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水平逐漸呈現上升趨勢,我國經濟發展的勢頭也越來越猛烈,各行各業也得到迅速發展,房屋建筑施工技術也不例外。在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地基基礎是其基礎內容,并且地基處理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工程的最終質量。本文分析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房屋建筑;建筑施工;地基處理技術
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代名詞就是房地產。相關施工企業在提升房屋建筑施工質量的同時,相應的施工技術也逐漸呈現上升趨勢。房屋建筑在施工過程中,地基處理是其基礎與根本,并且地基處理在一定程度上能為建筑物質量以及使用安全性提供可靠性的保障。我國自古以來幅員比較遼闊,各區域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進而房屋建筑在結構設計以及相關功能上往往存在一定差距,進而施工單位對相關地基處理提出新的要求。合理選擇地基處理技術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地基的承載力,并且確保房屋建筑的施工效率能得到顯著提升,同時將施工成本控制到最低。因此,地基處理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
1、強化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處理的意義
1.1顯著提升房屋地基的抗剪能力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各地基抗剪能力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當側向土壓力過大不能滿足地基抗剪能力要求時,相關的基層建筑則會發生或多或少的偏移,邊坡不再具有穩定性,對房屋建筑的質量也會造成直接影響。因此,相關施工部門首先要顯著提升房屋地基的抗剪能力,有效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同時嚴格把控各施工環節,最大限度上提升地基的抗剪強度,從而為房屋的整體穩定提供可靠性保障。
1.2地基壓縮性得到有效緩解
很多人認為建筑物沉降中包含地基的壓縮性,但是發生沉降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填土以及房屋自身的荷載都會使得地基出現固結,并且房屋的重量也會影響地基出現自然沉降,同時周圍地面結構也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沉降結果。有大量研究表明,衡量地基土壓縮模量的指標就是地基的壓縮性。因此,相關部門應該不斷加強地基壓縮性的分析力度,強化地基處理能將地基的沉降控制在合理范圍,讓地基壓縮性降到最低[2]。
1.3提高地基動力特性
地基動力特性就是地基的松散程度,如果其較差,則發生地震時極易出現坍塌現象,對相關施工部門造成嚴重損失。合理使用地基處理則能強化地基的動力特性,保障房屋建設質量,從而大幅度降低房屋坍塌發生率。
2、目前較為常見的地基處理技術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目前較為常見的地基處理技術的原理是夯實、擠密以及換填。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地基處理技術還可以具體劃分為樁基、范文加固以及地下連續墻技術,其大多是以改良地基土為基點,在很大程度上確保房屋建筑工程具有穩定性。以下是目前較為常見的地基處理技術:
2.1碎石樁和強夯兩方法結合
將這兩者方法有機結合需要進行填土層時,向其埋入一些碎石樁體,根據強夯較為強大的沖擊力,擊散其中的碎石樁,在碎石能充分與土進行混合,從而復合地基則逐漸形成。需要注意的是,選用強夯法要在周圍土層中切實融入碎石,擠密地基土需要由碎石樁法獨立完成,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實施排水固結。地基的屬性往往取決于強夯法進行夯擊的次數,同時還要充分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3]。
2.2粉噴與CFG樁結合
這種方法自身具有固結能力,將其與地基土進行有效結合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房屋建筑的穩定性。CFG具有承載力高的特點,較強的側線約束能力是粉噴樁具備的顯著特點,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其會互相作用,并且不會出現反彈效果,同時還能有效降低破壞土體能力。
2.3碎石與CFG結合
這兩種方式有機結合能在最大程度上發揮自身優勢,碎石樁并不能達到承載能力的新標準,因此選擇CFG樁能有效彌補該缺陷,同時充分發揮碎石樁自身的作用與優勢,將地基沉降速率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從而讓其能均勻的沉降。
3、地基處理技術的改革創新
3.1 DDC灰土擠密
一般情況下,該方法利用強夯法的孔內深層工藝,科學合理衍生出的較為新型的技術。使用該技術之前,在地基中要使用螺旋鉆機注入一些灰土,使用上述所提到的強夯法,對其進行大幅度的擊打,這樣復合地基就會逐漸形成。該方法與傳統技術相比,深度較大,適用于未來技術的推廣以及廣泛應用,除此之外,該方法對黃土地區有著良好的效果,但是對黑土地則不能達到理想效果[4]。
3.2粉煤灰吹填
該方法主要體現出粉煤灰自身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充分使用粉煤灰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相關地基更加牢固。要想讓吹填土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固結,首先就要使用粉煤灰,將建筑工程的工期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同時讓相關的施工成本降到最低。其次,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首先在粉煤灰中要充分混入淤泥,同時還應該對相關的混合比例加強重視。將粉煤灰混合完成后,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地基屬性得到明顯改善。該方法在有些鹽場或灘涂使用效果比較明顯。
3.3 IFCO強制固結
該方法具有的顯著優勢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能顯著提升固結速率。加壓系統在真空的壓力下,使得堆載的時間能得到大幅度降低,增加水流速度,從而能確保混凝土結構能迅速完成凝結。該方法使得混凝土的主梁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有效縮短施工時間[5]。
結語:
綜上所述,地基是整個房屋建筑的根基,要想其符合施工質量的實際要求,首先要將地基處理達到相應的地質狀態,從而確保該工程后期的耐用性比較強。其次,在實際房屋地基的施工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多次分析現場情況,并進行地質勘測,科學合理的選擇最有效的施工技術進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為地基施工的密實性與牢固性提供切實保障,讓地基相應的承載力能得到有效提升,提升房屋建筑質量的同時,確保使用較為安全。
參考文獻:
[1]謝立峰.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處理施工技術的淺析[J].中國高新區,2017(23):140-141.
[2]趙貴見.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7(02):136-137.
[3]祝峻.基于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6(07):66-69.
[4]崔和平.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J].門窗,2016(06):74+76.
[5]鄭小佩.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處理技術探討[J].江西建材,2016(07):84-85.
作者簡介:
王帥,青島新華友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