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要】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其質量與工程的工期、成本以及使用壽命密切相關,那么,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必須掌握施工規范以及不斷學習新的施工技術,從而能夠使施工有條不紊地進行,對全過程進行科學有效的控制,不斷改進施工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市政道路基礎設施也更加完善,在這個過程中也產生了許多有關工程質量的問題,不但給人們的學習與生活帶來一定影響,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資源發生浪費,現場施工管理人員應采取科學可行的方法從而能夠有效地控制施工過程,確保施工質量。
1、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影響因素
1.1工程質量設計方案的影響
設計作為施工的前提與基礎,是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的核心內容。工程質量設計方案中任意不合理之處都可能反應導致市政道路工程整體質量上。如設計方案中測量數據失真、結構方案缺陷等問題都可能導致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后期出現嚴重的質量安全問題。
1.2工程質量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工藝
施工單位必須在正式施工前編制一套健全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上報至監理單位審核后方可具體實施,還應根據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要求對施工方案與工藝進行合理選擇,同時根據現場變化進行適當調整,以提高施工組織計劃的動態性水平。
1.3工程施工人員的影響
施工人員必須熟悉市政道路工程的基本情況、設計意圖、設計要求、施工進度計劃以及施工方案等內容,以便能夠及時發現現場施工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向監理單位以及設計單位反映情況,以保證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
1.4工程造價的影響
目前,市政道路施工領域已廣泛應用招投標工作模式,施工企業多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選擇,但受到評標方法以及施工單位自身因素的影響,低價中標的問題仍然廣泛存在,導致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設質量大打折扣。
1.5工程材料挑選的影響
工程材料的基礎性能是工程建設的基礎與前提,材料的組成以及選擇是否合理,有關材料質量檢驗是否合格,運輸以及現場儲存是否恰當都可能直接影響市政道路工程整體質量以及使用壽命的實現,必須引起質量控制人員的關注。
2、市政道路施工的質量控制
2.1原材料質量控制
就市政道路施工本身而言,質量控制在實施的過程中,原材料方面的質量控制,是非常核心的組成部分,同時產生的影響特別突出,如果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沒有通過合理的方法來完成,肯定會影響原材料的特性發揮,甚至是造成道路架構內部的嚴重隱患。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和當下的工作標準,認為在原材料質量控制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第一第一,原材料的采購,必須從正規的廠家和渠道完成,不能單純為了降低成本,使用一些假冒偽劣的材料。第二,應針對材料樣本開展積極的實驗分析。現如今的科技發展迅速,很多材料都打著著“創新””的旗號進行銷售。但是在調查以后發現,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符合創新標準,有很多材料都存在嚴重的隱患,這些都要進行大量的實驗分析,確定沒有任何問題后,再進行相應的應用,從而盡量為市政道路施工提供足夠的保障。第三,針對各種材料的搭配應用,需要通過一些技術性的手段來完成,尤其是對混凝土等材料的制作,應充分結合道路本身的需求來完成,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質量,幫助市政道路在今后的運營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2.2提升施工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
市政道路的施工單位要定期、不定期地為有關的施工人員供給有針對性的專業技術訓練和安全管理訓練,以提高他們的施工技術水平和安全施工認識。除此之外,在進行有關技能訓練的過程中,還要留意加強對他們的專業技術、安全管理方面的查核和評價力度,加強對施工人員資歷、技術水平認證。在對施工人員專業本質和安全管理認識強化的基礎上,施工單位還要盡量為施工人員改善勞作條件,充分激勵施工人員的勞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為施工人員釋放壓力調整心態,促使施工工作有序進行。
2.3設計方案的合理構建
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建設資金多為政府財政籌集,在確定質量、進度以及投資目標時可能存在一定的隨意性。除此以外,市政道路設計必須與所在地區的近遠期發展規劃相契合,對市政道路建設區域內電力、燃氣、通信、以及給排水等管線的平面布置情況進行深入調查,以盡可能減少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對地下管線的擾動與影響,避免在后期施工中出現大幅度調整管線敷設以及路線布置的問題。因此,建設單位必須在市政道路設計中與其他相關部門進行密切溝通與協作,對各個管線單位關系進行充分協調,盡可能提高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水平。
