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演變,我國房地產開發領域的項目風險管理辦法已逐漸走向成熟,并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實踐過程中,應結合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對風險進行全面監控、處理、分析和識別.但不管是任何一種措施都難免存在局限,因此,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項目風險問題,建議將多種方式進行優化組合,以取得良好的風險管控效果。鑒于此,文章主要對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面風險管理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面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辦法是實施風險管理流程的重要手段,建立一個完善可行的管理體系,更加有助于各流程的順利落實。在我國的房地產開發領域中,項目的風險管理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演變目前已初見成效,從而也為風險分析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從某種角度來看,項目風險管理體系實則相當于一個方法庫,實現了對各流程的有效匯總,同時還可對各種方式的優缺點進行對比,最終找到最佳的管理辦法,對風險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1、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面風險管理的辦法
在全面風險管理框架中,其核心在于目標體系,所有的方法、流程和人員都必須要圍繞著該目標進行執行和操作。組織體系是該框架的基礎,它可從制度上入手確保各種制度的順利落實,創造出良好的管理氛圍。流程體系是該框架的關鍵所在,在開發房地產項目的過程中,要按照特定的風險管理流程對風險進行監控、分析和處理。方法體系是該框架中的重要手段,其可有效的促進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上述所有的體系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共同形成一個完善可行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1]。
2、房地產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流程
2.1識別風險項目
在房地產的風險管理中,項目風險識別是基礎也是前提,同時也是風險分類和風險來源確定的過程。風險識別工作一般都是在項目分解的基礎上進行,結合場地開發的不同階段,對產生的風險進行識別。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風險因素也會存在較大差別,且風險的分析依據和分類也會存在一定差異[2]。
2.2項目風險評估
作為項目風險評估,即對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產生的風險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同時還要對風險發生可能會產生的后果和概率進行估計,在此基礎上,按照不同的等級對風險進行排列,并同時編制好風險報表,之后結合風險的程度對其進行專題研究。但應注意的問題是,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質量、成本以及進度等范圍,要遠遠寬泛于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成本和進度范圍,應該從項目經營、建設以及設計等不同階段所呈現出的特征入手,對可能會產生的風險進行分析。
2.3項目風險監控
房地產開發項目風險監控是提升風險計劃執行質量和效果的過程,可為項目風險管理活動的順利落實提供保障。風險監控工作不僅要結合風險特征制定出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同時還要隨著項目的不斷發展,對風險的評估結果進行矯正,實時修改風險計劃[3]。
3、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全面風險管理對策
3.1回避風險
作為風險回避,即結合風險預測評價,對利弊得失進行權衡,之后采取針對性措施,從而達到回避風險的目的。正常情況下,若潛在風險發生概率較高,且極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無法采取管理措施時,經常會選擇回避風險。實踐過程中,一般可分為兩種方式:終止或放棄可能會引起損失或者不良后果的活動;對活動方案或工作方法進行改變。從某種程度來看,風險回避實則屬于一種消極的防范對策。因此,回避風險雖然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損失,但與此同時,也會失去獲利的機會,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謹慎,做好周全考慮。
3.2風險控制
所謂風險控制,主要就是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前、發生之中以及發生之后,采取恰當有效的措施對風險進行控制,以期達到降低風險損失的目標。結合風險控制的目的,一般可將其分為風險抑制和風險預防兩種。其中,風險預防主要目標是為了降低風險問題發生的概率,而風險抑制則主要是為了減輕風險帶來的損失程度。實踐過程中,分險控制往往會主動的采取應對措施,減少或者消除風險隱患。因此,風險控制則是屬于一種積極的管理措施,由于其具有效益好、成本低等優勢特征,且不會產生不良的后遺癥,故在現實生活中應用較為廣泛。對于房地產開發而言,不管是其產生任何風險,都可優先的采取風險控制措施[4]。
