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新辦舉行深化自貿區改革開放方案及經驗復制推廣發布會。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在會上表示,《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進一步深化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進一步深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三個方案近日已由國務院正式印發。
方案指出,進一步深化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要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等方面進一步挖掘改革潛力、破解改革難題。方案聚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等改革關鍵環節,在多個領域深入開展改革探索。三省市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根據自身特點,還制定了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試點任務。
廣東自貿試驗區圍繞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范區,提出了建設公正廉潔的法治環境、建設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和深入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等18個方面的具體舉措。天津自貿試驗區圍繞構筑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增創國際競爭新優勢、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提出了創新要素市場配置機制、推動前沿新興技術孵化和完善服務協同發展機制等16個方面的具體舉措。福建自貿試驗區圍繞進一步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加快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提出了打造高標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府服務標準化透明化和加強閩臺金融合作等21個方面的具體舉措。
任鴻斌表示,11個自貿試驗區30條改革經驗體現了差別化探索。這些試點經驗是各自自貿試驗區根據發展定位,結合地方發展特點,具有很強的創新意義和當地特色。以生物醫藥領域為例,上海自貿試驗區圍繞加強與建設科技創新聯動,率先探索推廣了“低風險生物醫藥特殊物品行政許可審批改革”;廣東自貿試驗區聚焦促進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先行試點了“擴大內地與港澳合伙型聯營律師事務所設立范圍”;福建自貿試驗區著力建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在國際航運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此次推廣“船舶證書三合一辦理”等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船舶領域改革試點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