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櫻
心理健康是人智力發展、人格形成、品格塑造、價值提升的重要前提,是一個人全面健康發展的精神基礎。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是一門嶄新的學科,對其中的許多問題需有一個學習認知、接受理解的過程,尤其是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這就導致兒童心理問題頻發甚至造成惡性事故,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令人堪憂。所以,從關心孩子、造福家庭、和諧社會、復興民族的角度,我們很有必要探討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策略,這也是極富有現實意義的一件大事。
一、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實用性分析
隨著經濟時代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國際國內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文化沖擊和人才競爭給人的心理健康發展帶來巨大壓力。受經濟條件、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3~6歲學前兒童大都能享受到豐厚的物質滋養和寵愛泛濫的生活,品行性格和心理不同程度受到變異扭曲,而他們正處于心理成長和思想發展的關鍵時期.發展潛能巨大可塑性極強。幼兒園小朋友從家庭獨處環境邁向集體生活環境,角色的轉換、同伴的增加、人際的復雜、活動的強化都給幼兒心理帶來了巨大壓力和嚴重挑戰。因為幼兒的心智嚴重不成熟,自我調節、自我適應、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較弱,容易發生言語失范、行為攻擊、離群獨處、情緒爆發等不良行為。久而久之,會導致幼兒心理失衡、變異、扭曲等狀態發生,甚至給幼兒一生的認知、情感、性格、道德、價值觀的發展產生無法逆轉的負面影響。幼兒教育是基礎性教育,她們的心理健康不僅僅是個人和集體問題,而是關乎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事。基于此,我們不但要強其體魄、塑其心志、增其素養、鼓其精神,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做好充分準備,而且要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
二、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提升幼師的專業素養,優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教師的專業素養對幼兒的教育而言至關重要。兒童對老師有著癡迷、崇拜、模仿的能力,教師的病態人格將嚴重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我們需要努力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心理健康培訓,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拓展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空間,引進心理健康研究的最前沿知識,針對園本實際掌握實用的方法技能,并利用所學的心理衛生知識和技能實施有效的診治工作,促進教育活動收到實效。同時,幼兒教師需要不斷錘煉自己的心理品質。比如,我們可以組織開展各種心理教育和培訓活動,像“職業心理健康”“幼兒心理知識網絡培訓”“健康心理大家談”“我心中的健康幼兒”等等互動,開通自媒體網絡平臺,像健康教育微信群、公眾號、QQ群等形式,以拓展教育渠道,增進心理健康教育技能。
(二)創建良好的教育環境,形成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合力
1.幼兒園環境。幼兒園要創設物質環境、心理環境、語言環境和文化環境,以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有效養成。我們需要加強幼兒園的硬件投入,注重顏色搭配、文化布置、區角氛圍、材料投放等環境布置;需要加強師幼之間的情感交流,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營造良好心理氛圍,諸如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團結互助的伙伴關系、合作共贏的同伴關系,都可以幫助幼兒形成“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需要凈化語言環境,為幼兒建立文明有禮、民主和諧的人際交往環境,以滿足幼兒心理發展的需要。
2.家庭環境。家長的教育形態影響著幼兒心理品質,家長需要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要重視言傳身教和榜樣示范,用良好的自身素質引領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質。比如,幼兒園通過家長講座、家園手抄報、家長園地、現場觀摩、自媒體平臺等方式進行家園互動,像“我是心理健康衛士”“家長心理健康教育論壇”“家長心理健康教育交流會”,使家長成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
3.社區環境。社區教育也是培養幼兒健康心理的重要渠道。社區需要開展系列文明教育活動,挖掘社區文化教育資源,和諧民主共建的良好氛圍。幼兒園可以聯手社區活動,發揮社區育人的教育功能,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以解決幼兒自我封閉、任性放任的心理劣勢。
(三)關注主體的個性差異,完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措施
1.開展個別輔導。幼兒的性格和情感存在個性差異,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因人而異個別進行。因此,開展個別輔導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幼兒園應該針對個案問題組織專題討論,探討成功的經驗做法,提升實際操作能力,以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再上新臺階。
2.開展“心理矯治”。受獨生子女和家庭教育的影響,幼兒出現問題在所難免。而且,幼兒所犯的問題應給予及時有效的矯治,“對癥下藥”、因人施教效果顯著。比如,幼兒園需要開設“心理輔導室”和“知心話吧”,針對性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保證幼兒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及時矯正自己的心理問題。
(四)制定規范的政策法規,確保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有序發展
隨著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和家長對教育的期望值越來越高,這給幼兒教師的心理和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針對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我們需要做好相關的規范工作。一是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確保教師的工資待遇、住房福利、進修培訓、職稱兌資等權利落實到位,以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二是教育部門和屬地政府應統一規劃教師的專業成長方案,以加快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適應工作需要。
總之,幼兒園需要立足幼兒全面發展需要,認真研究探討幼兒心理健康的內涵屬性,針對幼兒教育的現狀和問題進行科學分析,實施有效性策略,促進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在規范有序的軌道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