2.4道路路基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做好路基換填工作。結合市政道路現場施工情況,根據設計要求,對無法滿足施工要求的土質進行換填操作,回填作業時尤其禁止帶水回填,注重在路基兩側設置排水溝,通常情況下排水溝底寬及深度最小應為情況下排水溝底寬及深度最小應為0.4m,坡度不能低于坡度不能低于0.3%。②把握壓實工作細節把握壓實工作細節。按照設計要求完成路基換填工作后,應及時安排碾壓設備進行碾壓操作,并根據不同碾壓設備控制碾壓速度。如振動與鋼質光輪壓路機碾壓作業時行駛速度應控制在應控制在65m/min,如為輪胎壓路機作業行駛速度應控制在100m/min以內。正式碾壓作業前應先整形路基,使用輕型壓路機進行路機進行1~2遍的碾壓操作遍的碾壓操作,而后使用重型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遍數不能少于碾壓遍數不能少于5遍遍,碾壓作業時遵循先輕后重、、先靜后震、先慢后快原則,如使用兩輪壓路機前后兩輪的碾壓痕跡應重疊20cm,由兩邊開始逐漸向中間進行碾壓。③做好密實度的做好密實度的檢查。為保證路基施工質量,應注重碾壓密實度檢查。一般情況下每攤鋪情況下每攤鋪1000m2至少應進行三次檢查,必要情況下適當增加檢查次數。
2.5混凝土路面
第一,施工過程中混凝土28d抗彎拉強度要到4.0至5.0MPa,并達到30至35MPa的抗壓強度,要使混凝土保證有一定的耐抗性、設計強度、抗腐蝕性、耐磨性以及混凝土拌合物的要求,那么在砼配合比的設計過程當中,應注意試配以及計算是需要通過水灰強度比的曲線來進行的,且需要大于300kg/m的單位水泥用量。第二,在施工過程中按照不同的水灰比以及坍落度適當進行調節,由于每個地區的施工方式各不相同,氣溫環境不同,所使用坍落度大小也不相同,通常為1至2.5厘米,城市道路中水灰比最大應小于0.5,對于混凝土單位用水量需要根據骨料的最大粒徑、種類、摻用外加劑以及級配施工溫度等經過試驗確定。第三,在對混凝土路面進行澆筑的過程中,需要澆水濕透基層,需要一次性對一塊砼半連續澆筑完。使用平板式振搗器對混凝土進行振搗的過程中,需要振搗均勻,并且次數要大于四次,避免出現振搗過度的情況,需要將砂漿層的厚度控制在五毫米之內,沿著接口邊以及模板邊的混凝土需要灌實,搗鼓方式使用插入式振搗器,再利用平板式振搗器,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模板、鋼筋以及預埋件與振動棒發生碰撞。第四,對混凝土路面的切割時間要嚴格控制,通常在10MPa的抗壓強度時可進行切割,以邊口無碎裂且切割整齊為標準,并盡快進行。第五,在完成混凝土路面的澆筑之后,需要對潮濕材料盡快進行澆水以及覆蓋養護,并且不少于兩周的覆蓋養護,在砼的強度大于80%時,則可終止養護,砼面層抗折強度不小于設計強度時就能夠投入使用,并且需要注意防止暴曬以及強風。
2.6構建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
市政施工單位應把質量安全落實到每一個點上,從每一個施工環節入手。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首先要明確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根據施工規范的技術施工要求,制定質量管理制度,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加強與完善。建立獎懲制度,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是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把質量放在第一位。
2.7充分發揮工程監理的作用
為確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應當將工程監理制度引入現場施工環節,以起到保障工程質量,規范施工行為的效果。建設單位必須在施工合同中充分明確監理人員的權責范圍,提高現場監理的公開性與公正性。同時,現場監理人員必須根據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特點與內容,制定質量控制點,規范施工質量,加強旁站監理,及時發現不規范施工行為并要求施工單位及時整改,跟蹤后期整改結果,以確保工程質量的可靠性。
結論:
在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任意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導致質量隱患的產生,對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產生極為不良的影響,還有可能直接損失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壽命與性能水平。因此,在市政道路項目施工期間,必須深入掌握影響工程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針對上述因素進行科學有效的控制,同時就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進行科學控制,以保證施工質量,提高施工效果,合理延長市政道路工程的整體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于全臣.淺談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企業導報,2011,13.
[2]萬國紅.探究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壓實度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4,24:201.
[3]楊玉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研究[J].新材料新裝飾,2014,13:507.
[4]沈建斌.淺析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質量問題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6,14: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