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珍
【摘 要】
當前語文教學中最為薄弱的就是作文教學,作文仍舊是一個較為沉重的話題,以應試教育為目標的作文教學無視學生的個性和需求,導致學生作文水平參差不齊。針對上述種種情況,本文就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解決方案。
【關鍵詞】
語文作文 現狀透視 增效對策
一、學生寫作難的原因
(一)從教師方面來說
小學階段,雖然新教材增添了很多內容,較以往的傳統課本有著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編寫仍舊不符合規范,不夠完美,例文陳舊,缺乏時代感。
(二)從教師方面而言
首先,原有的教學觀念落后,思想陳舊,教學目標不清晰,很多教師對作文教學的目標理解不夠明確,在教學當中有著較強的局限性,忽視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和思想品德。甚至還有部分小學開設作文課程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語文考試,教師苦心孤詣的去猜題,押題,學生絞盡腦汁進行寫作;其次是教學方法較為落后,訓練方式單一枯燥無味。教師開展作文教學活動無非是編寫提綱,進行寫前指導。教師自身的視野就不夠寬廣,學生禁錮在教室內進行寫話,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一詞半句,長此以往,越寫越沒勁,學生寫作也不得要領,陷入惡性循環。同時作文指導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一般都是由作前指導、學生寫作、作中指導、學生修改和評價賞析這五個方面組成,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當中,往往為了節省時間,會簡化環節,即使簡化環節以后,也不能很好的落實,在實際操作當中仍舊存在很多問題,老師講課較為籠統,學生學習不得要領,學生學不好,教師教不好。
(三)從學生方面而言
小學生自身有著學好語文的愿望,但是往往自身能力不足,心有余力不足,壓力過大,同時中學生生活圈子較窄,他們生活內容較為單調,沒有很好的寫作素材,寫出來的作文也就缺乏感染性,較為死板枯燥。
(四)從社會層面而言
由于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很多媒體充當的角色較多,每年都會有很多優秀作文發布在網上,但是并非所有的都是好文,還有的文章內容空洞,語言華麗,給社會帶來很不好的影響;其次,近些年來網絡文學給學生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各類出版書籍充斥,但是真正好的佳作卻屈指可數。
二、小學作文教學相關對策
(一)明確寫作理念
在語文教學當中,小學語文教師經常會忽略寫作的目的,學生為什么要寫作?寫什么內容?只有弄清楚這些問題,才能夠升高自己的語文寫作境界。實際上來說,語文是一個人的主觀精神活動,也是一種情感表達的方式,有著明確的目的性,因此教師想達到學生主動寫作的目的,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語文作文是學生情感的結晶,因此作文需要真實,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不說空話假話,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真實感受,不拘束自己對情感的表達和宣泄。
其次,作文應該是學生自由表達的載體,語文作文要求真的基礎上還要強調學生根據目標要求選擇適合自己的表達形式,真是的表達自己的情感。
再次,學生寫作必然會有自身獨特的風格,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并且給予學生鼓勵,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的過程當中,發現問題要及時的委婉指正,這樣教師才能更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點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實現寫作和生活、寫作和活動、寫作和閱讀的有機結合
語文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寫作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幫助小學生仔細觀察生活,指導他們獲取更多的感悟,只有這樣,才算真正處理好寫作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寫作和生活相互結合,需要走活動化的道路,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成為生活的主人,這樣學生才會擁有廣泛的寫作素材,寫作的欲望才能夠被有效激發,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
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的時候,需要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當中熟讀課文,拓寬自己的閱讀面,通過多讀書,獲得思想的提升,情感的熏陶和煙雨的積累;在另一方面,需要指導學生將讀和寫結合起來,幫助學生養成動手的好習慣,或者可以摘抄經典的語錄,些讀書報告等,長期堅持下來定會效果顯著。
(三)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由于興趣、愛好、習慣等非智力因素在學科知識和技能學習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語文寫作質量的好壞和他們日常的習慣等密切相關,作文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和愛好,取決于老師,因此教師需要千方百計的改進教學方法,講作文教學融入到社會實踐活動當中,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當中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激發自己的靈感,采用多種形式來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訓練,根據不同的問題要求選擇不同的表達形式,對學生提出要求,分類進行指導,從而有效提高作文教學的水平和能力,打破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實現作文教學從封閉式轉為開放性的突破,幫助學生消除對作文的恐懼感,感受到寫作是一件有樂趣的事情,那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就有章可循了。
良好的寫作習慣是寫作素養當中的重要方面,也是作文的必備基礎,如果寫作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當中的一部分,那么寫作也就是一種享受了。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同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督促,良好的寫作習慣一旦養成,就會內化為學習品質和寫作素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小學生想要提高自身的協作能力需要長期堅持,在不斷實踐當中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方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楊碧霞.論小學語文作文指導的經驗與體會【J】.時代教育,2012(22)
【2】朱清云.小學語文教科書中寫作活動的設計——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為例【J】. 考試周刊,2012(10)
【3】李彬.褪卻紅衣學淡妝——關于中學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應用寫作,2010(09)
【4】沈榮.關于中學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