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彬
【摘要】生態城市在城市發展規劃中屬于一個新興的事物,要想實現生態城市在具體的城市中的普及,在具體的規劃設計中不僅包括建筑層面的設計,還要把交通、資源能源等方面的因素考慮到,應該讓建筑和這些因素相互結合。生態城市的規劃和設計在過去的城市建設基礎上,生態城市的規劃設計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于生態城市的規劃設計,要進行仔細地研究。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生態城市規劃
1、城市規劃改革的重要性
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化建設工作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更是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是,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我國的現代化城市建設以及對未來的城市規劃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在科學技術的指導作用下,我國的城市規劃還有著很大的進步空間。特別是最近幾年,經濟發展與城市建設嚴重的破壞了生態的平衡,不可再生資源的破壞,甚至出現了許多自然災害,為了能夠更好的緩解全球變暖的現象與危害的發生。在全球開始實施“低碳經濟”政策,許多以低碳環保、生態保護為理念的全新發展規劃應運而生,城市規劃也開始追求著低碳經濟的發展目標。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這種“低碳理念”更是對城市的規劃變革提出了更為嚴格的發展要求。
2、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原則
2.1可持續發展原則
構建低碳化的產業鏈,優化當地的產業結構,在每一項產業的發展中,都要重視生態城市建設,結合當地城市建設的實際情況來構建產業鏈,通過有效的技術指導來降低產業的能源消耗。用生態觀念來對城市的環境、能源和廢氣處理等來進行研究和分析,充分利用循環再生的規律,最大化節約城市土地資源,合理配置水資源,積極開展城市建筑綠色系統,加強綠色交通建設。
2.2生態性
生態城市規劃的重點就是生態性,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在環境為本的基礎上要堅持生態優先,將環境建設放在第一位,盡最大可能發揮當地的自然基礎功能,保持原來的地理環境,確保原來的生態系統不會被破壞,對生態系統進行有效的延續和保護。建立完善的生態保障建設體系,大力開發和推廣各種節能方式,研發低碳技術,盡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3經濟性
生態城市規劃還應該遵循經濟性的特點,在構建生態化的城市時還要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的經濟性要求減少環境對人們造成的危害,加強各種資源的利用效率,尤其要加強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對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進行有效改造,采用清潔能源來代替其他能源,使用高效率的設備來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3、城市規劃設計中存在的生態城市規劃問題
3.1綠地面積不足
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主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城市生態的規劃問題,主要需要重點規劃的就是規劃和布局問題。大多數城市在進行生態規劃工作時,對整體的城市規劃布局存在不合理、不科學的方面。主要的表現有以下幾點:綠地的建設面積較小,主要是點狀分布,片狀的森林很少甚至基本沒有,綠色植物的布局結構極為不合理。
3.2噪音污染
城市現代化建設和發展中,各種機械設備的創造和使用,特別是各類交通運輸工具的使用,成為城市噪音污染的主要噪聲源,對人、動物、儀器儀表以及建筑物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生態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應通過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音污染對城市居民帶來的危害。
3.3生物多樣性缺乏
隨著我國各城市都在加快建設生態城市的步伐,從各個城市的生態城市建設和規劃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在發展生態城市時單單只是注重美感的設計,但是在城市的生態環境方面,缺乏對城市和空間的科學規劃,缺乏群落分層問題。比如在單類樹種的種植采取孤立種植方法,還有喬木和灌木等植物這些可以促進城市生態環境更加穩定,但是城市在規劃中比較稀缺,導致城市的生態綠化基本雷同,并沒有反應中城市中的獨特人文特點,同時在園林綠化方面做的也不夠好,生產的經濟效益較低。
4、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策略
4.1綠色城市交通規劃策略
生態城市規劃中的交通規劃可分為三個層次:①高效快捷的干線交通與樞紐體系,保障支撐城市空間發展的軸向交通,以快速交通為主導;②建立多層次、便捷的公共交通網絡,不同交通方式之間相互接駁、相互補充,提高交通出行的舒適高效;③覆蓋微循環的毛細交通網及綠道慢行服務系統,體現以人為本的城市運行活力的便利與低碳。
4.2低碳能源使用規劃策略
在生態城市規劃建設中,低碳能源的利用非常重要,同時還要合理有效地規劃低碳能源,這樣才能降低能源的消耗。想要達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要從能源互補著手,讓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一定要避免質量低的燃油用品的使用,以及高污染燃料的使用,盡量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效率。引入先進的技術手段,打造智能電網系統,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新型供電模式,減少傳統能源的使用,同時改造電力輸送線路,減少供電設備和線路上的能源損耗,科學分配電能,使電能的輸送和需求達到平衡。
4.3低碳產業系統策略
生態城在產業發展規劃中,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基本原則,禁止高耗能污染產業,限制傳統型產業的發展規模。調整城市的產業結構,大力支持綠色產業,建立與之相關的產業鏈條,提供多項優惠政策,保證城市餐飲、物流、旅游、文化等各項產業的協調發展。
4.4建立低碳生態規劃指標與內容
生態城市規劃中,生態低碳指標是生態城市規劃的目標,同時也是生態發展的重要體現。城市生態規劃主要是從城市的基本功能、城市的生態環境、城市的的綠色交通規劃、城市新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城市綠色建筑等多個方面進行有效的發展,城市規劃建設中涉及到城市的經濟發展以及生態建設等多個方面的指標。
4.5保護和恢復濕地系統
濕地是由水土、水生植物及水生生物共同構成的生態系統,通過對濕地系統進行恢復和保護,有利于更好的實現對人居環境的改善和調節,其對城市的發展具有多種生態服務功能和社會經濟價值。通過保護好濕地,能夠為生物提供豐富多樣的棲息地,并對局部小氣候進行調節,進一步減緩旱澇災害,凈化環境,能夠為公眾環境教育提供場所。因此在當前生態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對城市濕地進行保護和恢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有效地避免生態服務功能的退化,實現城市環境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改善。
結語:
總之,人類社會的發展對于自然資源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生態城市就是從可再生自然資源的利用出發,將自然環境的保護與人類生產生活相結合,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其中生態城市規劃的重點必然是生態環境,在對城市進行規劃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其綜合利用多方面因素建立相互聯系的生態系統,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力量促進城市的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明.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2(19):185.
[2]李浩,李建東.生態城市規劃實效論――兼議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的矛盾性與復雜性[J].城市發展研究,2012,19(03):53-5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