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應用型本科高校及其工程造價專業目前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從工程案例的引入、人才的培養標準與行業標準相銜接的方式、教師隊伍建設和教材建設幾個方面闡述了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價專業應用型教育模式的構建方法與必要性,為應用型工程造價人才的培養方式提出了思路,明確了方向。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高校;應用型;教育模式
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及其競爭的不斷加劇,各種新技術、新標準、新軟件的應用與推廣,各單位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需求標準越來越高,因此對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來說,由于其區別于其他高校的特殊性,使得進行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價專業教育模式的探索與研究,構建能夠培養與行業標準及職業需求相接軌的具有高強實踐應用能力學生的教育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1、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價專業教育模式現狀
1.1 應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模式的現狀
應用型本科高校作為一種新型的民辦辦學模式,對比于公辦高校,在教育模式上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1-3]:
首先,教學體系不夠完善,缺乏明確的培養目標。應用型本科高校多采用與其他高校相同或者相近的人才培養方案,而忽略了在對自身教育平臺、師資力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做出正確認知與評估的基礎上使教育模式與其進行有效的結合,教育模式缺乏創新與針對性。
其次,盈利性更為突出,大多的應用型本科高校把追求盈利凌駕于學生的個人發展之上,對于學生進入學校的門檻較低,期末學分考核的標準過低,盲目追求就業率、考研率等數據,而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與專業上的可持續發展。
最后,學生就業競爭力不足。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學生由于基礎較差、專業能力上缺乏特色,與其他高等本科院校學生對比,不僅掌握的理論知識深度不夠,而且實際應用能力也不足,難以形成有效的競爭力,存在著明顯的劣勢。
因此,為了樹立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辦學特色、增強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的競爭力,需要另辟蹊徑,探索其與其他高校學生競爭的優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以此為宗旨,對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模式進行探索、創新與構建。
1.2 工程造價專業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工程造價作為建筑行業必不可少的一個領域,目前很多應用型本科高校設有該專業,但是在對學生的培養上普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4-6]:
(1)作為一個應用性特別強的專業,在學生的培養上更多的注重書本中單純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忽略了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與實際工程的結合程度不夠;
(2)課程種類繁多,知識點缺乏有效的統一與串聯,而不同課程之間的教學內容有交叉重復的部分,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不能形成系統的理論框架,不能有效的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與應用;
(3)課程的設置及教學方法不能很好的與行業標準相銜接,目前對工程造價專業人員的從業與發展常常有執業資格標準方面的要求,使得大部分學生在工作過程中無論是考取相應的執業資格方面還是個人發展方面都受到了限制。
2、應用型教育模式的構建
2.1 引入典型工程案例,實現知識點的整合,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認真選擇2-3個典型的工程案例,如房建、橋梁、道路方向各選擇一個典型的工程作為案例,在不同課程的整個理論教學過程中,都引入該工程,進行不同方向、不同階段、不同部分的講解,且所有課程對應的課程設計都以該工程為案例進行設計,這樣可以通過一個完整的工程使學生把所學的不同課程內容串聯起來,對工程造價所有專業課程的方向、作用、應用形成明確的認識,對分散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識框架與脈絡,并在實際工程中得到高效、正確的應用,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
2.2 人才的培養與行業標準相銜接
目前,由于就業市場的激烈競爭和就業方向的多樣化,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程造價專業學生來說就業方向往往不局限于造價方向,其畢業后從事的工作方向主要有造價、施工、監理、資料管理、招投標等,不同工作方向所涉及到的行業認證從最基本的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材料員到造價工程師、助理造價工程師、建造師(一級、二級)、監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安全工程師等執業資格證書,都對應有不同的專業課程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目前,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價專業的專業課程設置與其他高校相近,更多的注重于普通教材中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與行業標準的銜接。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應使人才的教育培養與行業標準相銜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課程設置的銜接。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旨,改變傳統的課程設置思路,重構課程教育體系,使課程設置與各項行業認證標準的專業課程與能力要求相匹配與銜接,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就業,提升就業競爭力,更有利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
