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旋轉鉆孔重點施工速度快,應用范圍廣,質量可靠,氣候設置影響小,施工方便,廣泛應用于工程領域。本文重點介紹了打樁鉆樁技術,放眼技術。同一項目參考的質量控制。
【關鍵詞】旋挖鉆孔樁;施工技術;質量控制要點
旋轉鉆孔是利用可伸縮的旋轉鉆桿,協助鉆出鉆頭的重量,氣缸壓力和力頭的扭力,并將破碎的土壤和旋轉挖掘產生的鉆屑直接裝入鉆斗和然后將鏟斗頭抬離地面。從地面(巖石)上松開,重復此過程至設計深度,完成鉆孔。主要用于填土,粘土,污泥,砂土,砂礫層等軟土技術。
1、旋挖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測量定位→埋設護筒樁→配制泥漿→安裝鉆機→鉆進→終孔→清孔→鋼筋籠制作與安裝→安裝導管→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導墻施工主要工藝流程
1.1測量定位
根據設計圖的坐標,計算堆疊中心線頂點的坐標。在內部驗證計算結果后,使用堆棧核心控制點,核心點由全站儀繪制,保護立即得到保護。報告到甲方并對其進行評估復核。
1.2泥漿的制備
在鉆井過程中準備鉆井泥漿。穩定的泥漿必須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質,流變性能和穩定性。最重要的指標是泥漿的密度,粘度,pH值和砂含量。確定泥漿的混合比例。現場試驗:以水為主體,膨潤土或CMC(羧甲基纖維素)和苛性鈉溶于水。必須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選擇不同的泥漿性能指標。在施工過程中,泥漿指標定期檢查和調整,以防止崩潰事故。
1.3護筒埋設
在孔形成之前,首先埋設壁保持管,當放置管時,鋼管的中心和疊層的中心一起落下,管的壁是垂直的。保護管的鋪設是:讓取下保護管的中間位置,然后挖出1-2米深,安裝第一個保護管,保護管沉沒后,再插入第二個保護管,保護管沉沒后,再進行旋轉鉆孔和鉆孔。
1.4鉆孔施工
用于鉆孔的打樁機的定位必須穩定,垂直和準確,并且鉆孔導向器的直徑,轉盤的中心線和保護管的直徑的三條線重合。使用旋轉打樁機將石頭固定在切割孔,將卸載的巖石切入鏟斗。土壤以這種方式再循環,土壤被連續移除,直到鉆到設計深度。在鉆孔過程中,根據地質條件控制圖像材料的速度。當軟地層緩慢減速時,向軟底層鉆進的硬質層可以相應地加快鉆進速度,在地質構造中容易減小直徑。應該增加挖掘機的數量,以避免直徑減小,并通過在硬塑料涂層中使用高速穿孔來提高鉆孔效率。這些層緩慢且緩慢地穿孔并且對應于漿料的重力和比粘度的增加。在鉆探鉆機時,根據挖掘機的選擇,有必要注意挖掘時的視頻管理。當使用旋轉鏟斗時,根據鏟斗的容量,通常三分之二的鏟斗主體是合適的。鉆桿的樁阻尼點必須距離樁孔至少6.0m。圖像的深度取決于樁的直徑,并且圖像的深度也根據地層的密度來控制。鉆到最終設計深度后,進行孔采樣,清除和垂直度測量。根據地質調查報告和挖掘出的渣樣,判斷是否達到設計深度,當樁孔深度達到設計深度時,主管將使用樁基孔探測器有必要進行孔驗收試驗。通過測試后,執行下一個過程。清潔大廳時,洞的泥水位必須高于地下水位1.5米或更多。首先,采用采砂桶將砂子打成沙子,清理空地,改變泥漿更換方法。清洗孔完成后,孔的泥漿指數和底渣的厚度滿足規格要求。詳見表3。
2、鋼筋籠的制作安裝
根據設計要求在施工現場完成鋼保持架。當鋼保持架插入孔內時,必須將其放置在正確的位置,以防止其與孔壁碰撞。鋼保持架后如果由于提升點的位置不完全對應于測量點而放置其位置,則懸掛肋將被拉長并且其他因素會影響鋼保持架的高度。為確保籠頂高度,必須立即用水表測量鋼籠的保持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高度,并將籠高調整到設計高度。
3、混凝土灌注
計算并檢查背面第一批混凝土的量,落下時有一定的沖擊能量,可以從管道排出泥漿,可以將管子的下口埋入1m~3m深的混凝土中。當樁體較長時,管道埋在混凝土中,深度可以適當增加。在注入過程中,導管的埋深必須保持在2~6m。同時,混凝土表面的位置在必須定期測量孔洞,并且必須隨時調整管道的深度,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水灰比和灌注量,以防止管道進水。在輸注開始后,必須以緊湊和連續的方式進行,并且不得在中間停止。在填充過程中,必須防止混凝土混合物從漏斗頂部或漏斗外部溢出。孔的底部下落,泥漿中含有水泥,變稠,凝結,導致檢測不準確。在灌裝過程中,必須注意觀察管內混凝土的下落和水位的上升和下降。孔,及時測量孔內混凝土表面的高度,正確引導管道的提升和拆卸。
4、旋挖樁質量控制措施
(1)測量放樣質量控制:樁位放樣誤差≤5mm
(2)護筒埋設質量控制:護筒嚴密不漏水,回填密實,埋深滿足施工要求,頂面位置≤50mm;傾斜度≤1%;孔內水位宜高于護筒底腳0.5m以上。
(3)開鉆、鉆進質量控制:泥漿指數是根據鉆井工具和地質條件確定的,在卵石層的情況下,新泥漿的比重指數保持在1.25-1.3。在鉆井過程中,進行鉆井記錄,并在現場檢查巖石或卵石層的技術人員;
(4)終孔檢查質量控制:孔深≥設計孔深、孔徑≥設計樁徑、傾斜度≤1%;
(5)鋼筋籠入孔及焊接質量控制:單面焊≥10d;雙面焊≥5d;焊縫厚度≥0.3d,并不小于4mm;焊縫寬度≥0.7d,并不得小于8mm;焊渣敲凈。聲測管接頭嚴密不漏水,綁扎牢固,間距均勻;保護層誤差-5~+10mm,接頭箍筋綁扎滿足設計和驗標要求;控制吊筋位置和長度來控制籠頂標高和位置,鋼筋籠平面位置偏差≤10mm;底面高程偏差:±10mm;
(6)二次清孔質量控制:泥漿指標≤1.15,含砂率≤2%,黏度17~20s,孔深≥設計樁長;沉渣厚度:端承型樁厚度≤5cm,摩擦樁沉渣厚度≤20cm,對于抗拔、抗水平力樁渣厚度≤20cm。
(7)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2cm,保證首灌混凝土導管埋深1~3m,控制拔管長度,導管埋深控制在2~6m;在澆筑過程中,混凝土連續澆注,每根樁的灌注時間宜在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內完成,混凝土澆筑高出設計樁頂至少1m;
結語:
在實施旋挖樁技術時,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在旋轉基坑的實際施工過程中,在充分了解旋挖基樁的技術條件和前提下,必須了解旋挖基樁施工的技術要點。堅固性,嚴格按照工程實際情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對旋轉開挖樁施工的規章制度,確保旋轉樁施工質量控制,確保施工進度。
參考文獻:
[1]《灌注樁工程設計計算與施工》彭振斌主編.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3.
[2]王欣.旋挖鉆機成孔灌注樁常見問題的分析及對策[J].吉林水利,2004(11):39-41.
作者簡介:
王小兵,中國華西企業有限公司,廣東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