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承曉
【摘要】營改增是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簡稱,為了更好的減輕企業稅負,為企業發展贏得更大的利潤空間,本文談論了營改增對工程造價的影響與對策。
【關鍵詞】營改增;工程造價;影響;對策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引出了一系列復雜的問題,為了更好地運用營改增帶來的發展機遇,應了解營改增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并采取對策加以完善。
1、基于營改增的相關概述
根據我國現行的增值稅以及營業稅制度,增值稅的稅基實際上主要來自第二產業的增加值和第三產業中批發零售業的增加值。而營業稅的稅基實際上是第二產業建筑業的流轉額以及第三產業除了批發零售業之外的其它產業的流轉額。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兩稅并行的制度已不再適用,其暴露出的問題越來越多,如:①易出現重復征稅:營業稅顧名思義就是按營業額度進行全額稅收,所以,貨物銷售以及勞務提供均存在重復征稅的現象;②抑制服務業的發展:營業稅全額征稅的收稅方式,致使服務業背負上沉重賦稅,因此阻礙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影響了整體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③界定不明確、管理成本過高。
2、營改增對工程造價的影響
2.1改變造價計稅模式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于我國建設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對于工程造價的影響,營改增的到來,改變了企業的納稅方法,因此倘若仍舊采取原本的工程造價計價模式,一定會造成企業的工程造價發生問題。就原本的納稅方法而言,施工企業的納稅稅額是工程整體造價的3.41%左右,可是倘若企業全面推行營改增后,這套計價方法就不再適應企業的發展。由于營改增之后,無論是計稅方式還是課稅對象包括計稅根據都會發生很大變化,因此出臺和增值稅相適應的工程造價以及計價模式勢在必行,不然在以后的工程造價方面,不僅會出現投標報價不規范的問題,且還會出現招投標方面缺乏相關的法律和政策支持的現象。
2.2對會計工作的影響
營改增的要點就是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其自身的抵扣環節之間有一定的聯系,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抵扣不明的問題;一些抵扣多,但是一些抵扣少;在完成營改增后,對于其中的每個環節都需要有效分離,對賦稅獨立實施計算。長期以來,對于建筑行業都是按照營業稅實施賦稅的交納,這種方式較簡單,稅額的繳納也很明顯,其核算方式也很簡單,在營改增之后,會計計算過程非常復雜,對稅務的計算也很復雜,也增加了工程成本計算的難度,所獲得的數據其自身的可靠性也會降低。這就需要會計人員對于其中的每一個賦稅項目認真計算。在這當中,對核算項目重新設計以及建立,會將會計部門的負擔增加。
2.3徹底實現價稅分離
由于營改增政策的出現以及落實,使得建設行業的所有環節繳納的稅費全部改為增值稅,而且增值稅的抵扣措施,因此建設行業基本上是層層抵消,這就會使得材料、人工以及機械等實現價稅分離。相關的企業在進行信息收集以及市場價格方面要充分考慮到增值稅的影響,同時由于繳納增值稅,所以工程計價更為精細。而且為了保證工程造價活動可以深入展開,就必須在信息收集環節以及整理環節保證信息的精細化管理以及精準性,由于繳納增值稅,因此價稅分離,可以規避傳統工程造價出現的模糊問題,但是同時也增加的計價費用的復雜程度。
3、營改增下工程造價的對策
3.1優化造價知識體系
造價部門是工程造價編制的核心部門,其成員是否掌握工程造價專業知識,是否具備先進的稅務理念,直接關系到工程造價編制結果與項目的落地情況。這也要求建筑工程單位要注重對其造價部門進行稅務知識、包括制度、政策、規章、稅率、稅負計算方式等進行集中培訓,切實提高造價人員的數據把握能力與應變能力,同時強化其抓取與利用造價信息的意識。特別是“營改增”等涉及面較廣泛的政策,應做好全方位普及。
3.2轉變相關經營理念
在決策以及規劃前,需要做好相應的計劃制定工作和之前的營業稅繳納相比較,工程計價主要是含稅價格朝向不含稅價格進行變化,因此相對于建筑行業來講,對于計價規劃時間非常的長,并且對于企業在實施招投標當中的報價也有一定的影響,在報價當中,企業需要對營改增有關內容實施詳細的了解,同時和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起來,對招投標報價體系進行有效的完善,使得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在預算投標當中,還需要做好相應的成本費用,以此能夠很好的增值稅當中的進項稅實現評估,同時按照目標工程自身的進項稅來源以及中標率有效思考,在確保能夠獲得更多進項稅發票當中,保證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3.3完善稅收籌劃體系
工程造價部門在編制工程造價時應轉變稅務理念,調整以往的工程造價編制流程與部分細項,以便更好地適應公司的工程招投標工作。同時,公司造價部門管理者應注意及時更新收購制度與管理制度,豐富增值稅內容,剔除不符合“營改增”政策的造價內容,防止盲目發出或承接無利可圖的工程。值得學習的是,目前許多工程建筑公司已在其招標項目預算中將成本對應的增值稅評估結果引入了增值稅內,還充分考慮了稅收來源,針對性挖掘最大數量的增值稅發票,以便更好地應對“營改增”政策帶來的沖擊。
3.4切實做好市場服務
各大企業在積極開展造價管理的同時,必須充分利用試點地區的成功經驗,積極構建與自身發展實際相吻合的造價體制。企業需加大對造價員的培訓教育力度,提高其對營改增方式的理解與掌握程度,不斷學習新的稅收核算方式,與此同時,強化進項稅率核算,積極構建嶄新的造價方式;其次,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準確掌控預算成本與成本控制兩者的契合性,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促使施工變化與財務變化同步進行,盡可能降低營改增對企業工程造價的影響。企業必須充分優化自身發展模式,積極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盡可能降低勞動力的稅負額,全面優化企業結構。
3.5調整創新審計制度
現階段,建筑工程項目單位多選擇在事后進行工程決算審計,以至于工程施工前期與中期出現的概算、預算、結算等問題無法得到揭露與監督,部分工程成本被嚴重浪費。尤其是在國家相關規范、標準、政策發生變化時,工程概算等會隨之發生變化,導致原來的工程概算等超出合理范圍。因而在“營改增”政策逐步滲透的當下,建筑工程行業企業有必要適當地前移審計監督關口,在工程造價事后審計之上繼續添加事前事中審計的措施。若工程單位本身欠缺專業審計人員,可聘請中介機構審計,盡可能全面提升工程概算到決算的審計質量。
結語:
總而言之,營改增的實施對工程造價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針對于此,要有效發揮營改增的減負作用,并積極做好營改增的應對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文堂.營改增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及對策與分析[J].建筑與預算,2017,(4):11-15.
[2]蔣春暉.淺析建筑業“營改增”對工程造價的影響[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6,20(10):223-224.
[3]劉銳娜,李鵬遠.營改增對工程造價的影響[J].江西建材,2016,(16):23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