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城市發展過程中要注重整體規劃,結合城市實際情況,建設生態園林、綠化帶,擴大植被的面積,使城市綠色植物不斷增多,以保護生態環境,凈化空氣,改善空氣質量。此外,還要重視利用可再生資源及環保材料進行城市規劃建設設計,并在城市規劃中科學設計收集雨水的地點,用儲存的雨水澆灌花草樹木,為建設生態城市提供水源,打造生態環境優美的城市,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生態環境
當前,各城市發展越來越快,對各種資源需求量逐漸增加,一些城市為了滿足發展需求,過度砍伐樹木、致使植被減少,且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忽視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導致城市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出現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就會導致可再生能源匱乏,不利于促進城市建設。同時,不注重節約能源,難以形成良性循環,說明城市規劃設計過程疏于考慮到城市未來發展。對于這一現狀,以下文章提出了城市生態環境規劃設計應遵守的原則和對策。
1、城市規劃建設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遵守的原則
現如今,城市規劃與設計中應遵循的原則如下:規劃時要明確城市現狀,全面了解城市的整體面積、社會經濟、綠化色植物布局,在充分了解具體情況后,對城市進行規劃,也就是說要遵循整體性原則,如果不注重局部與整體的關系,盲目的進行建設,就會導致城市規劃建設的不合理,不利于生態城市的發展。因此,為了提高城市發展的協調性,應充分考察整體綠色植物的覆蓋率,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做到合理規劃設計,確保城市未來發展順利,不因環境污染問題,而造成各資源的無法使用,不僅有害身體健康,還不利于促進生態城市的發展[1]。因此,遵循整體性原則非常重要。此外,還應遵循再生資源節約使用的原則,這是規劃設計的重中之重,循環再生資源是城市系統運行的所需的物質,也是推動城市發展的動力。因此,在城市建設期間,應規劃設計再生資源利用方案,按照方案內容,有計劃地使用資源,保證能源消耗總量不超標,有效提高城市規劃布局的合理性[2]。
2、城市規劃中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設計
2.1建設園林景區
當前,城市發展過程中因植物較少,出現荒漠化、水土流失現象,導致植被無法生存,致使生態環保遭到破壞,無法保護環境。對此,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時應在植物稀少的地點建設園林景區,建設過程中規劃風景區占地面積,以及結合城市氣候特點,因地制宜栽種樹木,確保種植的苗木都能成活,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還可以美化園林景區,各種植物交錯在一起,形成美麗的園林風景區,不僅吸引人們駐足欣賞,還綠化城市。因此,建設園林景區非常有必要,必然會促進城市生態與自然協調,有效提升生態效益,對于推動城市快速發展十分有利。此外,園林景區代表城市具有生態園林,有各種珍貴的植物,既防風固沙,又防止水土流失,并且,綠色的樹木釋放有益的物質,能夠降解空氣中有害成分,有效解決空氣污染問題,提高空氣質量,這是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前提,也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從而加快生態城市建設速度[3]。
2.2構建環保生態產業
城市規劃設計、建設時期,要重視融入生態環保觀念,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全面考慮到一味地發展工業、農業,而忽視環保,很容易引發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的問題,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應先規劃環保生態產業,從而選定位置,建設保護城市環境的產業,能夠減少能源消耗,還可以利用先進的設備,監測城市空氣質量,及時發現空氣中顆粒物超標的問題,如果出現,立即向環保部門匯報,嚴格管理和控制,盡快采取解決和治理,以免因環保污染,而影響城市整體規劃設計,可見,要想做好合理規劃和快速建設生態城市,必須先構建環保生態產業,從而對城市各個地方的能源用量進行管控,盡早發現能源浪費現象,快速制止,并提出嚴格的規定,要求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有利于保護市區空氣,以及節約資源,有利于推動城市快速完善基礎設施,進而順利建設完成生態城市的建設[4]。
2.3利用可再生資源和環保材料
早期,城市規劃設計當中忽視選用環保材料,致使城市建設運用的材料,有很多污染成分,不僅污染空氣,還對人身體有害,直接危及人們身體健康。因此,在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過程中,要做到合理規劃與設計,并應用環保材料,所有的建筑材料不允有超標的成分,應具有環保性能,對于隨意使用原材料的施工單位,予以嚴厲處罰,達到警示的目的,確保生態城市建設中使用的都是環保材料,確保建筑物不散發污染物和有害物質。此外,還應重視在規劃過程中落實節約理念,從而節約使用可再生資源,避免出現浪費現象,促進城市建設和發展中能源的循環利用,不僅降低能源使用量,還提高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和能源利用的經濟性。
2.4規劃設計收集雨水的位置
為了實現生態城市建設的目標,應先了解城市天氣和氣候,并在各個地區指定的地點安裝收集雨水的裝置,儲存大量的雨水用于澆灌,有利于節約水資源,有效緩解城市用水短缺的局面。因此,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中要注重選定收集雨水的位置,如果規劃設計的不合理,就會導致雨水流失,難以儲存較多的水,致使水量不夠,不可避免地使用地下水灌溉,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情況,在進行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之前,先了解城市整體和局面特點,以及清楚當地天氣,明確實際情況后,才能在確定位置收集雨水,對于節約水源,保護生態環境非常有利[5]。
總結:
綜述,生態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要重視落實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理念,在促進城市發展的同時,還應確保城市的整體布局要合理,以此保護生態環境。此外,還應注重節約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的能源,盡可能使用風能、熱能、太陽能等等,實現節約環保的目標。同時,規劃收集雨水的地點,利用儲存的雨水澆灌,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這些是生態城市規劃與建設的重點,從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楊.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8(27):233.
[2]伍超雪.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探討[J].工程技術研究,2018(09):211-212.
[3]洪芝蘭.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8(25):60-61.
[4]張凱.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8(35):105.
作者簡介:
張瑤琦(320106198410110822),女,籍貫江蘇南京,在荷蘭撒克遜專業教育學院和英國格林尼治大學聯合開設的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學習,獲得撒克遜專業教育學院頒發的理學碩士學位,漢族人,1984年10月11日生,主要研究城市總體規劃及相關生態、環保、景觀、海綿城市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