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們的日常出行離不開道路和橋梁,因此道路橋梁的質量和人們的出行安全有著重大的關系。道路橋梁剛修建完成時,一般不會存在問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道路橋梁也就慢慢的出現了一些“病害”,并使得道路橋梁產生安全隱患。為了保障道路橋梁的安全使用,對于其常見問題的分析和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關鍵詞】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究
道路橋梁在修筑完成后,隨時間的推移,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病害。這些病害類型多樣,對道路橋梁的損壞方式也各自不同;而其在不同的程度,對道路橋梁的損壞能力也不相同。道路橋梁工程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病害問題。對于道路橋梁的病害的準確分析,有利于對道路橋梁做出行之有效的修復措施;從而能夠有效對的保護道路橋梁,提高道路橋梁使用質量和使用壽命。本文旨在對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處理方案。
1、道路橋梁常見病害識別
道路橋梁病害又許多類型,但是總體而言可以分為結構性和功能性病害兩種。常見的結構性病害又裂縫、鋼筋腐蝕、路基沉降、主梁變形等。而功能性病害中松散、啃邊、坑槽和泛油比較常見。
1.1路基沉降
路基沉降是道路橋梁工程中比較易發的病害。道路橋梁的建設中,往往容易受到管道鋪設的影響而導致路基的穩定性減少。這些管道種類多樣,如疏松液體、氣體等的管道;但是其在修筑的過程或者修筑完成之后,或多或少的都會影響路基的整體結構,對路基的穩定性產生一定的不利。尤其是在鋪設管道后填補時,一旦填土不均勻,或者是填土過多;道路橋梁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極易出現路基沉降。
1.2梁端頭缺陷
梁端頭對道路橋梁的適應性有重要的作用,一旦梁端頭出現變形,塑封損壞,就會對道路橋梁的整體結構性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從而使得橋梁道路的質量下降,整個工程的使用壽命縮短。
1.3路面缺陷
蜂窩、裂縫是路面缺陷的主要表現,然而出現路面缺陷的原因卻很多,在建造工藝方面:混凝土配比不當、攪拌不充分;實際使用方面:溫度因素、車輛磨損等都市導致路面缺陷的原因。路面缺陷使得路面坑洼,車輛無法快速運行,甚至容易出現側翻現象,從而大幅度降低車輛的運行安全。
1.4松散、啃邊、泛油
道路橋梁修筑完成之后,需要細致地對其進行日常的養護才能使其達到建造設計的使用期限。如果養護不當,沒有及時進行噴油等,就容易使道路橋梁產生各種各樣的病害,從而對道路橋梁造成傷害,大大減少橋梁道路的使用壽命。
1.5混凝土碳化
混凝土中含有一定的堿性物質,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酸雨也越來越嚴重,當酸性雨水和混凝土中的堿性物質結合并發生化學反應時,混凝土也就開始碳化。同時,空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也會滲透到混凝土中與其發生反應,造成混凝土的碳化。所以這是一個很難避免的過程,也可以說這個病害是很難避免的。雖然這個過程是緩慢而長期的,但是我們也必須加以重視,因為當混凝土碳化嚴重時,就會使得橋梁道路受到巨大損壞,并將大大提前道路橋梁的使用期限。
1.6鋼筋腐蝕
道路橋梁的構建離不開鋼筋,然而鋼筋又十分容易受到侵蝕。其受到侵蝕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但通常都表現為化學性;如:電化學腐蝕、氯鹽的侵蝕、碳化侵蝕。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鋼筋表面和雨水、空氣接觸而生銹。而不光鋼筋外露部分會受到侵蝕,其混泥土中的部分也同樣會受到侵蝕,當侵蝕到一定程度時。鋼筋的體積會增大,使得混凝土開裂損壞,從而給道路橋梁埋下不小的隱患。
