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杰
【摘 要】
作文是學生語文學習中綜合素養的體現,作文不僅需要扎實的聽說讀寫方面的基礎,更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人文情懷。因此,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品味涵詠語文的博大精深,從而寫出深刻內涵的作文來。本文圍繞如何讓學生在作文中品味涵詠語文進行闡述,旨在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
初中作文 品味 語文 教學 素材 情感
在初中階段,寫作是檢驗學生語文水平高低最直觀的方式。一個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通過在其作文中的遣詞造句能力,就能基本反映出該學生的文字功底、詞匯積累。通過通讀文章的主旨,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極其三觀,有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內心所想,從而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一、激發學生興趣,營造隨筆教學氛圍
心理學研究認為,興趣是維持認知活動的直接因素。想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后積極地布置一些隨筆作業。所謂的隨筆,不需要制定統一的寫作主題和基本方向,要求隨心所欲地發揮即可。因為教師要通過布置隨筆,來激發學生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敢于去寫作,敢于用文字來描繪日常生活,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在進行隨筆訓練的初期階段,由于學生的寫作素材有限,思維能力較低,教師在平日里的作文課上,不妨可以給學生們分享一些優秀作文,或是一些雜志書籍上所涉及的優秀素材,供學生們去閱讀和思考,并通過課后作文的形式來進行點評和感想。或是給學生們推薦一些課外讀物,讓學生們多多閱讀,去學習一些名作家的行文思路和寫作技巧。當然,最常見的教學模式就是在課上看電影,課后要求以電影題材為主題寫一篇觀后感或是影評。比如,在語文課堂上為學生們播放日本著名教育電影《忠犬八公》,通過觀賞主人和秋田犬八公之間感人至深的故事之余,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來談一談人與自然的關系或是自己身邊是否也存在著這樣感人肺腑的故事。
二、搜集個性素材,形成獨特寫作視角
在很多學生的眼里,語文的學習似乎只是為了應付將來所要面對的中考而已。在課后練習寫作也只是為了應對老師所布置的課堂學習任務,以便于更好地在考試中拿分。這種應試化的固話寫作模式,缺乏學生們用自己的雙眼和內心去感悟生活,所寫出的文章往往如同八股文,讀起來味同嚼蠟,缺乏神韻。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們的寫作熱情,教師不妨可以帶領學生,去一起讀某一本小說,來激發學生們對于閱讀小說故事的愛好。學生們讀的小說多了,自然就有一種想要模仿作者寫作的沖動。此時此刻,教師就可以將課后的作文內容改為續寫小說的某個片段,或是直接把舞臺留給學生們,讓學生們自由發揮去寫一篇引人入勝的精彩故事。就以羅曼·羅蘭的著作《名人傳》為例,這是一個關于著名人物的傳記類習作,學生們通過閱讀這樣的名人傳記,不妨可以在作文中模仿這樣的寫作手法,去介紹一下當代生活中自己感興趣的名人,如影視明星、游戲冠軍、歷史上的帝王將相等。作為教師,也要與時俱進,去重視學生們所寫的文字,尊重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
三、關注社會生活,注重積累寫作素材
藝術來源于生活,文學創作也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生活。”此話告訴我們作文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有些學生因忙于“學習”,缺少機會廣泛接觸豐富多彩的人類生活,同時不會觀察生活,不會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這樣就形成了作文與生活聯系不緊的現象。再加上學生往往不能廣泛閱讀,從書本中了解知識,再加不注重生活實踐,時時留心周圍的一切。因此,他們缺少積累,缺乏真實的寫作素材。寫作時無話可寫,描寫十分空洞。很多著名的作家,在自己年輕的時候的所見所聞,都化作了自己日后的創作源泉,寫出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日本明治文豪夏目簌石,自小學習漢文化,大學又就讀于東大英語系,從而形成了他寫作中的儒教倫理觀和東洋美學意識。我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先生,在高密鄉長大,見證了這片土地的變化,感受了母親的偉大,這些經歷最后都用作品呈現在讀者面前。這些名人成功的例子,都充分說明了生活對于寫作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當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去用自己的雙眼和內心去感受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樂趣和美。尤其是對于生活中自己所接觸的事物,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四、開展情感教學,促進學生作文情感表達
教師通過批改學生的隨筆作文,可以清楚地了解學生們的內心所想和心理活動。初中生正直人生的青春期,內心往往比較叛逆和躁動,往往表現為口頭上羞于表達。此時此刻,教師不妨可以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們把自己內心所想和煩惱,寫到自己所布置的隨筆作文當中,用寫作這種無聲的形式來同教師進行交流。這就是所謂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情感教學”。這實際上就是教師的一種良性引導,來激發學生們在寫作的同時,注入自身的情感。具體表現為在作文課堂上講一些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再配上一些最輕緩的音樂、最感人的事跡來引發學生感動和深思的情感,進而促進作文情感的表達。不僅如此,教師要努力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如一個字、一個詞語、一個句子寫得生動準確,都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一旦發現學生作文中有了毛病,要以和藹的教態,親切的話語,跟學生一起研討交流,弄明白錯在什么地方,或在作文評語中加上幾句安慰鼓勵的話,這樣學生熱情會更高。評閱作文時要千方百計鼓勵作文成文后學生的自讀自賞能力,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動腦改寫作文,才能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鑒賞能力,而且培養他們良好的寫作習慣。
綜合上述,作文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寫作的技巧。在平時的教學中,在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基于此,我們要正視學生寫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不斷優化教學策略來提高作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盧炳祥.情感教育——語文作文教學熱切呼喚【J】.課外語文,2015(24)
【2】楊偉平.語文作文教學中要弘揚傳統文化【J】.中學語文,2016(23)
【3】趙卓紅.讓學生在語文作文涵詠祖國文化【J】.科教創新導刊,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