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于水利工程建設的特點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詳細說明了水利工程建設對于自然保護區會產生的影響,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自然保護區水利工程的合理建設。
【關鍵詞】自然保護區;水利工程;建設
隨著我國水利事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水利工程項目都在進行建設。而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事業的不斷重視,對自然保護區的保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水利工程在自然保護區當中的建設必然會影響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所以,采取合理的方式,使自然保護區的的水利工程建設既能順利進行又能保障最大限度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就顯得至關重要。
1、水利工程建設特點
1.1系統性
系統性是水利工程建設中最顯著的特性。因為水利工程不管是建設過程還是應用過程,各方面都是綜合起來的。所以,其在同一個區域內的各個建設環節都是相互配合制約的,而其規劃設計也是從全局出發,緊密聯系著各個不同的目標。
1.2影響性
影響性是指水利工程建設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其影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生態環境、社會環境。在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建設區域的周邊的自然景觀、生態系統以及區域內的氣候變化都會產生影響。不過這些產生的影響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所以相關的單位要對這些影響進行分析,盡量降低不利影響造成的后果。
1.3復雜性
復雜性是針對整個水利建設工程來說的,水利工程建設的周期長,也要消耗比較大的資金和人力資源。而其建設是在難以規劃的水文和地質條件下進行,所以其建設條件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從而導致了水利工程建設具有比其他工程更高的建設難度。
2、水利工程建設對自然保護區的影響
2.1自然環境
水利工程建設對自然保護區自然環境的影響,首先是生態環境,也就是植被、土壤和水流等方面。工程建設之初其實是會考慮植被破壞等影響的,所以在施工中也會盡量照顧到,保障其小部分的破壞而不會對整個生態系統造成較大的影響。從土壤方面來說,自然保護區的突然內有各類微生物存在,而水利工程的大型機械設備在對土壤進行了碾壓之后,會導致微生物減少,降低物質循環速度,物質流動就會造成影響。對于水流而言,水利工程建設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自然保護區的水流狀況,但是不會影響區域內部供水的來源。另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主要還有土方開挖、道路建設等環節產生的植被損失從而造成的生物量流失。而且水利工程建設有可能會升高地下水位,導致區域內部植被的結構產生變化。
2.2動物
水利工程在自然保護區內的建設對動物產生的影響,首先是哺乳動物。水利工程建設對哺乳動物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其具有比較廣闊的活動范圍,食物種類也比較豐富。而對于鳥類來說,水利工程建設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鳥對于聲音和外界的影響會比較敏感,而且近年來,生態保護區的鳥類本來就因為人為因素遭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所以,如果在水利工程建設中能注意到隔音操作,那么將會大大降低其對鳥類的影響。此外,由于水域是水利工程建設中收到最大影響的部分,所以魚類的棲息環境和生長就會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比如,在施工過程中的一些施工圍堰, 或是進行水面護坡建設,都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施工垃圾、廢棄材料和廢水等等,如果控制或清理不當,將會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從而影響水生物的生長。所以,如果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可以控制垃圾廢物排放以及及時進行清理工作將會產生較大的環境效益。
2.3整體結構
從整體結構上來說,水利工程建設其實會產生一定的有利影響。因為在水利工程建設完成以后,自然保護區的水面面積會提升,反而可以促進區域內生態結構的改善,也能促進生態功能的恢復。從水利工程建設的實際完成效果來看,對于整體結構并不會造成大面積的影響,而且一些工程還能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比如洪水泛濫區的水利工程建設還能防護洪水。
3、水利工程的合理建設
3.1規劃合理
在進行施工計劃的制定時,首先要注意施工時間。由于施工鳥類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所以可以選擇避免在鳥類的越冬期進行施工,可以選擇在春夏之際。其次,要在施工時對施工范圍和區域內采取相應的隔音措施,也要在具體建設過程中控制好音量。另外,人文環境也非常重要,要制定相應的制度來減少因為居民因素而產生的生態問題。而且施工方要在施工過程中及時記錄下植被遭到的破壞,以便于在施工結束之后有針對性的進行人工恢復。這對于施工單位有非常直接重要的要求,要真正在施工過程中也落實環保工作。
3.2制度建設
對于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我國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條例,對于這些區域內部的工程建設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要求。開工建設按照制度是要在區域主管部門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進行的。在具體的水利建設施工中,要在國家條例的基礎之上,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體系,提升施工人員的生態保護意識,要求其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施工操作,這是生態環境保護得以保障的基礎。而且針對生態環境內部的保護,施工單位在進行制度建設時還可以考慮到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法律,在這個基礎上做到制度的完善,保障施工人員的行為規范,最大限度的降低對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的破壞。
3.3加強審批管理
自然保護區內水利工程建設的施工應該要在各個保護區管理單位的審批下進行。針對這一點,施工單位可以委托當地環保部門對建設區域的環境進行監測,如果施工中出現什么問題,也可以得到及時的發現和解決。其次,施工單位還應該和區域管理部門對于一些施工的細節進行協商安排,比如材料的運輸路線、大型機械設備的管理,施工人員的具體安排等方面。而且區域內車輛也要保障安裝凈化設備,減少使用喇叭。最大限度減少外界因素對自然保護區的環境影響,從項目的審批和相關環節的管理中做好生態系統的保障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設具有系統性、影響性和復雜性等方面的特點,而自然保護區內的水利工程建設會造成許多環境方面的影響,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而施工單位要做到的就是采取相關的措施,做好制度建設和人員管理等,最大限度減少水利工程建設對自然保護區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趙國棟.涉及自然保護區的水利工程建設探討[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17,53(10):49-51.
[2]溫敏霞,劉世梁,崔保山等.水利工程建設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的影響[J].生態學報,2008,28(4):1663-1671.
[3]高軍.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地區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技術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
汪麗,瑞昌市林業局,江西瑞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