3.3風險轉移
房地產開發商在開發的過程中,所謂“風險轉移”,也就是開發商有意識的將一些難以承擔的風險轉嫁給其他的單位。不同于風險回避,風險準備并不是對項目開發進行終止,而是將實踐過程中風險可能會導致損失的責任轉嫁給他的單位。另外,風險轉移也與風險控制存在較大差別,它并非直接的對風險因素進行調節,而是通過風險轉移這種間接的方式,達到減少自身損失的目的。
風險轉移具體包括保險、期貨、合同等等,其中,合同還可被細分為單價合同、成本報酬合同、固定總價合同等等。保險包括人身保險、責任保險等等。合同對于不同的承包商和開發商往往具有不同的影響程度,開發商一般可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合同形式,對風險進行合理轉移[5]。
3.4風險自留
所謂風險自留,也就是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由于開發商自己承擔風險所導致的損失,對于一些無法轉移、難以控制且取法回避的風險,或在受到較大利益的驅使,在不影響大局利益和開發商自身利益時所采取的風險措施。風險自留一般可被稱為兩種,即計劃性和非計劃性。其中,前者主要是對風險進行主動自留,及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損失攤銷、專屬保險、自己保險、自付額保險等等。后者則是對風險被動的自留,借助風險應急準備金進行應對。正常情況下,可將風險控制措施和風險自留措施進行聯合應用,但在實施風險自留措施時,一定要確保項目已實施風險控制計劃或已保險。必要時,還可將保險對策和風險自留對策進行相互比較,從而能夠更加快速、精準、合理的做出成本管理決策。
3.5風險利用
即開發商利用人們追求安全、畏懼風險的心理,通過對存在風險開發活動的參與,并結合自身的風險管理經驗,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風險管理工作中,風險利用層次較高,因此,對于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也往往具有更高要求,其必須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也包括熟練的業務能力,如此才能對風險的應用價值和可利用性進行全面分析。隨著土地市場的不斷變化,經營地土地一般需要通過招拍掛的方式進行獲取,但個別開發商卻經常另辟蹊徑,通過對土地一級開發權進行爭取,為二級開發權奠定基礎,如此便是對政策風險的有效利用[6]。
4、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面風險應對中的注意事項
4.1提升應對措施的針對性
在風險管理過程中,風險應對計劃的制定是至關重要的環節之一,由于項目的唯一性和特殊性,因此,在制定應對計劃時,往往不可對原有計劃進行照抄照搬,而是要結合項目評估和識別的結果以及項目自身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方案,最大限度的節約費用成本,從根本上克服制定應對計劃時的僥幸心理,對項目風險進行有效防范。
4.2對風險管理辦法進行優化組合
不管是風險自留、風險控制,還是風險回避,雖然這些措施的實施都可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局限性,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風險,建議對多種風險應對措施進行優化組合應用,同時還可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提出其他不同的應對方案。實踐過程中,要按照優先級進行排序,以免由于單一方案應用無效而導致的不良后果[7]。
4.3提升應對管理的經濟性
在對項目風險進行預防的過程中,為獲得較高的經濟回報,通常要本著“節約”的基本原則,同時還要對應對措施的經濟性和有效性進行全面評估。例如,在應對不可預測風險的過程中,通常可優先選擇風險自留和保險等方式,之后對這兩種方式的經濟性進行對比,通過對風險預留金支出和投保費用進行對比,能夠從中選擇出最佳方案。
結語:
綜上所述,房地產項目開發屬于一個較為漫長和系統的過程,由于項目具有不可重復和一次性等特征,因此經常會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最終演變成項目風險。鑒于此,本文提出幾種有效的風險應對對策,并對實踐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了簡要概述,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發揮出這些措施的實際作用和價值,避免風險問題的發生對項目開發產生消極影響。
參考文獻:
[1]袁文起.論全面風險管理在房地產開發項目中的應用[J].中國房地產,2014(11):651-662.
[2]李卉欣,劉雄心.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面風險管理微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25:457-236.
[3]顧烽.淺析房地產項目現場施工管理與風險應對策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5).
[4]鄒榮.對房地產開發項目實施全面風險管理的策略分析[J].中國房地產業,2014(6):270-270.
[5]薛瑤,盧靜.基于全面風險管理的房地產業內部審計研究[J].財會通訊,2016(28):976-968.
作者簡介:
袁志強,中海宏洋地產(銀川)有限公司,寧夏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