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筑結構體系日趨增多,其中框架剪力墻結構是建筑工程中常見的、使用最廣的承重結構,它是由多種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共同構成。其可以增加建筑的穩定性,節約建筑的建造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要廣泛的應用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本文對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特性及其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特性;施工技術
框架剪力墻結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可確保建筑工程主體結構具有很高的穩定性,并且能顯著延長建筑工程的使用期限。在具體的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結合具體情況努力優化施工流程,還應恰當調整施工工藝,最終使得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施工工藝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彰顯出更大優勢。
1、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特性分析
1.1 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受力情況
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墻結構組成較為簡單,主要包括剪力墻和框架,具有較強的水平承受能力,由于框架剪力墻結構會隨著框架的彎曲而變形,在建筑工程下部的框架剪力墻結構一般發生位移的可能性較小,即使發生位移,位移量也較小,與傳統的建筑結構具有很大的不同??蚣芗袅Y構區域外側,結構上部分產生的位移量相對較大,由于框架剪力墻結構能夠內收,其形變受剪切方向的影響較大。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不但承擔了外部荷載的水平力,還承受了剪力墻拉回的附加水平力。因為這個特征的存在,框架剪力墻結構和地面能夠看作相互垂直的懸臂梁,變形上大下小。
1.2 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抗震特征
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框架剪力墻結構受力的特點,對框架和剪力墻結構的剛度比例進行明確,提升框架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從而提升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抗震性能。另外,應該在對實際的施工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框架剪力墻結構系統進行設計,從而合理的確定建筑工程的抗震等級。
1.3 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剛度特征
一般情況下,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受力反應和框架結構的受力反應完全相同,當基底的彎矩達到20%時,框架的剛度會發生變化,應該根據此時的情況設置相應的抗震等級,如果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彎矩達到80%,框架的剛度會降低,在此時,應該對結構進行及時強化,從而實現減震的目的。
2、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施工技術要點
2.1放線測量施工技術分析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施工中,放線測量施工是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放線測量施工時,應該嚴格按照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施工圖紙進行, 遵守建筑工程放線測量施工的相關標準和要求,合理的使用放線測量儀器。例如,在進行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放線測量施工時,可以利用全站儀或者經緯儀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進行放線測量。在放線測量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控制放線測量的軸線控制網,根據放線測量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合理控制并標注,并對放線測量的結果進行反復核查,保證放線測量施工的準確性。
2.2 鋼筋施工技術分析
(1)選取合理的鋼筋。應該根據建筑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選取和使用合理的鋼筋材料,在進行鋼筋的選取時,應該對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鋼筋的用途以及鋼筋的價格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考慮,從而選取合理的鋼筋材料。
(2)節點處的鋼筋施工技術分析。由于梁和柱節點處的鋼筋較為密集,因此該部分為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的難點。在該節點進行施工時,應該先安裝鋼筋,然后澆筑混凝土,在這個過程中,施工人員應該嚴格按照標準進行,避免節點出現鋼筋位移的情況。
(3)避免節點鋼筋位移的措施。在鋼筋施工的過程中,應該采用適當的措施固定箍筋框,降低鋼筋發生位移的可能性,還應該明確鋼筋各個梁柱的節點,保證節點更加準確和有序。
2.3 模板施工技術分析
(1)混凝土模板的施工。該部分主要在工程的內部和外觀墻體進行施工,梁柱節點處依然是施工的難點,應該根據建筑工程的具體情況,選擇合理的墻體模板材料;由于節點處混凝土的強度與其他位置不同,為了避免發生裂縫,應該選擇不同種類的混凝土。
(2)支撐模板的施工。在進行施工之前,應該進行模擬考核,當考核通過后才能開始進行施工,應該對施工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該部分模板施工的主要內容為搭建主建筑物外部的支撐架,該種支撐架需要承受施工人員的體重和來回施工的壓力,避免在施工中出現安全事故。
2.4 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
當模板施工完成并驗收合格后,應該及時的進行混凝土澆筑,該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階段的施工:
(1)混凝土的選擇和調配。應該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和調配合理的混凝土。
(2)混凝土施工。由于在大截面施工的過程中混凝土用量較大,且需要分層澆筑混凝土,因此,混凝土的施工應該連續的進行,避免出現斷層的情況。
(3)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該及時對其進行養護,應該根據施工地區的實際情況,根據混凝土養護措施和標準,對其進行定期養護,防止出現混凝土裂縫。
2.5 內隔墻施工技術分析
框架剪力墻結構內隔墻的施工,應該既保證不影響墻體的承重,也能夠起到美化作用,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內隔墻施工技術:
(1)內隔墻材料的選取。選擇抗震性能較好,經濟性好的小型空心砌塊作為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內隔墻,增強內部空間的美觀性。
(2)內隔墻的施工。內隔墻的質量和美觀性對房屋的價格和業主的選擇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內隔墻的施工不但應該保證質量,還應該保證其美觀性。內隔墻作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收尾階段的施工,受到前期施工質量的影響較大,在進行內隔墻的施工過程中,應該對建筑物的狀態進行時刻關注,只有保證基礎建筑的質量,才能進行內隔墻的施工。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框架建筑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在我國建筑工程施工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傳統建筑施工技術相比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的優勢明顯是我國建筑行業當中一個重要的施工技術對于推動我國建筑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喬貴敏.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學周刊,2017(21).
[2]邵文喜.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建筑施工技術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7(29).
作者簡介:
李晨(1987-),男,漢族,山東濟南人,任職于中國電建集團山東電建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工程公司主任,工作方向:土建專業技術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