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
【摘要】招投標工作作為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的重要階段,其工作直接影響著整個建筑工程項目最終質量的好壞。風險管理是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在招投標階段做好風險管理工作是建筑企業必須要考慮和重視的。本文進一步分析了建筑招投標中潛藏的風險隱患及處理對策,以供同仁參考借鑒。
【關鍵詞】建筑工程;招投標;風險管理
1、建筑招投標中潛藏的風險隱患分析
1.1招投標合同履約意識差,違約風險高
違約風險是建筑工程招投標風險管理中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最主要的風險。因為現代建筑市場是買方市場,所以在進行招投標工作后,難免會出現很多工期趕不上、質量不達標,或是資金不到位等違約現象。另外投標人的履約意識較差,在出現違約現象時自身就沒有意識到是違約的,不同業主商量就直接對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技術方案等進行修改等都是招投標合同履約意識差,違約風險高的表現。
1.2施工過程中的技術風險
(1)業主在招標時提供的地質、水文、環境、氣候條件等與現場實際情況不符,出現較大偏離。(2)工程變更方面的風險。無論是業主方的設計變更還是工程量變更,都會直接影響承包人的施工進度計劃及現場安排,給施工組織增加困難,如果在突發的變更下處理不得當,很容易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3)應屬業主方供應的材料、設備供應不及時,或者是業主方供應的材料和設備在質量上和規格上不符合要求,也將會給承包人造成較大損失。
1.3工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經濟風險
(1)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產生的經濟蕭條,可能會直接導致工程施工中斷或者直接解除施工合同,會給工程的投資方及承包人帶來較為嚴重的影響和經濟損失。(2)通貨膨脹。工程在建所在國如果出現通貨膨脹,無論是否嚴重,都將直接影響當地的貨物價格,對外工程甚至涉及貨幣貶值等因素,直接對工程投資方及建設方帶來經濟損失。(3)外匯風險。外匯風險直接主體為跨國合作工程,如果出現兩國外匯政策變化、匯率波動、外匯管制、合同外匯比例不足等因素,或者會給工程承建方及發包人直接帶來經濟損失。
2、建筑工程招投標的風險管理有效途徑
2.1選擇合適的合同計價形式
根據不同工程項目內容選擇不同合同計價類型,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和實際,適當選擇計價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風險。對施工周期短、工程量變化不大、風險較小的項目,可以采用固定價合同方式,以獲得承包商在競爭中較低的報價。對于工程量變化較大的項目,采取可調價合同。在工程量可能變化的幅度范圍內采取不同的結算單價。對于招標階段建材市場價較高的項目,一定要在合同中增加材料調價條款,因為招標階段與實施階段有一個時間差,在這個時間段攀升較高的材料降價的可能性較大,而繼續漲價的空間較小。
2.2提高對評標方式的改進
為了更好的降低招投標過程的風險,在實際的評標過程中需要按照不同項目的類型采用不同的評標方法,例如對于一般的施工項目而言,評價工作主要是針對項目技術的內容合理性進行判斷,是否存在施工實際成本超過招投標文件提供的報價現象,并結合報價資料以及技術方案等判斷其合理性。對于技術較為復雜的項目而言,在評標的過程中應當是以綜合性評估的方式為主,在評估的過程中,評分占比可以是以商務部分60%技術部分40%的方式進行評價。除此之外,招投標文件當中禁止一切可能呈現“量身定做”的條款,并對一些條款進行評價,將評價的方式以及具體的標準文件采用規范的方式呈現出來。在評標的時間方面,需要根據項目的具體特性、價格、參評企業的情況等作為基礎定制評標的時間。普遍評標時間都需要在2個小時以上,假設評標任務較大,則應當適當的延長。評標必須采用量化評估的原則,技術性的建設項目為了確保其規范性,需要從項目的成本、規范性低價量化的方式著手,按照項目實際狀況考慮工程的繁瑣性針對性優化評標方法,從而更好的優化投標評分制度。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采用暗標法的方式進行評估。暗標法其目的在于強化評估的合理性與競爭性,暗標評估之前,需要對所有文檔進行標記,并確保無法通過文檔尋找到投標者,這也是確保該評標方式公正、合理的前提,杜絕徇私舞弊的現象。在評價的過程中需要有監督人員或公證人員參與,在評標完成之后,需要封鎖結果,只有在公布中標結果時才能夠公布。
2.3做好風險監控工作
在工程項目招投標過程中,監理單位要做好風險的監控工作,確保風險控制計劃可以順利實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監控體系來全方位監控風險,要做到準確、快速識別風險,了解風險有可能會造成的威脅,并針對性地制定預防措施。從源頭上治理招投標中的腐敗問題,規范招投標市場行為。強化招標管理工作,按照合同中的條款內容履行各自義務,避免出現合同情況不清的情況。在開標和評標時,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按照公平評判和公正評判的基本要求開展工作,切實保證招投標工作質量。
2.4科學化的計劃分工
首先選擇能力好,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高的合作伙伴,并且有豐富的工程項目實施經驗的合作伙伴,以設計能力突出的合作伙伴進行優先考慮,并且應該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這樣即有利確保在合作之中能夠有穩定的關系和相互信任,又能夠減少工作量,避免重新去找新的合作伙伴而浪費不必要的時間。其次是在承包商、分包商之間要有明確分工任務,對于不同工作任務合理的定界,避免因為定界不清,造成了相互推卸責任的情況發生,同時依據合同來制定分工任務,避免漏掉某些工作任務問題。雙方應進行充分的協調,努力在對分工的工作任務上達成共識,提高工作效率。
2.5完善并推進信用體系的建立
建立建筑工程招投標領域的信用體系是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的根本方法,也是保證建筑行業改革和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建立建筑工程招投標領域的市場體系,一是利用現有的信用信息,解決地區間的企業信息數據的兼容共享問題,并逐步實現區域及全國聯網;二是針對現今建筑市場中招投標不規范、拖欠工程款和黑白合同等問題制定詳盡的信用標準;三是建設違規失信的懲罰制度,充分發揮信用制度在建筑招投標中的作用。
結語: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建筑施工企業要想站住腳跟,就必須更多的獲得工程業務。然而,如果建筑施工企業不能對招投標工作中潛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認真分析的話,這不但沒有使企業獲得盈利,反而會在此過程中遭受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認真分析招投標風險成為建筑施工企業在獲得工程業務中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胡湘英,周靜增.工程項目重新招標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工程咨詢,2010(12):458-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