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莉
【摘 要】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涉獵的范圍較廣,除了教材中系統化的語文內容,同時還要求學生拓展思維,以課外閱讀的積累提高自身素養,這也是新課改下學生主體的重要體現,教師可根據讀思、讀寫相輔相成的特征,將閱讀理解與寫作抒情結合起來,縮短教學時間并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以閱讀的有效開展逐步提高作文水準。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教學 閱讀與寫作 融合
小學語文的閱讀與寫作水平均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做好長期的統籌規劃,只有在順應學生的成長規律上進行閱讀教學與作文啟發,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寫作興趣,從而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以簡單的寫作技巧糅合到語文的學習中來,打破課堂的局限性,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淋漓盡致揮灑筆墨,獨辟蹊徑以閱讀寫作引發情感共鳴。
一、深化閱讀引發創作靈感
閱讀寫作需要學生具備馳騁廣闊天地的想象力,盡情的在思維空間中翱翔,即使面對抽象的語文知識點與情境描繪,也能通過同類問題的聯想去感悟,代入到情境意境中感受文章的精髓所在,語文教材中有諸多適用于閱讀寫作的素材,還需教師提煉出教材中的啟發性元素,讓學生從字面含義的淺層面理解逐漸深化探究, 從不同的感受層面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在原文基礎上表達出獨特的見解,不人云亦云的隨波逐流,在思維的拓展上進行寫作,學生的靈感如同奔涌的泉水一般活躍,自然而然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例如:教學《迷人的天山牧場》時,網絡搜集“草原”“牧場”等關鍵詞,下載圖片與視頻備用,隨著學生的課堂反饋適當的利用圖文激趣,將抽象的牧場場景直觀的展示在學生的眼前,在感官的觸動下,學生受到心靈的熏陶,享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讓學生在牧場靜謐或是熱鬧的場景中,衍生對牧場的向往,對祖國幅員遼闊的自豪,由此及彼讓學生同類化聯想家鄉的風景,學生在動態的圖畫放映下, 不知不覺的討論起家鄉的美景,一些學生開始回憶起旅行的風景,各自分享由閱讀啟發的心得,教師順勢讓學生將適才的口語表達整理成文字記錄,以一篇游記或者是生活感悟的形式呈現出來,學生的想法各一,經歷也五花八門,自然就避免了千篇一律的作文現象,為了避免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發生思維斷鏈、無話可說,可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作文之前的口語整理,讓學生在自我思維整理與他人的啟發下構建作文框架,不知不覺產生作文感悟。
二、模擬文本形成創作構思
小學生的社會接觸面窄,認知較為淺薄,在創作時難免受到思維的桎梏,致使作文蒼白無力,教師不宜急不可耐的展開作文引導,可利用名篇佳句的仿寫、續寫等方式讓學生有章可循,例如:教學《桂林山水》時,其中有一些小學作文常用的比喻、排比、擬人句式,“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好像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弊寣W生自選一處景物進行仿寫,利用:“……的……真……啊”開篇,可順藤摸瓜得到思維的延伸,再比如:學到“荷葉圓圓”時,其中的動詞“躺、立、蹲、游來游去”讓幾個小動物的形象更為立體,教師可引導學生想象不同動物的動作,再結合形容詞:“亮晶晶、透明、呱呱地”讓學生體味細節顯情的重要性,將學生以往的作文提煉出一些經典反面案例,讓學生結合文章細膩的表現手法,改動原本的平鋪直敘,有的學生將“這朵花真漂亮”改為:“綻放的小花散發著幽靜的芬芳,沁人心脾?!背醪竭~出了課文品咂到作文充實的一步。
三、閱讀實踐擴充寫作素材
理論與實踐的兩相結合是現代化教學必要施行的一步,在閱讀寫作中,實踐可激發學生的靈感,擴充原本單一的寫作素材,基于生活本身去開展創作,學生的表述更具真實性,例如:“六一兒童節”時,學校舉行了匯演,教師可讓參與其中或是從旁觀看的學生,由不同的角度表達想法,組織學生在“植樹節”帶上鐵锨等工具挖土栽苗,讓學生圍繞學生組織的各種文化活動,或者各個節日不同以往的氣氛進行具體情況的描繪,在寫作的同時同步化德育教育,帶領學生閱讀“倡議宣言”,將“我宣誓……”的內容導入語文教學,學生面對新鮮內容充滿了好奇,在宣誓的過程中激情滿滿,此時教師讓學生針對情緒變化寫一篇感想文章,效果必然卓群,教師應靈活化展開閱讀作文教育,除了課本內容的閱讀,還可以讓學生閱讀學校公示欄的內容,閱讀街邊的宣傳標語,從生活中潛移默化積累寫作靈感,引發寫作思考。
四、閱讀競賽表達創作新意
教材中諸多閱讀內容豐富了學生的認知,同時受到篇幅的限制,學生的閱讀范圍較為狹隘,教師可開拓課外閱讀的渠道,在班級設立圖書角,為學生制定閱讀計劃,并在一段時間的閱讀積累后,開展閱讀活動檢測學生的閱讀成效,并根據學生的反饋查漏補缺,例如:圍繞“春”展開課堂“詩詞大會”,讓學生分組每組說出關于“春”的詩詞歌句,看哪一組說的更有新意,哪一組說的更快更多,繼而將課堂上激辯的語句應用到作文當中。
【結 語】
教師應恰當結合閱讀與寫作教學方案,讓學生在文學素材庫的不斷累積填充下,得到個人情感的升華,構建出豐滿的骨架。
【參考文獻】
謝淑茗.論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