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摘要】交通發達對經濟發展起促進作用,而交通的閉塞則制約經濟的發展,因此,公路工程建設目前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是公路路基路面的質量通病嚴重影響到公路的安全使用,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公路路基路面的質量監測,并提出改進性的措施,才能確保公路建設的安全、有序、順利進行。本文探討了公路路基施工質量通病成因及處理對策。
【關鍵詞】公路;路基施工;質量通病成因;處理對策
公路路基施工質量通病的防治是一項系統的工作,今后在工程建設實踐中,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新的有效的防治方法,推動技術進步,提高防治效果,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路基工程施工質量,提高我國公路建設的綜合效益。
1、公路路基施工質量通病成因分析
1.1 工程地質條件不良
修筑公路現場的工程地質條件不良,土層較軟弱,若路基施工前未進行軟土層處理或換土,易在擠壓、壓縮下發生移位、下降等問題,從而引發不均勻的沉降問題。
1.2 地形條件復雜
公路路基施工現場的地形條件復雜,若穿過溝谷需要填方,中心填土厚度大,兩邊相對較小,由于不同的填土高度而引發不均勻沉降問題。
1.3 降雨量過大、溫差較大
公路施工時當地若降雨量過大、溫差較大,存在冰凍、積雪等氣候情況,也會造成路基發生不均勻的沉降問題,進而導致縱橫向裂縫,路基邊坡滑動。
1.4 材料質量不符合標準
填方材料質量不符合標準,存在劣質材料,材料的規格不統一,會嚴重影響軟土處理、換土、填方等工程的施工質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引發路基不均勻沉降現象的發生。
1.5 路基斷面尺寸設計不合理
在設計上,若路基斷面尺寸設計不合理,將會造成路基邊坡取值不當,影響排水設施設計的合理性,進而造成路基邊坡修筑滿足不了實際需求,易在地表水量過大情況下發生滑動或塌方。
1.6 未進行穩定性力學驗證回填土方
對回填土方未進行穩定性力學驗證,以致后期施工中未及時發現并盡早處理回填土方穩定性不足的問題,為不均勻沉降問題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1.7 未按規定施工
路基施工中未按規定施工,出現了嚴重的顛倒現象,或壓實中涌進了大量的水,加之對填筑厚度的測量監督不到位,易引發上述的質量通病。
2、公路路基施工質量通病的處理對策
2.1完善公路路基的施工設計
首先,做好地質探勘調查工作。在設計的時候,應該對公路沿線的地形、地貌、水文條件等進行合理的調查。對于特殊路基地段,應仔細調查,獲取詳細的地質資料,對于不良地段,可以采用摻入水泥、白灰或者換土對地層進行加固。其次,保證路基最小填筑高度。保證路基的穩定性,不會因為地下水、地面水、凍脹等因素影響而降低穩定性。如果路基填筑高度不能達到相應的要求,則必須采取換填砂礫、石渣,修筑地下滲透溝等處理措施,避免積水浸入路基,提高路基的穩定性。最后,規定路基填料質量標準。在施工設計時,應對填料的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做出明確的規定,嚴禁使用劣質土來填筑路基。在路床填料的選擇上,應該優先選用礫類土,如果細粒土的土質比較差,可以用來填筑路堤底部。
2.2 控制好路基路面排水施工質量
水的浸泡和侵蝕是損壞路基的重要原因,許多公路工程路基病害都是由于排水施工不當造成的,并且公路工程的施工會對周邊水利設施等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合理設計和實施公路排水系統是提升公路工程與周邊設施、環境協調性的必要舉措。公路工程排水施工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地面排水。公路工程施工中常采用的地面排水措施包括邊溝、截水溝、急流槽和地表排水管道等,對于高等級公路,要對地表排水溝渠進行鋪砌加固,提升排水溝渠施工質量并確保路基的穩定性。②路面排水。為了及時排除路面范圍內的降水,避免對路基造成損壞,路拱橫坡應大于等于2%。③地下排水。常用的地下排水措施包括盲溝、暗溝和滲井等,這些排水措施均為滲透式排水,適用于排水量較小的情況。而對于特殊路段,若排水量較大,應采用帶滲水管的滲溝進行排水。
2.3 做好路基的防護工作
嚴格按照公路施工條件及設計類型選擇合適的路基防護形式對于提升路基的穩定性和避免路基病害的發生十分重要。路基防護施工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①坡面防護。坡面防護的作用是避免地表水流沖刷、風化剝落等造成的路基病害。坡面防護也是使公路工程與周圍自然環境實現協調的有效途徑,公路施工中常采用種草防護,當邊坡較高時則采用砌石框格種草防護。②沖刷防護。沿河路基邊坡為免受沖刷多采用直接防護。改進傳統的防護方式如砌石、拋石、鐵絲石籠和擋土墻等方法,用高強土工格柵代替鐵絲做石籠,用聚氨酯類土工織物混凝土護坡袋制作護面板,以此做成的邊坡對于土體的不均勻沉降有良好的預防性。③支擋防護。目前最常用的支擋防護形式仍是擋土墻,此外石砌的重力式擋土墻在石料取材方便、地基穩定性好的工程中也較為常用。近年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擋土墻技術逐漸成熟,由于其受力科學、體積較小,已經逐漸在公路工程路基防護施工中得到廣泛發展。
2.4 做好路堤填筑
①填筑寬度,應按設計施工坡率超寬碾壓要求控制。攤鋪厚度,要拉線控制,并經常檢查。②堆載預壓與沉降補方。堆載預壓時間越長,工后沉降就越小。因此,對有預壓要求的路段,在施工中應盡可能早地安排堆載。堆載頂面要平整密實有橫坡。沉降后應及時補方,一次補方厚度不應超過一層填筑的厚度,并適當壓實。施工單位應每月均測定沉降量,并向監理報告。嚴禁在預壓期不補填,而在預壓后期或在路面施工時一次補填,以免引起過大的沉降發生。③位移觀測。對于路堤施工的安全穩定,位移的觀測比沉降觀測更重要。施工時必須按規定埋設位移觀測樁,并堅持記錄觀測情況。
總之,公路作為基礎設施,滿足人們的出行,促進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要重視公路的質量安全問題。面對路基路面的質量通病,需要多方的努力。建設隊伍要安全施工,保質保量,不做損害質量的違法事件,公路部門也要做好維修維護,人們也要愛護公路,自覺做到不超載,只有這樣通力合作,才能維護公路路基路面的質量,確保公路建設安全、有效、健康地進行。
參考文獻:
[1]李剛.路基路面施工質量通病及控制措施探討[J].江西建材,2016(01).
[2]石建偉.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問題及對策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