.1價值鏈
在綠色建筑產業創新發展過程中,價值鏈是創新發展的主要內容之一。具體的就是利用價值活動加強對其價值鏈的分析,從而達到創新綠色建筑產業的目的。在綠色建筑產業中,其價值活動涉及的環節較多,且價值鏈的實施取決于政府和消費者的投資,所以要想確保綠色建筑產業價值得到不斷的提升,就必須切實確保價值活動得以順利的實施。在具體的創新發展中,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是對客戶端創新。相較于以往的建筑業,綠色建筑業在技術方面的要求較高,在建筑質量與實用性方面的要求較高。為了達到降低消費成本的目的,就必須加強對綠色建筑產業的客戶端的創新,所以我們必須在建筑的安全耐久性上不斷的創新,以確保綠色建筑產業符合消費者在綠色建筑上的需求,最終將消費者的價值彰顯出來,促進建筑產業利益的提升。
二是對運作流程創新。主要是整個建筑運行過程中采取綠色化的運作,將綠色產業管理效益提升,改善環境質量。
三是對供應鏈創新。主要是注重供應商選擇,強化供應商管理,科學選擇綠色建材,應用綠色技術,加強綠色廢物回收和分類與在處理,促進建筑產業朝著綠色化的方向發展。
4.2商業模式
在創新發展價值鏈的基礎上,還要對商業模式進行不斷地創新與發展。而要想推動其創新與發展,首先就必須對設計方案進行合理地優化和完善,并在后期加強對其的維護,才能更好地將建筑產業成本有效的降低,降低綠色產業技術投資的同時,將其材料和能源降低。其次是加強建筑產業的綠色化水平的提升,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需要安排專業的組織機構強化產業管理。最后是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中,應肩負和履行自身的環境責任,在綠色建筑產業中加強科技的利用,達到創新商業模式的目的[3]。近年來,廣州在城市更新領域和新建筑領域,越來越重視綠色建造,廣州多個區域將智慧城市建設和生態建設緊緊地結合在了一起,推動“綠色建造”發展已經上升到政策層面。今年5月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公布《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建筑方針為目標,要求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達到節能標準要求,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
結語:
綜上所述,向可持續發展視閾下的綠色建筑產業創新發展,我們必須對其遇到的挑戰和機遇進行分析,既要勇于迎接挑戰,又要抓住發展機遇,在價值鏈和商業模式上不斷地創新和優化。
參考文獻:
[1]本刊編輯部.創新發展綠色建筑產業[J].建設科技,2015(22):1.
[2]白月枝,于雪飛.生態為本.創新驅動.推進建材建筑業綠色發展——2015年全國綠色建材與建筑節能技術交流暨產品采購大會在濟南召開[J].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2015(06):11-13.
[3]梁浩,張峰,梁俊強.中國經濟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引擎——綠色建筑產業規劃與發展[J].城市發展研究,2012,19(10):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