(2)教學方法的銜接。首先,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學生來說,應以應用型和實踐型教學為主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過多的追求理論上的深度,更多的注重知識點的實際應用性與操作性;其次,與行業認證標準相銜接,探索行業認證標準中對各個知識點的把握及相應的重難點,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體現;最后,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和滲透有關各行業認證標準的普及和講解,使學生對自己個人的職業方向與發展形成清晰的認識和規劃。
(3)考核方式的銜接。改變高校傳統的進行期末考試修夠學分即可獲得學位證的考核方式,建立對課程和執業資格雙重認證的考核模式。首先,考核標準與要求上的銜接:對于課程的期末考核,應形成理論知識的考察與應用操作并重,參考行業認證標準的考試模式與重難點,并與其形成要求標準上的一致性;其次,雙證考核標準:一方面,要求學生要修夠理論與實踐課程的學分;另一方面,對于學生在校期間具有資格參加的認證資格考試,要求學生需要拿到相應的資格證書,同時滿足兩方面的條件,才可以獲得相應的學位證書。
2.3 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目前,要在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價專業開展應用型教學模式,針對教師隊伍普遍存在的問題,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師隊伍專業素質的提升與建設:
(1)鼓勵教師下企業鍛煉培訓。目前,大部分教師畢業后即進入學校工作,嚴重缺乏實際工程經驗,在教學過程照本宣科,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不能結合實際工程對知識點進行有效的拓展,無法對應用型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與創新,因此應鼓勵或要求教師每年利用寒暑假及平時時間進行下企業實習鍛煉,并提交實習報告,定期匯報實習成果,對實習鍛煉過程及成果進行嚴格監控與考察,并把此項列入晉升考核的標準之中。
(2)引入具有豐富工程經驗的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優化教師隊伍的配置。引入具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作為兼職教師,一方面可以在其授課過程中,可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為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形成更加明確的認識,以便對個人的職業定位與發展有良好的規劃[7]。另一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的加入會給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給沒有工程經驗的教師進行專業方面的指引及工程經驗的傳授,帶動整個教師隊伍朝著更加積極高效的方向發展。
(3)鼓勵教師考取相應的執業資格證書。大部分教師自身不具備相應的執業認證資格,沒有考取執業認證資格證書的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把對學生的培養較好的與行業認證標準相銜接,因此應鼓勵教師考取相應的執業資格證書,只有自身具備了這樣的專業素質,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引,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拓展,與行業標準進行有效的銜接。
2.4 教材建設
大部分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價專業所應用的教材種類及級別繁雜,有各類國家規劃教材,也有各種普通教材,應用型本科高校與普通高校所應用的教材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界定與區分,且有些不同課程的教材內容之間多有重復部分,如工程項目管理與土木工程施工的教材中都包含網絡計劃部分的內容,工程造價管理與工程經濟學教材中都包含財務評價部分的內容等。
建立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價專業應用型的教育模式,需要有完整的教材體系與之相匹配,在教材中,不僅要考慮對于培養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的實際應用性是否符合要求,而且要考慮不同課程教材之間的配置是否具有關聯性和合理性,因此編制一套完整的適合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價專業學生的偏重于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與操作能力的教材具有非常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在各高等院校的學科教育不斷創新發展,特色專業建設不斷與日俱增的大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在眾多院校中如何能獨樹一幟、高速發展是目前需要考慮和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其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價專業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向,其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不斷的探索與創新,在實踐中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王曉輝.一流大學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2]郭昊巖.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4.
[3]費堅.我國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的戰略審視[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2.
[4]王艷玉,張向輝,程楨.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理念的工程造價專業教育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39-41.
[5]劉心萍,于惠中.教學實踐中“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塑造和教學模式開發研究——以“工程造價管理”課程為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8)96-97,100.
[6]姜運生.地方院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
[7]金心,孫欽榮.關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師資隊伍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5,23(1):117-200.
作者簡介:
王鳳琳,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