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冬?
教學古詩時,教師可利用圖畫、語言、錄像等來描繪、再現(xiàn)、渲染情境,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趣,使他們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意境,去領(lǐng)悟詩人所描述的世界。學生邊讀、邊畫、邊唱、邊說,興趣盎然地走進詩人的心理。傳統(tǒng)的文化,在學生的生活里重新散發(fā)榮光。
營造氛圍學古詩
打造“詩詞屋”,營造氛圍。我們班級里墻上畫了很多以“花中四君子”為主題的墻畫,各個角落都會有相關(guān)的詩句,走廊里也有其他的墻畫配詩詞,讓孩子走在哪里視線都離不開古詩。在營造氛圍中,我還把古詩的朗讀和背誦穿插到各個時間段,如:放學路隊時引導(dǎo)孩子背古詩、唱古詩,又起到了喊口號的作用,又起到了背誦詩詞的作用。教師得像“詩人”。要想激發(fā)學生對古詩的學習興趣,老師首先得像個“詩人”,教學古詩時不能用教學說明文的方法,要教出古詩詞的味道老師必須有詩一般的語言。就像《朗讀者》里的老師一樣,他的語言極具詩意,他的語速也和詩的語言一樣,不快不慢,但是極具穿透力。這樣的課堂,相信所有同學都會被吸引,這樣的老師,相信所有同學都會喜歡。筆者制定了一套《古詩背誦行動方案》,用一張大卡紙把班級里所有學生的名字寫在上面,每周所要背誦的詩題目也寫上,制成一張表格貼在墻上,每周一更換完新詩,便開始比賽背誦,在前五名會背的學生可以得到兩顆星星,之后會背的可以得到一顆星星,到周五放學結(jié)束本周古詩的背誦,因為下周又要換詩了。孩子們都有一股不服輸?shù)膭蓬^,爭著趕在前五名里背誦,班級里背古詩的氣氛高漲,經(jīng)??梢钥匆娤抡n時孩子們嘴里念念有詞,仔細一聽才知道他們在背詩,一般來說,到周三時班里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已經(jīng)能熟練背誦了。除此之外,班級每個月還有一次古詩詞朗誦比賽,先把班里學生分為四人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參加比賽:把背過的詩題目寫在紙條上,各組每次派一名學生抽簽比賽,會背的可以給本組加一分,最后看看哪組得分最高便成為優(yōu)勝組了,可以到老師這里領(lǐng)一份小禮品,學生都非常樂意參加這樣的活動,這對孩子們古詩詞的背誦是很大的促進,這樣積累下來每個學期大部分學生都能背誦二十多首詩。
跨越學科學古詩
詩是一首歌,詩是一幅畫。還記得在上《漁歌子》一課時,我先指導(dǎo)孩子朗讀,讀出節(jié)奏了,又進一步引導(dǎo)孩子它還可以成為一首歌,于是教孩子學唱,先學著古人的吟唱,再學著現(xiàn)代流行的唱法,孩子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了。在教學到詞中描寫了哪幾種景物時,當學生把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斜風細雨等景物列舉出來時,再引導(dǎo)孩子們把單個的景物連起來想象成一幅畫,再指導(dǎo)孩子把他們畫出來,一首單調(diào)的古詩詞,立即就變成了一幅美麗的畫。讓古詩“走親戚”。古詩,應(yīng)該屬于語文范疇。但是在教學時,可以讓古詩“走親訪友”,比如上音樂課時,可以把一些容易唱的詩詞拿來唱,撇開理解詞義,撇開背誦默寫,單純的唱歌,由專業(yè)的音樂老師教授,孩子們肯定會更加感興趣,同時也有助于詩詞的背誦。如筆者學校的校本教材有一首《雨霖鈴》,篇幅比較長,孩子們背誦很吃力,但是這首詞唱起來非常好聽,在音樂課上,一節(jié)課的時間孩子們既會唱了,又會背誦了。講故事,激發(fā)興趣。教學古詩,不要插上就讀,就分析詞義。這樣反而會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如果能從故事入手反而會激發(fā)興趣,如《漁歌子》,張志和寫這首詞不僅僅是想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而是當時官場失意,只想隱居山林垂釣,不想出山做官而作,老師還可以講一講,他為什么官場失意,遇到了什么事情?這樣學生肯定會更感興趣,也會對這首詞充滿了興趣。
多種方式讀古詩
古詩學習講究“三讀”:一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初讀古詩,準確的讀出字音。其實,這里面也有很多文化點,古音與今音也有很多的不同點,但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中統(tǒng)一使用今音。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中的“斜”,古音讀“xia”第二聲,而今音讀“xie”第二聲。同時,讀出節(jié)奏,也是在一讀的要求之一,讀的時候,五言律詩節(jié)奏是221,七言絕句是2221和223都行。一般的學生在誦讀時候都能初步把握節(jié)奏感。二讀:讀懂意思。在一讀基礎(chǔ)上,我們注重意思的理解,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并且能夠與今意進行對比,比如“春曉”文中有兩個曉,一個是“天剛亮”一個是“天亮了”,雖然同在一首詩,但意思確是不相同的,要根據(jù)作者的作詩背景進行理解。三讀:讀出意境。背古詩、讀故事、誦古詩都是不一樣的境界,而真正要學會一首古詩,關(guān)鍵在于誦古詩。建議提供與詩相關(guān)的圖片,采用直觀法,引導(dǎo)學生理解詩的意境。如《登鸛雀樓》,展示鸛雀樓的圖片,展示濤濤水的場景,體會詩人的博大胸懷。讀的時候可以巧用多媒體。詩詞教學,還離不開多媒體。有時候古詩的意境,是老師語言所不能完全表達的,也是簡單的文字所不能完全傳遞的,這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制作出符合詩意的課件,讓學生身臨其境,幫助學生加深對詩意的理解。這樣的多媒體課件往往對詩詞的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jié) ?語】
古詩是我國特有的文化瑰寶,在歷史長流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是我國五千年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更應(yīng)該承擔這份傳承的責任,讓學生在趣味中感受、樂學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