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房屋建設工程技術越來越成熟,房屋建設的任務量十分巨大,但無論是技術還是工藝上仍然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由于城市地域的限制,高層建筑物越來越多,為了滿足功能和造型的需要,會在建設過程中留設房屋后澆帶。本文就房屋后澆帶留設的措施和處理方法進行闡述,對后澆帶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和依據進行分析。
【關鍵詞】后澆帶;措施;應用
1、引言
在現代房屋建設中,城市高層建筑占了很大的比例,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有時會把高層主樓和低層裙房連接在一起,形成裙房將主樓包圍的造型。在建設過程中,無論是建設技術不成熟或者作業不到位都會形成沉降差和混凝土漲縮,從而導致主樓與裙樓的連接處出現裂縫。傳統的裂縫處理方法實在主樓與裙房之間設置變形縫,好將主樓與裙房脫開,又不至于距離太大。但就目前很多房屋建筑需求而言,都要求不設置永久的變形縫。由于變形縫處很容易出現滲漏現象,在建設方面還要設置雙梁、雙柱、雙墻,大大加大了設計和建設成本,也使得建筑平面布局受到一定的限制。為了克服這一缺點,通常在施工中,在澆筑鋼筋混凝土結構時,將主樓與裙房之間的某一寬度范圍內空置出來,設置預留帶,一段時間后,確認過預留帶兩側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形時,再用混凝土填實,使主樓和裙房之間沒有間隙,使之成為無縫的整體結構,這種后澆的預留帶被稱為后澆帶。下圖1為后澆帶現場圖片:
2、后澆帶的應用
在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是一種裂縫和滲漏的防治措施和調整方法,按功能一般分為三種類型:沉降后澆帶是用于解決高層主樓和裙房之間的沉降差異問題的;收縮后澆帶是用于解決高層主樓和裙房之間澆灌的混凝土收縮,導致的裂縫等問題;溫度后澆帶是為了減少溫度應力的一種后澆帶類型。以下是對其應用的具體分析:
2.1應用于解決沉降差
在將高層建筑主樓與裙房連接成整體之前,灌注混凝土分為兩個階段,對于后澆帶的預留是等到主體結構施工好后,再根據沉降情況進行混凝土澆灌。要想解決建筑后的沉降差問題,建設前期的設計階段很重要,要結合兩個階段的不同受力狀態進行考慮,對其強度進行校核;在后期也要考慮沉降差會產生的內力大小,再根據具體參數進行澆筑。在應用后澆帶時還能結合以下兩個調整措施進行澆筑:
1)調節壓力差:對于荷載大的主樓,要減少附加壓力,應采用整體基礎降低土壓力并且加大埋深;對于低層裙房建筑,要增加土壓力,使得兩種建筑的沉降壓更為接近,應采用較淺的十字交叉梁基礎澆灌技術。
2)調和時間差:在建筑過程中,應使主樓的建設基本完成后通過沉降觀測,確定沉降相對穩定后,再建設周圍裙房。后澆帶預留帶則是在兩者都完成后再進行澆筑,其時間差都是為了保證房屋的沉降基本接近。
2.2減小溫度收縮的影響
新澆灌的混凝土會由于各種因素而產生收縮或膨脹,溫度變化造成的影響是最常見的,受冷或受熱都會對其有影響。當澆灌的混凝土產生變形后,就會在混凝土結構內部產生內應力,內應力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裂縫或者沉降。由于在后澆帶澆筑前已經經過收縮時間,所以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收縮更加自由,不會對房屋內部的內應力產生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后澆帶的應用能夠減小溫度對房屋混凝土收縮的影響,提高房屋對溫度變化的抵抗能力。
3、后澆帶施工設置
3.1后澆帶的設置依據
在高層房屋的建設中,鋼筋混凝土結構被廣泛使用。在混凝土結構澆筑后,因為澆筑面積大,使得水化熱積聚在結構內部不能及時的散發,導致混凝土結構內部的溫度很高,當結構外部和內部的溫度壓太大,且壓強差較大時,就會產生由于內應力過大而導致的混凝土裂縫。另一方面,由于混凝土在散熱后,混凝土由于收縮會逐漸與基地接觸,但接觸部位會產生很大的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強度時就會出現基底裂縫。所以在進行后澆帶澆灌時,應該分階段進行施工,以減少混凝土內外部溫度差和基地的收縮應力,以防止澆灌的混凝土開裂。
3.2后澆帶的位置設置
對于后澆帶的位置選擇,一般以結構受力較少的部位為主,如梁板的反彎點附近,或者梁板的中部,這兩處受到的應力較小,對于后澆帶的設置較為合適。
3.3后澆帶的設置要求
后澆帶的設置對于房屋建設的整體結構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其設置要求越嚴格,對房屋的后期質量保證也越有力。一般后澆帶的設置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對于后澆帶施工后要保證與兩側的連接較為牢固,不能在后期使用過程中發生滲漏現象。后澆帶一般有四種澆筑形式,分別是平直縫、階梯縫、以及凹縫和凸縫。但由于平直縫后期的防滲效果較差,所以在施工過程中,一般都會舍棄平直縫,選擇其他三種類型,但具體的形式選擇還要結合斷面情況來確定。
