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私家車的日益增多,車輛對交通運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科學嚴謹的設計與規劃,才能全面發揮道路作用,推動經濟建設。在道路設計規劃中,涉及到的內容較多,也比較復雜,文章主要通過對市政道路規劃設計涉及的諸多相關因素進行分析,進一步提出城市道路設計紅綠燈控制設想、道路線形規劃、周圍照明綠化及路面排水設計的科學方法。
【關鍵詞】市政道路;規劃設計;道路設計
1、市政道路設計理念的轉變
當前,城市發展越來越大,市區內的交通與外圍交通環境好壞,直接影響到城市快速發展,在我們傳統道路設計理念中,主要是“以車為本”,把車輛通行的質量放在首位,剝奪了行人與車輛公平的道路使用權。道路設計不能根據地形進行設計規劃,千篇一律的方格網式道路,讓我們的城市像一個迷宮,道路出行極其不方便,還有一些斷頭路,無法打通道路微循環,人們出行需要繞出很遠。整體看,傳統的道路設計不能以人為本,沒有考慮到環境的綜合因素,道路設計規劃得不理想、不科學,無法發揮道路快速交通目的。
2、去掉紅綠燈控制的市政道路設計
2.1 機動車道設計
機動車道主要是車輛通行的道路,為了全面確保交通通暢,則需要全面考慮到東西和南北垂直方向直線通行的相關問題。我們可以假想一下,如果南北道路我們設計成高架橋,形成一定的高度后,東西方向行進的車輛則會在下面通過,東西和南北方向的直線通行就會互不阻礙。此時則應該全面考慮到右轉彎機動車通行的情況,可以在東西方向直線架一個和南北路相同高度的高架橋,兩條路形成一定距離,通過與南北路弧形連接的方式,解決右轉的問題。而南北方向車輛需要下橋的時候,可以在不同的生活區設一個上下的通道,把架起南北路和生活區環繞路的道路以一定坡度進行連接,左轉彎為右轉彎迂回點設在上下道合適的位置,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全面有效的解決交通問題,確保立體交通形成網絡控制。
2.2 人行道的設計
人行道是道路必須設計好的部位,保證人的安全同時,還要方便出行,人行道的設計一要在不影響車輛通行的情況下,可以按照通告量大小,在合適的路口架一座橋,確保南北方向行人通行,高架橋需要在機動車道下方,右轉彎人行道也用右轉彎機動車道方法把東西與南北方向連接。這種設計方式,不但能夠確保行人通行,更方便了轉彎需要,通常人行道左轉彎會設計一個轉盤。有一些行人不需要穿過十字路口就右轉彎,那么還可以在地面的生活區進行環路繞行。
2.3 公交站點的設立
人們出行,離不開公交,所以針對公交站的設計尤其關鍵。公交車站點設計要合理科學,不能設計在十字路口,不但影響交通,人們上下車也不安全,所以說,站點要在不妨礙十字路口交通的情況下,適當遠離路口,方便了乘客出行,避免了轉車帶來的不必要危險事故,如果設計到十字口,人們換乘會穿過十字路口,非常危險,也不安全。十字路口公交車站點可設計到路口正中間路邊,這樣在架起的南北路和東西路的路邊的垂直交叉處可以用階梯式人行道上下連接,同時與南北人行道也連接。垂直方向公交車站點相隔基本是上下道路高度差距離,避免出現人們繞遠的情況,大大方便了乘客轉乘公交的需要。
3、市政道路線形設計
3.1 平面線形設計原則
道路的平面線形設計較為重要,一定要全面遵循設計的基本原則。設計中一是嚴格遵循城市道路整體規劃,確保平面位置符合網絡規劃,提高交通質量。二是道路平面線形要全面考慮到周邊地形、地質、水文、環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做好設計,避免出現材料浪費。三是平面線形設計要遵循道路等級指標,不能違背基本原則。四是平面設計一要合理做好直線與平曲線銜接問題,要以緩和曲線為主,盡可能保持平順直線,較大半徑曲線,中間一定要加入緩和曲線線形,轉向處偏角要少且線形要合理,做好超高和加寬道路的規劃。五是平面設計需要規劃出方便的交叉口、出入口、停車場口、分隔帶斷口、公共站等,方便人們出行。六是平面線形設計要合理規劃,避免出現占耕地的問題,保證交通、電力、通訊網的合理布局。七是做好的規劃設計,不能只顧眼前交通情況,而沒有兼顧遠期目標,影響城市后期建設與拓展。
3.2 小偏角設計
主要是指道路偏角≤7°的情形,如果在道路設計規劃中出現小偏角,那么,平曲線長度比實際短,駕駛員容易產生急轉彎錯覺而操作方向盤,導致嚴重的交通事故,道路的偏角越小則會越影響視線與判斷,交通事故則會越多。道路規劃中,往往會出現小偏角,而想通過設計取消這個角度的道路,則需要大費周折,不但增加工程量,同時也涉及到市政拆遷等現實問題。市政交通車速較慢,一般的角度均不影響車輛通行,但是在快速公路設計中,一定要避免出現小偏角道路,在設計規劃中要慎重考慮后果。路線在交叉口處不作較大轉折時不需專門進行彎道設計,能夠避免小偏角的出現。
3.3 最小縱坡
市政道路需要根據地形進行設計,但是往往一些道路在設計過程中,會出現小于0.3%的縱坡情況,這種情況不但影響了路面排水,還會在雨天行車形成大量的水霧,影響駕駛員視野,造成安全事故。高速行車車輪與路面間會出現“水膜”,導致輪胎與路面摩擦阻力降低,埋下許多安全隱患,城市道路縱斷面設計盡量避免小于0.3%的縱坡,保證人車安全。
4、市政道路照明工程設計與節能
城市交通需要良好的照明,如果照明條件不好,則會影響駕駛人員視野,道路照明不僅僅滿足路面需要,更是保證人身安全的關鍵,半柱面照度有利于迅速發現人或動物橫穿道路等潛在因素。城市照明需要保證節能,避免出現大量的資源浪費。進行城市照明工程設計時,需要由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現場勘查,嚴格遵循設計基本原則,通過對道路性質、交通功能、通行流量等的調研,合理設計出符合路段的照明設計規劃,確保道路照度和能耗,一般情況下,照明設計需要考慮到布燈間距、光源、供電路線、控制系統因素,最大限度降低城市運營成本,保證節能環保。
結語:
市政道路關系到人們出行的品質,只有在設計初期全面、綜合的考慮各方面因素,才能確保設計合理、科學,道路設計要充分體現人性化、人情味,體現“以人為本”的道路設計全新理念,不斷減少交通事故,保證使用者安全舒適的交通出行,形成環保、人文、美好、和諧的交通格局體系。
參考文獻:
[1]徐志強,李梅.試析宜居城市道路設計模式的轉型[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8,26(3):61-63.
[2]張藝霞.沈陽市市政道路結構研究[J].公路,2007,27(09):51-55.
[3]譚國強.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設計[J].建材技術與應用,2010,31(03):57-58.
[4]馬威.芻議市政道路設計[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5):247.
作者簡介:
李世偉,河南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