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僅對居住建筑本身有要求,而且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住宅小區是人們直接接觸的空間環境,小區綠地則是與人們日常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綠地,因此小區綠化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小區的綠化應“以人為本”,從人的方位綜合考慮,體現當今人們的文明程度,使之與現代化城市建設相適應,力求在一定時期內盡量滿足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關鍵詞】住宅小區;植物選擇;植物配置;優美環境
1、前言
在綠化中,其觀賞效果和藝術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植物的選擇和配置。植物是綠化景觀的重要成分,植物材料是園林綠化的主體,它能夠創造不同的景觀、增添詩情畫意、豐富園林景色;可以分割空間,使園林綠地具有多樣化的意境,為人們提供良好的游憩場所。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結合園林中的其他元素,按照園林植物的生長規律和立地條件,采用不同的構圖形式、組成不同的園林空間,創造各式園林景觀以滿足人們觀賞游憩的需要。在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園林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是園林的主體,植物配置是園林設計、景觀營造的主旋律。
2、住宅小區中植物選擇
目前,城市中人口比較密集、綠地較少、環境質量較差,因此,在綠地面積有限的條件下,要合理選擇植物,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創造出優美的環境。
在植物選擇方面需注意以下幾點:
2.1選擇生長健壯、病蟲害少、便于管理的鄉土樹種。鄉土樹種具有適應性、多樣性、抗逆性、觀賞性、珍貴性、經濟性等特點。它是環境自然選擇的結果,對當地的自然條件適應性較強,具有較強的抗逆性,比較容易成活。同時由于距離較近可以隨起隨運隨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2.2選擇枝葉繁茂、樹冠較大的落葉、闊葉喬木。喬木在綠化中起著骨干作用,具有調節溫濕度、防風、防塵、減弱噪聲、保持水土等作用,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可以遮蔭降暑,使人感動涼爽;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保持空氣新鮮;可以吸毒殺菌,有利于人體的健康;同時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大連地區常用樹種有國槐、法桐、五角楓、白蠟等。
2.3常綠樹種是任何小區綠化中都必須的,它四季常綠使整個小區環境四季都有景可觀,大連常用樹種有:云杉、雪松、蜀檜、龍柏等。
2.4開花類喬、灌木也是園林綠化中不可缺少的,它會給整個小區增添色彩,使整個環境充滿活力,生機勃勃,使小區環境更加優美。大連常用有碧桃、京桃、櫻花、玉蘭、木槿、海棠、山杏、紫薇、丁香、榆葉梅等。
2.5選擇無毒、無傷害性的植物,如夾竹桃、楊樹則不宜種植在住宅小區內。
3、住宅小區中植物配置
在選擇好植物種類的基礎上,合理配置則顯得尤為重要,植物配置的好壞直接影響小區的整體環境。植物配置是是營造良好環境的重要因素,是構成小區綠化景觀的主題。植物配置必須科學、合理,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在滿足植物生態習性及符合園林藝術審美要求的基礎上,合理搭配起來,才能為人們創造良好的居住、休閑、娛樂的空間環境。
3.1樹種合理搭配
喬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結合,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相結合,闊葉樹種與針葉樹種相結合,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相結合,觀花與觀葉樹種相結合。在樹種的搭配上,既要滿足生物學特性,又要考慮綠化景觀效果,充分注重生物的多樣性,才能創造出安靜優美的環境。
3.2統一中求變化
植物配置應在統一的基礎上,力求植物種類豐富多樣,但不宜太多,太多會顯得雜亂無章,但也應避免單調。樹的形狀、色彩、線條等都要有一定的變化,但又要使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的相似性,掌握在統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在設計中要充分考慮植物的立體感和樹形輪廓,創造出優美的林緣線和林冠線。注重選擇不同樹形、不同高度的樹種,同時利用地形高度差配置不同的植物,使林緣線、林冠線有高低起伏的變化和韻律感。
3.3層次分明、背景突出、疏密有致
在住宅小區中進行植物配置時,還應注重其層次的搭配和背景。通常以喬木、灌木、地被植物進行多層次的配置。不同花色、不同花期的植物相間分層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觀豐富多彩。在植物配置中,人們常把景區分為主體和從屬的關系,如以喬木為主體,以灌木、草本為從屬;以大片草坪為主體,以零星喬木、花灌木為從屬等。小區規劃配置中,一般把主景安置在主軸線或兩軸線交點上,從屬景物放在軸線兩側或副軸線上。自然式綠地中,主景應放在該地段的重心位置。背景樹一般宜高于前景樹,栽植密度宜大,色調宜深,或與前景有較大的色調和色度上的差異,以加強襯托效果。
3.4考慮植物的季相變化
在植物造景過程中,應綜合考慮時間、環境、植物種類及生態條件的不同,充分利用植物的觀賞特性,通過植物的葉、花、果實和樹皮等使豐富的植物色彩隨著季節的變化交替出現,創造季相景觀,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規律相適應,讓人們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景觀。植物配置一般應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色塊設計的手法是通過利用大量的植物種植在一起,體現出一種群體的美,使之成為視線的焦點。合理地運用色塊,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如由迎春、紫荊、櫻花、山杏、山桃、丁香等組成的春季景觀;由木槿、紫薇、合歡、荷花等組成的夏季景觀;由金葉復葉槭、紫葉李、紅楓、銀杏等組成的秋季景觀;由云杉、雪松、大葉黃楊、小葉黃楊等組成的冬季景觀,使小區環境豐富多彩、變化多端。
結語:
當今社會是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時代,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小區綠化環境的好壞成了人們選擇住宅小區的重要因素之一。小區綠化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小區的整體水平及質量,不同小區在植物配置上體現的風格不一。小區綠化植物的選擇和配置的好壞則直接關系到人們生活環境的好壞,影響小區的景觀效果。我們應該更加重視住宅小區植物的選擇和配置。
參考文獻:
[1]董倩倩.城市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和植物配置[J].綠色科技,2017(23):36-37.
[2]林瑞君.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綠化施工與植物合理配置的探討[J].現代園藝,2016(20):182-183.
作者簡介:
欒天,女,漢族,籍貫遼寧大連,生于1986年8月,2009年畢業于東北農業大學園林專業,本科學歷,現從事景觀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