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語
組織指導是開展區域活動的主體,其中又可分為兩個部分:幼兒的主動參與和教師的協助參與。在這個環節里,活動完全是自由的,幼兒自主地選擇游戲材料,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進行游戲,教師在活動中也完全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幼兒創造性地、主動地活動,推動和激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一、游戲對幼兒發展的意義
幼兒游戲不同于成人的玩,看似平常的游戲在幼兒的生活中是一片大大的生活空間,在這片空間中他們積極思考,不斷解決問題,探索與求知的欲望不斷發展。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國內外許多教育心里專家們經過不斷試驗,表明游戲是含有許多認知成分的復雜活動,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可以使自己的各種能力獲得練習和發展。有人形容;主動探索和積極學習是開發人的各種能力的金鑰匙,而這把金鑰匙是游戲鑄造出來的。維果茨基說;“幼兒在游戲中的水平高于其他活動中的水平”充分肯定游戲在幼兒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種不同的游戲,既有全身運動,也有局部運動,使得幼兒的動作靈活性、手眼協調、平衡能力等得到鍛煉和發展。
二、幼兒園游戲組織存在的問題
自我國實施《幼兒園管理條例》和《幼兒園工作規程》以來幼兒教育事業取得了很好的發展,特別是游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作用以及教育功能已得到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的認同,并努力在實踐中盡可能為幼兒的游戲的開展創造條件,但當前幼兒園游戲的開展并不盡如人意,具體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對游戲的組織和指導過于功利性
有些教師為了實現課程安排或是教學大綱的要求,在一日教學活動安排中設計了一系列游戲,時間安排的非常緊湊根據游戲計劃和目標層層推進,認為在這樣的推動下幼兒就會得到發展,卻不能真正了解幼兒的游戲需要以及幼兒是否喜歡自己的游戲安排和方式。在組織孩子們的游戲時,教師們很少理解孩子們是怎么想的,以及他們是否對游戲感興趣。
常常以成人的水平來衡量游戲樂趣,能否實現教育目標,決定游戲的價值,過分考慮游戲的教育價值,忽視孩子在游戲中的情感享受。幼兒教師應認識到游戲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不僅對幼兒有教育功能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幼兒園游戲的組織與指導應以為使幼兒獲得愉快情感為宗旨、使幼兒的身心得到發展為目的、使幼兒的各種社會性能力得到鍛煉為原則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來開展。游戲是幼兒的需要,而幼兒不是教師教育目標的實現者,他們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來選擇游戲的;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組織幼兒游戲,不應過分關注教育大綱和教育目標的實現。
(二)教師對幼兒游戲過多干預
教師在游戲中干預太多,會使幼兒游戲缺乏足夠自由幼兒游戲是一種快樂的、滿足需要和愿望的、自發自愿的、不同尋常的行為,幼兒在游戲中注重的是游戲的過程體驗,他們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而對于游戲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并不在乎。因此,成人應盡量減少對幼兒游戲的干預,因為成人干預不僅會阻礙幼兒的自我表達和自我發展,而且會使幼兒沒有機會鍛煉處理問題的能力。但在具體的游戲過程中,教師往往處于支配地位,嚴格控制幼兒活動的內容、時間和游戲規則。對幼兒的游戲進行過多的干預,使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性地位和自由選擇的權受到擠壓。使幼兒失去了自由選擇和適合自己水平的游戲機會,嚴重阻礙了幼兒參加游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剝奪了幼兒自我經驗的建構的機會,影響了游戲對幼兒發展的教育及促進作用。
三、幼兒園游戲組織與指導策略
教師要組織和引導幼兒游戲不能盲目,應深入認識幼兒游戲的特點、游戲的本質、科學的游戲規則,為幼兒游戲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為使游戲真正成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順利開展幼兒游戲,促進幼兒身心發展,教師在組織指導幼兒園游戲活動是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一)為幼兒游戲的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首先,應該給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激發幼兒游戲欲望。幼兒園應為幼兒的游戲提供應有的場地,幼兒園應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對游戲的需要出發,努力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游戲條件。充分利用所有室內外環境,靈活安排幼兒活動場地。其次,為幼兒游戲的發展,安排充足的時間,以確保幼兒游戲的質量和水平。游戲是幼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所以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安排,教師應提供一個相對集中的時間為孩子們保證幼兒游戲的順利進行,使幼兒在游戲中積累經驗體驗游戲的愉快,使幼兒的想象力和社會性交往能力得到充分發展。最后,教師應交給幼兒游戲活動的規則和方法,以保證幼兒的游戲能夠順利的進行。像角色扮演游戲、表演游戲、常規游戲等等,都需要特定的游戲方法和游戲規則。教師可以用簡單的語言和適當的動作演示游戲的名稱、規則和規則。你可以請每個孩子先玩游戲,然后讓他們互相學習如何玩游戲。
(二)幼兒游戲指導要在觀察的前提下進行
教師在組織幼兒游戲前要做好計劃。孩子們的游戲是一步一步地有目的地進行的。減少了使用游戲的教育功能,減少了教學的盲目性。教師對幼兒游戲的指導應首先觀察幼兒的游戲,利用觀察的方法了解幼兒的游戲情況,做出適當的指導,避免盲目引導。其次,設計了一個嚴密的觀察計劃。教師應根據觀察目的觀察的設計方案。最后,要注意觀察與記錄的客觀性和真實行,教師對幼兒游戲中行為語言的觀察和記錄,有助于教師從幼兒的外顯行為中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和游戲水平,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指導幼兒游戲,但對幼兒游戲的觀察不能盲目,不能想當然,應制定明確的觀察目的。游戲內容豐富多彩,教師應選擇一定的觀察角度,觀察孩子的游戲,從而為進一步的引導提供依據。
(三)針對不同的年齡特征指導游戲
教師一定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指導幼兒游戲。幼兒的游戲隨著幼兒的成長發生和發展,所以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也應該考慮這種發展,幼兒園三個年齡班的游戲水平是不同的,小班幼兒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有意注意的時間段,喜歡模仿周圍的人和事,處于平行游戲階段。因此,“平行游戲法”特別適用于小班,但他們不會進行交流,因此,教師在對小班的幼兒進行指導時,要幫助幼兒進行交流和合作,使他們學會合作游戲;中班的幼兒在游戲中雖然有分工也有合作,但他們的計劃性較差,教師應盡量多的為幼兒提過多種條件,以便引導他們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游戲;大班的游戲水平較高,可以給他們增加具有競爭性內容的游戲,以便將來更快的適應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