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娟
【摘 要】
小學語文“讀寫”是基本功,也是重頭戲。然而小學生的作文常常枯燥、干癟、毫無生氣,與讀寫脫節有很大關系。本文深入探討如何讓“讀寫”在課堂上生根發芽,以“讀”為梯,激發興趣,喚醒想象;以“寫”為犁,開疆拓土,陶冶性情,讓課堂在“讀寫”的交相輝映中,展示別樣的魅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讀寫結合 教學方法
葉圣陶先生說:“從國文科,咱們將得到什么知識,養成什么習慣呢?簡括地說,只有兩項,一項是閱讀,又一項是寫作。”這句話深刻地揭示出語文學習的精髓和靈魂。“讀寫”是語文課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讀寫促進聽說,以聽說引入讀寫,而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創造性地開發應用,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以讀激發欲望,以寫汲取源泉
一些學生談到寫作就害怕,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沒有表達欲望,二是即使想表達,也表達不出來。前者因為無病而呻吟,后者因為無米而斷炊。無論哪種,都呈現出一種偽作文狀態。為此,語文課堂當務之急,便是從“讀”入手,激發寫作欲望,涵養寫作性情,積累寫作素材,當學生感覺急切想寫的時候,作文不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教學《安塞腰鼓》一課時,教師決定從“讀”導入,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心靈震撼。教師范讀“愈捶愈烈!痛苦和歡樂,現實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升華!人,成了茫茫一片;聲,成了茫茫一片……”學生們由最初的好奇到后來的專注,由后來的專注到無法自拔的沉醉。老師的聲音如擲地有聲的鼓槌,嘭嘭地撞擊著學生們的胸膛。范讀結束,學生們耐不住“寂寞”了,爭著搶著舉起了手,“老師,我也想讀。”師:不急,老師有個問題,在這樣的一段話中,有一個省略號,我們不能輕易放過,請你帶著感情讀一讀,并展開想象,你認為安塞腰鼓的美和鬧,體現在哪里呢?然后用筆寫下來。”學生們熱情高漲,課文就在這憨厚和清脆的聲音里蕩漾開來。這樣讓學生有感而作,既寫出了自己的想象,又深化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課文在老師的范讀中拉開序幕,學生們在強烈的渴望下走進文本,在朗讀中蓬勃了想象。縱觀本案例,教師以范讀的力量引領同學走進文本,看似走老路,卻是返璞歸真。不難想象,熱愛朗讀,真正在文本里趟過幾遍的學生,寫起來也會自然傾瀉,水到渠成。
二、以讀喚起想象,以寫升華文本
前面提到的“讀”,并不是死讀傻讀,機械性的讀,而是“思考”的情況下讀,有聯想,有想象的讀。只有這樣的讀,才能從文字中讀出情誼,讀出韻味。由讀到寫,由寫到讀,喚起想象,升華文本。
《海倫·凱勒》一課,這是一個黑暗中的生命,但是卻帶給世界無限光明。然而,對于學生們來說,很難理解海倫的處境,自然無法理解她對生命的態度。在初讀了課文之后,教師布置了作業:同學們,每個人都有無數個假如,如果給你一個“假如”成真的話,你選擇什么?5分鐘后,孩子們陸續停下了筆,有的假如回到童年,有的假如很有錢,有的假如有許多時間,也有的假如每一天都是春天……學生的心是詩,學生的心是歌,學生們的世界永遠充滿色彩。然而,老師無比沉重的告訴孩子們,海倫也有一個“假如”,那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們在讀課文,你也許會覺得自己的“假如”很奢侈……學生們動容了,當再一次走進文本的時候,顯然沒有初讀課文的浮躁,大家都靜靜地讀著“她不分晝夜,像一塊干燥的海綿吮吸著知識的甘霖……”學生們慢慢地走進了海倫的世界,走進了她的內心,與她一起感知如饑似渴,一起珍惜光明和無聲以外,上天給予她的一切。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深諳學生們缺乏必要的體驗,于是,在初讀的基礎上布置了寫,在寫作的交流和展示中,孩子們自由領悟,從而更好扎進文本里,縱情游弋。
三、以讀增強體驗,以寫釋放情懷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閱讀的越多,吸收的越多;寫作的越深,情懷越博大。大量的事實證明,所有的寫作都需要強大的情感支撐,加強情感體驗,才能有效地提升寫作的情義,釋放寫作的情懷。
《天鵝的故事》一課教學中,教師引導孩子們品讀勇士破冰,感受老天鵝的勇敢和頑強。師:從“老天鵝‘像石頭似的”中你讀出了什么?生:讀出了老天鵝的身體像石頭一樣硬。教師沒有急于評價,師:老天鵝的身體是石頭做的嗎?學生齊聲,“不是。”一個學生頓有所悟,生:我認為主要說明老天鵝撲打冰面的力量很大。師:是啊,它一個俯沖,利用下落的沖力,去撲打著冰面。我們來讀一讀吧!學生們的感情頓時有了提升,接著,教師出示美麗的天鵝圖片,師:都說天鵝是高貴的象征,是美麗的代言,和圖片上優雅的天鵝比起來,老天鵝是不是很丑呢?生:不,我覺得老天鵝的美不在外表,而在于有一顆堅強的心。生:對,是一顆勇敢的心。師:面對厚厚冰層,老天鵝用什么破冰?生:翅膀和胸脯。師:羽毛可能會掉落,鮮血可能會流出,但是在我們心里天鵝是美的,你想對它說些什么呢?寫一寫吧!學生們的熱情被點燃了,趴著桌子上筆尖沙沙……
由上案例可以看出,真正的寫不是機械的任務,而是真情的流露。這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設計中巧妙敷設,層層推進,激發學生們的悲憫情懷,給他們營造一個很好的寫作場,文字自然而然就會流淌下來。
總之,語文課堂就要這樣,讀一讀,讀得深刻,讀得沉醉;寫一寫,寫得暢快,寫得蓬勃。而我們的語文課堂就在這讀寫之間走向生命的道場,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語言習得能力和運用能力,抵達理想課堂的彼岸。
【參考文獻】
【1】盧凱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學刊,2010(18)
【2】吳立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策略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