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慧
【摘 要】
思維導圖挖掘了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工具。后來它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傳入我國,在教育界引起很大的反響,廣泛應用于各學科的教學中。思維導圖在學科的學習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特別是對思維激發和思維整理的促進作用不可忽視。思維導圖從一種學習方法到教學方法的轉變,在理科和英語科等學科的研究中比較多。思維導圖是一種記憶路線圖。思維導圖展現的是思想組織的過程,是知識儲備和學習管理的關鍵環節。實踐證明,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也有顯著的效果。本文就此探討了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
思維導圖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應用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更好掌握,采用思維導圖是其中一條良好的途徑。首先我們對思維導圖有一個良好的認識,然后注意在思維導圖應用中,繪制思維導圖;做好閱讀筆記,建構知識體系。必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1.關于思維導圖的認識
思維導圖不僅是圖,而且還有有形象性的一些因素在里面,所以其又是思維,便又有抽象性的一些因素在里面。具體形式,就是找準一個主題,以此為中心,在這一主題之上將第二、第三級的子主題關聯起來,然后向四周散開出來。主題與子主題之間,就用一些各色的線條連接起來,體現思維活動的路徑。
2.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2.1筆記環節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是對思路的一種呈現,從思維導圖里可以看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可以清晰反映出問題之間的主次,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梳理。在教學里,學生一邊要閱讀,一邊還要做好筆記。而一般的筆記,就是學生對閱讀過程的復制。知識點沒有主次之分。與此同時,學生忙于閱讀,根本沒有時間對知識點進行有效的關聯的思考。所以在課堂學習中,有必要組織學生應用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厘清時間線和事件發展進程,用“時間軸”的方式記憶各科重點,同時對自己的記憶進行自我檢測,及時進行修正。從問題出發,從主題出發,關聯上相關的知識點,出發在層次上、在結構上體現出來,便于課后的復習。例如在教學《出師表》一文時,通過學生對每個段落的閱讀和分析,引導學生在一定的語境中欣賞其文學品味和包含的深刻意蘊,最終更好地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將其關鍵點記錄下來,不僅能在閱讀中理解其過程,而且還能在這一過程感悟其中的偉大情懷和精神。
2.2知識體系構建中的應用
初中語文教學,在知識呈現過程中,基本上是采用線性的呈現方式將知識點呈現出來的。這有它的好處,也有它的不足。不足在于不能一眼看出這些知識點的相互關聯關系。而大腦,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盡管有線性的思路,但是在知識點之間的關聯上的思考時候,往往是網狀關聯在一起的。為適應我們大腦的思維模式,有必要在整理語文知識的時候,應用思維導圖,充分將各個分散的一些知識點,有機關聯起來,存進大腦,即建立起知識網絡體系出來。比如在教學《背影》一文時,學生在閱讀之后,很容易就被父親熱愛兒子的父子之情所打動,且由此聯想到自己的父母親。此時教師就可以要求畫出思維導圖,再結合學生情感的觸發點,引導學生注重真實情感的抒發,為了不耽誤教學進度,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像平常發朋友圈一樣用70個字簡單的寫出自身對父母的熱愛,這樣既幫助學生找到了寫作材料,又與學生的時代特點相符,很多學生在寫作時肯定是無話可說,但是在發朋友圈時往往滔滔不絕。這樣就能將學生的生活經歷與情感體驗調動起來,并與課文的語境相融合,促進學生對其深刻感悟的同時積累了寫作素材。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實現讀寫結合。
3.注意事項
3.1明確主題
在教學活動之前,對所授語文知識,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確定好教學活動的主題。沒有主題的教學活動,是無法用思維導圖進行完成的。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就是教學目標,這一目標有知識點上的目標,有能力培養上的目標,也有情感態度價值觀上的目標,對這些目標,如何側重,如何有機融合,需要根據其班級實際和教學內容確定。一般來說,語文知識點往往是教學主題,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應該是一個輕松愉快的過程。而思維導圖,就是一種輕松愉快的過程。而在此基礎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呢?這是應用思維導圖中的關鍵。思維導圖繪制得好,學生學習就會有效率,反之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活動。首先組織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找準所有知識點相關聯的焦點,即一堂課,或者一個知識章節,其學習的主題是什么?這是學生必須需要了解的。然后再找準此主題,并找出次主題的所有關聯的知識點。學生用筆將這些主題和次主題連接起來。
3.2給足時間
學生在繪圖過程中,畢竟筆記不可能跟上閱讀速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學生在繪圖時候所需要的時間,應該給足繪圖的時間。特別是在一些重要知識點上,有意停頓一下,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并且將知識點上的一些關鍵詞,在黑板上給學生板書出來,在繪圖關鍵詞上讓學生把握住。
3.3抓關鍵詞
在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由于學生在對信息知識梳理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品質不一樣,他們在對知識的理解不同,需要引導學生對抓住知識點的一些關鍵詞。這些關鍵詞,可以在講授中,有意暗示,或者直接板書在黑板上。以《蘇州園林》教學為例,由于學生之前已經學過了部分說明文,掌握了說明順序、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蘇州園林》的基礎上將其特點提煉出來,找出文章所給的信息,學習作者的寫作中的謀篇布局的方式,就是二者良性互動的“關鍵詞”。
【結 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具有十分強烈的必要性,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認真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切實提升學生對思維導圖的熱愛,掌握其應用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國慶.概念圖、思維導圖教學應用若干重要問題的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12(05)
【2】邱相彬,曾紅麗.思維導圖技術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1(24)
【3】王麗萍.淺談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J】.中國高新區,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