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萌 張麗娟
【摘 要】
語文核心素養,是在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培養適應未來學習和發展的關鍵能力。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應通過一節節語文課得以實現。使課堂教學設計符合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需要,僅局限于教材內容是不夠的。因此,要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展開教材內容之外的知識拓展,選取適合學生學情、有針對性、有拓展價值的內容,豐富課堂教學設計,在豐富課堂知識的同時拓展學生視野,促進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
語文核心素養 知識拓展 教學設計
語文核心素養是著眼于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的角度,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旨在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的關鍵能力與素養。將語文核心素養落實到課堂教學活動、貫穿于課堂教學設計當中,有利于將培養語文核心素養落到實處,在一節節語文課中逐漸培養學生學習、應用語文的關鍵能力。
一、語文核心素養
談及語文核心素養,中心落在“核心素養”上。核心素養,是信息社會的時代背景下,符合個人終身發展的需求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一種“關鍵能力”,注重培養應對挑戰、解決問題的能力。語文核心素養,則是將核心素養與語文學科相結合,“要理解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先要明白‘語文學科的內涵所指,也就是這門學科的課程邊際和領域。”[1]進而立足于語文學科特點提出的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所需要建構培養的語文能力。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四個層面的內容,即語言理解與運用、思維發展與建構、審美發現與鑒賞、文化傳承與發展。這四層要素分別從語言、思維、審美態度、文化積累四個方面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提出要求,意在通過語文學習,提升學生理解、應用語言的關鍵能力。
二、課堂知識拓展
“語文課堂中的拓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掌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擴大視野,提高思維能力,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從而真正提高語文素養,培養人文精神。”[2]知識拓展,是指教材內容之外,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融入源于課本而高于課本的知識內容。“核心素養,應超越所教的知識與技能。”[3]局限于教材內容的課堂教學設計是不能實現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的,為了滿足學生未來發展的知識需要,應在教材知識之外拓展教材之外的內容,使課堂教學更加豐滿立體。拓展延伸環節,是課堂“彈性調節”的部分,所謂“彈性調節”是指根據本節課教材內容的多少而適當添加拓展知識,如果本課內容較易理解,對學生而言難度較小,部分學生在課堂內存在“吃不飽”的現象,則可以利用拓展延伸打開思路,拓寬視野。相反,在教材內容知識含量大,需要學生理解掌握的內容多、難度大的情況下,拓展環節就不宜過難,內容含量也應合理適當,如果課堂教學設計中教材知識內容量很大,在拓展延伸環節又增添大量的新知識,就會加重學生語文課堂學習的負擔,沉重的“包袱”壓得學生喘不過氣,長此以往,學生便會失去課堂學習的興趣,非但不能充實課堂,拓展學生知識面,還會適得其反。因此,要恰當處理拓展延伸內容,從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拓寬教學思路,引入知識鏈接,豐富學生視野。
三、設計原則
(一)內容選取合理
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拓展延伸設計要遵循合理性原則,不能盲目、漫無目的地展開知識鏈接,要以教材為依托,立足于教材內容,選取與教材相關的,適合學生現階段知識水平的內容。另一方面,對于知識拓展的內容量要有所把握,既要保證以教材內容為主,知識拓展鏈接作為輔助理解、拓展知識面的作用,不能“喧賓奪主”,又要避免本節課教材知識較少或易于理解,拓展內容有補充分,導致整節課“含金量”較低的現象。拓展設計,就猶如放風箏一般,線輪掌握在教師的手中,應有收有放,當課內知識不足以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時,就松一松手中的線輪,讓“知識的風箏”飛得更遠些;當每節課的拓展達到一定程度,積累到一定量時,再收一收,將知識的風箏拉回到課堂之內,切不可一味地拓展,使得“風箏”越飛越高,最終斷了線。
(二)具備學習價值
課堂學習時間是有限而珍貴的,因此,拓展延伸環節的選取設計必須是經過仔細篩選和反復推敲的、具備一定的學習價值的知識內容,不能將拓展延伸看作固定的教學環節,為了拓展而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大部分是在課下獨立完成的,對于內容的選擇、方法的采用,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而課堂的拓展延伸環節,是實現師生共同超越教材展開拓展的有效手段,時間的有限性要求拓展的內容必須是合理恰當并具有一定的學習價值,對于學生學習知識、發散思維具備積極作用和實際意義的,因此課堂拓展延伸設計中所選取的知識鏈接應該是具備學習價值、對學生的未來學習具有積極意義的。
(三)內容具有針對性
拓展,不是盲目的拓展,知識拓展的原則不僅要選取積極有益的內容,在此基礎上,還要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部分,“拓展環節的設計應在深入解讀文本的基礎上,牢牢依托文本,進行豐富、延伸。”[4]知識是無窮盡的,而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無法廣泛涉獵各學科的相關知識。因此,在拓展延伸環節的設計中,應有所取舍,與課堂教學相關的經典作品、與課文具有比較意義進而有利于促進學生加深理解的內容、有利于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拓展思維廣度的內容應優先選取。
(四)選擇視角開闊
拓展延伸內容的選擇,應保持開闊的視角,在與課堂知識相關的前提下,跳出教材的束縛,盡量幫助學生開拓知識面,豐富閱讀量,拓展內容不必局限于語文學科內,可根據本節課的內容適當拓展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使語文課堂的學習與其他學科相關聯,突破學科的界限,將知識學習建構成一個整體。
(五)注重拓展效果
拓展延伸的內容設計,應注重實際教學效果。為了確保知識拓展的設計恰當有效,要對內容的設計、選取做好“預習”和“復習”。預習,是指為了確保拓展內容在課堂活動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之前應關注學情,根據學生的知識經驗、學習習慣等設計拓展內容。忽略學情,會使拓展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產生“隔膜”,拓展內容設置的過難,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難以理解,無法完成拓展知識面的初衷,可能還會給學生造成挫敗感;設置的過于簡單,則失去了原有的拓展意義。而復習,是指教師在課后對設計內容展開反思,關注結果反饋,分析實際教學效果并總結經驗,在再次設計的過程中根據先前的經驗,選取恰當適合的內容。
綜上所述,在實際課堂教學的拓展延伸設計中,應合理把握拓展延伸環節,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盡可能地引入適合學生學情、超越課本局限、有價值的知識內容,使得課堂設計更加飽滿。在拓展的同時,逐漸培養學生開闊的學習思維,跳出教材的束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加開闊的視野空間,滿足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需要。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核心素養視閾下卓越教師培養研究”(項目編號:SJGY20170186)
【注 釋】
【1】榮維東.語文核心素養構成要素與模型建構初探【J】.語文教學通訊,2017(05)
【2】陳春蓉.多維設計,有效拓展——關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拓展延伸”的問題設計【J】.海峽科學,2017(02)
【3】崔允.追問“核心素養”【J】.全球教育展望,2016(05)
【4】馬慧華.語文教學拓展設計策略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14(10)
【參考文獻】
【1】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04)
【2】雷實.談談“語文素養”【J】.課程·教材·教法,2004(12)
【3】顧之川.論語文學科核心素養【J】.中學語文教學,2016(03)
【4】王寧.語文核心素養與語文課程的特質【J】.中學語文教學,2016(11)
【5】王云峰.語文素養及其培養【J】.中學語文教學,2016(11)
【6】馬慧華.語文教學拓展設計策略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