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概述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成本控制的含義,通過對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案的分析,說明了基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以供參考。
【關鍵詞】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成本控制
近年來,我國的建筑行業發展越來越壯大,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隨之投身于建筑行業中。面對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巨大壓力,我國的建筑企業應該考慮如何在國際建筑行業中站住腳,那么,有效控制與管理造價成本在全生命周期工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成本控制的概述
全生命周期工程指的是,相關人員根據企業及消費者的要求,尋找合適的項目投資者,共同商討決策工程實施方案,保證其達到相關標準,再開展工程施工工作,在消費者投入使用之后對該工程項目進行運營維護的全過程。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成本進行控制,顧名思義,就是在上述全過程中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成本投入,從而提高企業和投資方的經濟效益。
2、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工程項目施工準備階段的成本管理問題
(1)沒有制定工程項目的目標成本
在企業內部競標時,根據施工項目目標成本,擇優選取項目經理,以合同、標書為依據,與項目經理簽訂工程項目承包責任書,使項目經理部在工程項目開工前就有明確的成本控制目標的底線,在施工過程中成本控制時不能突破該成本目標。然而,有些公司在工程開工之前并沒有制定施工項目的目標成本。工程項目中標以后,立即組建項目部,進入施工現場,具備施工條件后馬上就開始施工。
(2)沒有進行施工方案比選優化
在施工之前列出工程項目使用的各種施工方案,通過技術經濟比較,進行方案的優選,以確定最佳的方案。根據建設項目開發階段的劃分,項目前期階段涵蓋的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以及招投標階段,對于整個項目周期成本的影響程度最高,然而目前大多數開發商卻忽視了這個階段。相關工作人員往往存在“重技術、輕經濟”的思想,工作人員過多關注技術層面的問題,將技術與經濟相分離,忽視了應將技術與經濟相結合,造成項目成本管理不到位,項目所產生的費用居高不下。
2.2工程項目施工階段的成本管理問題
(1)對機械設備管理不善而增加的成本
對于土建工程,機械設備使用費一般大約占成本的 6~13%,機械設備管理不善也會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公司在機械設備使用時一般采用包月的方式,機械設備進場后,如果施工時需要,就使用;如果施工時不用,就在工地上放著。這就造成了機械設備的浪費,增加了機械設備使用成本。
(2)對現場施工人員的管理不善而增加的成本
對于土建工程,人工費一般大約占成本的 10~25%。一些公司的施工人員的施工效率低,他們在工程施工現場經常是三五個在一起聊天,而不進行施工,除非帶施工人員(施工人員的直接領導)或者項目經理看見了才會督促他們進行施工,項目部其他人員看見了就沒有人管,甚至還會和施工人員一起聊天,這就造成了惡性循環,致使施工人員的施工效率低下,導致人工費增加。
(3)不注重合同管理而增加的成本
一些公司與業主、機械設備供應商或租賃商、材料供應商等簽訂合同后,項目部要留存合同副本或復印件,然而,項目部沒有人看合同,更不用說分析合同的詳細內容,這就容易被相關單位鉆空子,給公司造成損失,增加工程施工成本。
3、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改進方案
3.1工程項目施工準備階段成本管理改進方案
(1)加強成本管理,制定工程項目的目標成本
在制定工程項目的目標成本時,結合成本的組成和工程量清單的項目進行編制,對工程量清單中的所有項目逐項進行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分析,即可得出清單項目的直接工程成本;再加上工程所涉及的措施費,得出工程的直接成本;根據規費和企業管理費費率計算出工程的間接工程成本,由直接成本加上間接工程成本就可得出工程的總成本。
(2)進行施工方案的比選優化,節約工程成本
任何一個工程的施工方案都不是唯一的,在編制施工方案時,要對多個施工方案進行經濟、技術比較,選擇技術上可行的、經濟上合理的方案作為最終施工方案。同時,還要對施工方案在可以節約成本的地方進行優化,以使該方案的經濟性達到最大化,節約工程成本。
3.2工程項目施工階段成本管理改進方案
(1)加強施工機械設備管理
充分利用現有機械設備,內部合理調度,盡量避免窩工。加強機械設備租賃計劃的管理,使機械設備租賃計劃與施工計劃相協調,減少或杜絕機械設備包月,同時,加強施工組織,減少由于施工組織不當而引起設備閑置。在機械設備選配時,各作業隊伍之間可以自行協商合租機械設備,或者由項目部租賃機械設備后統一在各作業隊伍之間相互調動使用,達到一機多用的目的,進而從整體上減少租賃機械設備的費用。如果施工現場條件允許,可以考慮租用當地的農用運輸車等。不但成本低,而且能增加當地老百姓的收入,便于協調當地的關系;再者,在一些大型機械設備不能去的地方,可以充分發揮農用運輸車體積小的優勢,完成施工任務。加強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確保機械設備正常運行,避免由于機械設備不能正常運行而造成怠工現象的發生。
(2)加強對現場施工人員的管理
針對一些公司的施工人員的施工效率低的現象,在各作業班組間實行工資包干制度。工資全額以計件的形式進行發放,執行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的工資制度。項目部在下發工作任務單時,標明各項指標、各種要求、工程數量、形象進度和工期等;結合對工程質量合格率、優良率的要求,并結合對材料成本降低率的要求等因素來決定班組工資。對企業職工工資的發放情況,要與責任成本目標的完成情況掛鉤。由此調動現場施工人員和企業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勞動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3)加強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時間范疇應從合同談判開始,到保修期結束。在合同談判時,特別要注意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工程變更和索賠事宜。對于工程預付款,要盡量爭取讓業主多付,通常工程預付款支付比例為合同價款的 10%,但是也有支付到合同價款的 30%的情況;進度款的支付比例盡量爭取高一些,這有利于節約工程的資金成本。對于工程的變更,要明確變更程序和新增項目單價確定方式,其所涉及的一些費率盡量爭取的高些。索賠是指由于業主的原因或第三方的原因,造成施工企業額外的費用支出或工期延長,施工企業有權向業主索取額外支出的費用或延長的工期。
結語:
綜上所述,控制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成本并不是說一味地減少工程成本,而是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個環節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制定出最合理、最劃算的方案,從而使整個全生命周期工程呈現出低成本、高質量的特點。
參考文獻:
[1]劉鵬.淺析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的成本控制[J].房地產導刊,2014(29):245.
[2]黃智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成本控制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239.
作者簡介:
楊帥,沈陽華銳置業有限公司,遼寧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