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市化建設進程,在城市建設中,園林綠化施工管理扮演著重要角色。創建和諧的生態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順應目前社會的發展趨勢是園林綠化施工的關鍵目標。要想提高施工質量,就要開展市政園林綠化道路施工項目,也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條件。對此,加強市政園林綠化道路施工的養護與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園林綠化;市政道路;施工重點;養護策略
市政道路不但直接影響著交通運輸的順利通行,它還是城市道路綠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市政道路中實施園林綠化建設,不僅提高了道路質量,還美化了城市環境,一舉兩得。要想通過綠化道路來推動城市化建設的發展進程,就要改變現階段道路綠化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養護策略,提高市政園林綠化道路施工的養護質量,為城市增添一抹綠色。
1、市政園林綠化道路施工的必要性
隨著園林綠化道路建設的不斷發展,將園林綠化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減少空氣污染,推動了城市生態系統的進步,滿足當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園林綠化道路施工的順利實施,在城市化建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對此,要想改進園林綠化道路的施工質量,就要合理搭配植物,對草本植物進行科學化的設計管理,優化園林綠化的施工工藝與程序設計工作,高度重視施工重點,定期對綠化道路進行養護,體現出園林景觀的自身價值,從而美化城市環境。隨著園林綠化道路建設的不斷發展,擴大了城市綠化面積,利用植物生態價值來完善城市中的噪聲和粉塵,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人們的工作壓力,使人們的心情舒暢,盡快適應城市化快節奏的生活。
2、市政園林綠化道路施工的重點
2.1土壤的獲取及恢復
要想提高苗木的生長質量,就要為其提供好的土壤。在園林綠化道路施工過程中,團粒結構是促進苗木生長的關鍵因素,團粒徑的大小不能超過3毫米,孔隙不可超過0.01毫米。在施工時,工作人員要盡量恢復苗木的生長土壤,提高苗木的生長質量。
2.2合理整頓綠化地
整頓綠化地的方法非常多,有如下幾點:第一,擴大苗木根莖的生長范圍,在一般情況下地被層的厚度不能小于15厘米,小灌木的厚度要超過30厘米,淺根性灌木的地被層厚度要超過60厘米。第二,在整頓綠化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確保土壤厚度符合施工標準。標準的土壤厚度能夠維持植物根莖的通風效果與透水效果,從根本上提升苗木的存活率。第三,在整頓綠化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合理安裝排水設施,為土壤的排水和通風提供保障。第四,對土壤的pH值進行有效掌控。要想提升苗木的存活率,就要將土壤的pH值控制的合理范圍內。第五,在市政園林綠化道路施工中,加快苗木生長的關鍵因素就是充足的土壤養分。土壤中的空氣、礦物質、水分和有機物必須滿足苗木的生長要求。
2.3嚴格把控苗木的種植過程
在園林綠化道路施工中,需要的苗木品種非常多,由于苗木品種受地質環境的影響,在選擇類型上會有很大區別。所以,工作人員就要對苗木的種植過程進行嚴格把控。首先,工作人員在選擇苗木數量、施工前放線定點以及規格上要符合標準。其次,合理選擇吊機,并將吊機安放在適合的位置。最后,要對土壤的回填技術進行把控,一般情況下回填土必須要超過地面,避免苗木因為水土流失嚴重而不能存活的情況。
3、市政園林綠化道路施工的養護策略
3.1 創建制度條例
要加快園林綠化管理工作進度的同時,還要實現規范化、科學化以及數字化的戰略方針。借助數據信息來為國家級園林建設提供保障,創建制度條例使得管理工作變得有制可循。另外,還要高度重視普查測量工作的精準度,為測量數據的科學性奠定基礎。在探究和管理綠化覆蓋率和綠地覆蓋率指標時需要借助遙感測試等新型技術來完成,然后園林管理部門利用招投標的方法來對施工單位進行公平選擇。一般情況下,分片區是綠地測量統計的主要方法,通過統計公園、單位和道路的面積來完成綠化平面圖的制作,創建信息化數字平臺,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園林綠化的工作效率。
3.2實現科學管理
高標準嚴要求的管理模式在管理過程中應用廣泛,遵循國家園林的相關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養護策略。在綠化養護過程中,嚴格監管和審查澆水、施肥、除病害以及修建等工作,提高養護質量。把工作歸結到養護步驟中去,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實現科學化管理。在秋季雜草茂密的時候,工作人員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養護,為園林綠化植被的健康成長和綠化美觀奠定堅實基礎。在春夏時節,要特別注意對綠化苗木的修剪,嚴格控制病害蟲,定期實施修剪,進而維持園林綠化的整潔度。在秋天里要進行兩次以上的澆水和養護,加快綠化苗木的生長速度。另外,還要對苗木進行補值,在補值過程中需要格外關注苗木的養護情況,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借助網格化幫包責任制度,明確責任管理區域,把管護單位歸結到管護網格責任體系中,做到全面養護,從而實現科學化的養護管理工作模式。
3.3注重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是結合現階段養護工作的實際情況以及園林綠植的生長情況進行的,一般情況下借助灌溉方法來加強植物的抗凍能力,降低植物被凍死的幾率。在秋天養護過程中,一般會選擇追肥方法,將殘留的樹葉修剪干凈,為第二年的生長提供服務。將冠線和冠幅進行統一,為樹冠內的通風情況提供保障,加快綠化植物的生長速度。
3.4消除蟲害
消除蟲害是及時掌握植物生長情況的關鍵因素,這可以叫做是給植物看病,一般選擇巡查方法,工作人員定期在街上巡查植物的生長情況,廣大群眾也可通過電話或發帖的形式向有關部門匯報植物的生長狀況,一旦發現樹葉有發黃干枯的現象,必須馬上進行養護,并每天安排相關公職人員對園林植物進行藥物噴灑。對有一定高度的樹木可以打氧化樂果防治網蝽及介殼蟲,對槐樹、欒樹可以注入挖兜埋呋喃丹來預防蟲害。據情況得知,病蟲害防治工作均選用了低毒、高效以及環保的預防方法,不會對群眾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市化建設進程。在園林綠化道路施工過程中,針對植物的基本情況重點進行養護,怎樣科學有效的進行養護是目前我們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有關部門要根據園林綠化植物的特征,制定養護策略,從而實現園林綠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保護城市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陳晶晶.探析市政道路園林綠化施工要點與養護策略[J].低碳世界,2016,(10):234-235.
[2]趙慧蓉.有關市政工程中道路園林綠化的要點分析[J].現代婦女,2015,(12):200-202.
[3]仇春峰.園林綠化道路施工的重點及養護策略分析[J].工程技術,2016,(1):145-146.
作者簡介:
吳堅,男,1982.3.5,漢,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街道,職位:成本部經理,職稱:助工,研究方向:園林景觀、市政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