2、道路橋梁病害施工處理技術
2.1表面修補法
道路橋梁租容易發現的病害應當可以說是裂縫了,而在修補裂縫的時候也是有一點的講究的。對于裂縫的修復,必須建立在對裂縫的了解之上。在修復裂縫之前,應該先確認裂縫的深度和長度。對于裂縫內部,要是用環氧膠泥、水泥漿進行填充;縫隙的表面則要用瀝青或者是防水防腐的尤其涂刷。如果有必要,可以用玻璃纖維布粘粘路面,從而達到防止裂縫再次擴張,起到保護道路橋梁的作用。
2.2充填修補法
在修補縫隙比較深的裂縫時,不推薦使用表面修補法,而應當先填充修補。通過觀察,了解裂縫的長度和深度情況之后,設計填充方案;如果裂縫形狀規則,便可直接低壓低俗注入水泥漿或者樹脂等填充物。如果裂縫不規則,就需要先采用機械手段將其處理成規則狀,再以丁基橡膠、環氧樹脂硅、環氧砂漿等進行填充。
2.3表面噴涂法
道路橋梁的病害多數都是隨時間累積而形成的,如細微裂縫、輕微低洼不平、老化等,早期雖然不會對道路橋梁的使用造成顯著影響,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細微的裂縫會加深加長、坑洼也會變大。如果不早早的對這些小病害進行修復,以后就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來修復。所以,必須趁早修復,但是修復方法卻和裂縫等的修復方法不同。因為這些病害都很輕微,所以只需要簡單的對道路橋梁表面損壞部分使用水泥漿噴射即可。
2.4加固道路橋梁
提高道路橋梁的穩固性,最主要的是在道路橋梁的結構性上入手。內部結構上:通過適當的增加混凝土結構配筋,使橫截面積增加,達到增加道路橋梁穩固性的作用。外部結構:通過使用粘合劑將剛才黏貼在道路橋梁外部,從而增強橋梁的穩固性。
2.5加強道路橋梁養護
如果道路橋梁的日常養護不得法,就容易出現松散、啃邊、坑槽、泛油的病害現象。所以,必須加強日常的養護;對于已經出現的各種病害,如松散、坑槽等,就應該及時修補。在保護路面方面,可以通過限制車輛、車速、載重等措施來減少道路磨損。出現路基沉降的情況時,應當注意對路基進行土的更換,如不能有效解決問題,還可以通過在保護層上使用人工地質材料的方式來增強穩固性。若是該地段的路基沉降面積比較廣,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限制措施來防止沉降的擴大化,具體措施如:運行限制、運行車型的限制、運行車速的限制。同時,還要加強對此路段的監測,及時發現新的地基沉降問題,防止路基的損壞和問題的擴大化。
2.6修補劣質混凝土
混凝土在損壞初期,其表面碳化并逐漸脫落,變得疏松。為了避免混凝土遭到更嚴重的損壞,必須將表面脫落的混凝土清理好。在脫落、疏松的地方使用合適材料進行修補,保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一旦混凝土剝蝕比較嚴重,就必須在剝蝕部位鋪設瀝青混凝土或使用鋼纖維混土等材料對混凝土進行修復。
2.7保護顯露的鋼筋
顯露的鋼筋和空氣、雨水直接接觸,所以極易受到腐蝕。所以想要保護鋼筋不受腐蝕,就必須將鋼筋和空氣、雨水隔開;一般可以采用給鋼筋表面涂刷防銹涂料的處理方法來達到有效隔絕,從而將顯露鋼筋保護起來。
結語:
綜上所述,道路橋梁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所以其質量要求較高。許多常見的道路橋梁病害都是長時間積累形成的,形成初期不會對道路橋梁造成顯著傷害;但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其對于橋梁的損壞也就越來越大,如果不對道路橋梁加以維護、保養,道路橋梁受到毀滅性的破壞也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所以,必須重視道路橋梁的養護工作,防止因為道路橋梁病害積累而產生的安全事故。
參考文獻:
[1]張強.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8,01:191-192.
[2]袁濤.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7,3601:32-34.
作者簡介:
王鵬,本溪公路監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