2)對于混凝土結構建筑,應力較大的部位產生裂縫的機會就較大,所以為了避免應力太過集中,使內應力分布均勻,同時結合施工操作的方便,一般混凝土澆筑寬度為800mm左右,這對保證后澆帶的施工質量有重要意義。
3)對于后澆帶施工過程中使用的鋼筋也有明確要求,在質量上既要考慮成本,鋼筋必須具備生產廠家的質量證明書,建筑公司購買后,要對其進行檢查,一般采取抽樣的方法,對照規范指標和要求。鋼筋焊接質量也要符合相關規定,加工好的鋼筋要堆放在雨棚里,防止銹蝕,并且要加以標識,防止混用。也要保證能夠承受在澆筑后混凝土內部產生的內應力,不會造成壓力沉降。在使用時,鋼筋的用量也要經過合理的設置,既不能太少也不能過多。且在整個后澆帶澆筑過程中,要盡量保證鋼筋不斷開。對于梁板跨度不大的結構,可以一次配足鋼筋,當跨度較大時,要按規定斷開鋼筋,但梁的主鋼筋不能斷開,還要保證斷開使用的鋼筋在連接處要焊接牢固。以下是后澆帶施工過程中的鋼筋鋪設實物圖2:
4、后澆帶施工工藝流程
4.1工藝流程
1)由前文的介紹可以知道,后澆帶的灌注在施工前要進行預留,在灌注過程中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澆灌,通常后澆帶的寬度為800mm左右,間隔一般為30m左右。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后澆帶的澆灌要貫穿整個結構的橫截面,但為了保證鋼筋的搭接頭位置,后澆帶的澆筑不一定在一條直線上進行。
2)后澆帶的四種澆灌形式要根據具體斷面情況來定,平直縫通常結合止水帶使用,一般多用于地下室外墻建筑。
3)在后澆帶澆筑前進行基礎墊層處理時,為了便于處理施工后的縫隙和垃圾廢水等,應盡量使其較低。在雨季施工時,為了保證工程質量,要根據地下水量的多少來設置集水坑,便于及時排出內部積水。
4)后澆帶的施工過程中,為了防止垃圾污染物或人為因素對其造成影響,要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如設置圍護欄桿;對于剛澆筑好的表面用木板遮蓋;用砂漿設置擋水帶等等。
5)在鋼筋使用前要先對鋼筋表面進行清理,因為后澆帶各截面尺寸比較小,要按每個斷面的接頭不超過50%來錯開,鋼筋加工必須準確,保護層墊塊尺寸和數量也必須滿足設計要求,還要注意對于通氣孔、伸縮縫、吊裝孔等預埋鋼筋的位置要準確,更不能遺漏。
6)后澆帶施工縫處理應自下而上逐層進行,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視工程特點按規定逐層拆除模板。
7)養護工作:通過實踐發現,在使用混凝土進行后澆帶澆筑時,在凝固過程中要注意進行及時的養護,這個過程會受到外界很大的影響,需要對外界環境進行,否則會對質量產生影響。對于混凝土的養護會對后澆帶有極大的穩固作用,一般步驟有灑水、披覆濕的草簾等,保持濕潤的狀態在一星期以上。冬季施工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蓄熱處理。
4.2施工中要注意的質量問題
1)后澆帶在澆筑時,兩側要按照設計要求來進行支模,并且按照設計要求來對施工縫進行留設,在澆筑后也要對施工縫進行處理。
2)在澆筑后澆帶時,會有板的支撐。當設置后澆帶后,一些單項板或者雙向板可能會出現三邊固定、一邊自由的現象,這會使板的受力情況發生改變,為了避免出現裂縫或翹板現象,應該使板支撐保留到澆筑結束后,且達到要求才能進行拆除。
3)要保證混凝土填實,不能有孔洞出現。在澆筑時,提前一天將混凝土濕潤。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保證房屋建設工程中后澆帶施工的質量來說,施工工藝對其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施工前必須要制定好合理的施工工藝流程,注意眾多細節,嚴格按照施工各項指標進行控制,對各個階段的質量進行監測才能保證整個工程的質量,整個過程中對于施工工人的專業和經驗要求都比較高,技術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雖然較為艱巨,但在未來的施工中,只要最大化的避免這些問題,結合后澆帶留設建筑房屋是一個很好建筑的方法,這種工藝會對我國建筑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吳繼成.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20).
[2]劉喆.芻議房建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4(23).
[3]周奇.探析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及其應注意事項[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7).
作者簡介:
邵偉,中煤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陜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