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勤
[摘要] 產科一直都是醫院護理風險高發的科室,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產科護理風險,尤其是產婦和家屬,更加關注在分娩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事故。目前我國關于護理風險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成熟的理論和實踐,尤其是像產科這種護理風險高發科室,更加需要建立科學完善的護理風險管理體制機制,降低風險發生率,這樣可以避免更多的醫療糾紛,為產婦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
[關鍵詞] 產科護理;風險管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3(c)-0026-02
在當今這個患者的自我維權意識不斷增強的信息時代,醫院與患者的關系越來越緊張。醫院的產科由于孕婦的病情在通常情況下比一般人具有更大的風險和不可預見性,患者和家屬普遍不具有相對科學的產科護理知識,使得產科護理繁重,醫療糾紛頻發。為了有效地降低產科醫療糾紛的發生率,產科護理人員必須做到以下3點:①高度重視孕婦的分娩工作,在孕婦分娩期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應對分娩風險和出現的各種不可預見的問題;②不斷地加強對孕婦和家屬關于科學護理知識的宣傳,這樣在產科護理人員由于工作繁重和產科護理水平有限的情況下,照顧到各個產婦的感受,保證各個產婦的安全;③積極宣傳產前風險管理知識(風險管理是通過分析在護理工作中的潛在病情后,針對該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最大程度地降低產婦發生危險的可能性)。通過宣傳產前風險管理知識可以有效地減少可能出現的醫患矛盾,最終保證產婦的生命安全。
1 護理風險管理現狀
護理風險(患者在其治療過程中由于護理過程中出現的不可預見的不安全因素,最終導致患者病情加重、殘疾甚至死亡)可能會出現在患者接受護理的各個環節,它具有不可預見性和極端復雜性。在護理工作中通過識別、評估以及合理地處理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的種種風險,最終以非常低的成本來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的方法是護理風險管理。目前,在我國由于種種原因的限制,大部分醫院在護理風險管理方面仍然是小學生,這些醫院往往把利益與效率看的比較重而忽略了護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就像上文所提到的孕婦的特殊性導致醫院產科是護理風險很大的科室,在產科啟用護理風險管理是刻不容緩的。另外護理風險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素。
1.1 護士因素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醫療服務得要求也越來越高,本來產科護士的工作就比較繁重,無法照顧到每一個患者的感受。現在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對護理質量的的要求,導致產科護士的工作量與壓力越來越大,最終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出錯率也上升了。
1.2 患兒及其家屬問題
新生兒本身比較嬌弱,沒病史可以參照,有些新生兒會對某些藥物出現過敏現象,但是家屬由于不懂得醫療知識,認為患兒出現問題是護士的護理出現了問題,不但不配合護士的護理工作,有的家屬甚至擅自離開醫院。
1.3 醫院管理制度問題
醫院作為一個負責患者生命安全的機構,它需要具備完善的規章制度和一個超強的組織管理機構。它需要對產科護士的工作事項、工作步驟做出規定并做到有效的監督;合理協調護士之間的配合工作;有不斷完善護理技術體系以及嚴格的護理人員培訓和嚴格的護理工作考核制度。
1.4 護理人力資源缺乏
由于我國仍然采用原由衛生部制定的《綜合醫院組織編制原則》實行的醫護比例1∶2,病床與病房護士比例為1∶0.4來實施,導致長期以來護士都處于比較緊缺的狀態。另外在產科護理中新生兒不計算在病床數中,因此產科護理的工作比其他科室的護士的護理工作更加繁重。由于產科護理工作比較瑣碎且需要豐富的護理經驗來判斷各種突發情況,所以剛進入產科的實習護士不能單獨值班,最終導致產科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匱乏,多數護理事項及步驟能省則省,因此會發生更多的護理風險事件以及發生突發事件后人員長期處于不足狀態。
1.5 溝通技巧問題
由于產科環境比較吵雜,工作瑣碎繁重,護士在護理工作過程中容易出現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不當,最終造成患者認為護理人員工作態度不好把自己當成出氣筒等心理;另外由于患者產科護理知識不到位容易對某些護理工作產生不理解;這些問題都會導致患者心生不滿,最終產生護患糾紛。
2 產科護理工作中的風險管理措施
2.1 加強培訓教育
要想有效加強產科護理風險管理,首先需要對產科護理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產科護理相關風險意識教育。只有產科護理工作人員本身具有風險意識,在工作的時候才會對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針對產科護理工作人員進行相關規范培訓,尤其是產科護理安全規章和程序的培訓,此類教育培訓需要規范化和常態化。在培訓的時候,還需要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進行加強,緩解他們的工作壓力,積極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此外,要定期進行相關法律知識講座,開展相關醫療護理糾紛案例探討,讓產科護理工作人員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以此來加強產科護理人員風險管理能力,針對風險科學的處理能力。
2.2 提高產科護理的規范化
為了盡量減少護理過程中問題的出現和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應該規范化產科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醫院應該將每一位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職責細化,讓每一個人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職責。這需要醫院合理地制作出關于護理管理的操作規范,也需要醫院的組織人員能夠細分產科護士的工作內容。②由于產科的護理需要大量有經驗的護士,因此醫院需要經常組織有經驗的護士對新進護士進行訓練,指導以及傳授護理內容與護理規范。③醫院需要隔一段時間組織一場關于護理人員理論與實操知識的考核,確保每一個上崗的護士都能有效率有能力完成患者需要的護理工作。④對于優秀的產科護理人員采取獎勵機制,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
2.3 完善產科用藥風險的管理
由于孕婦與普通患者的體質不同,所以護士在護理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孕婦不科學用藥,以及孕婦使用藥品的劑量問題,護理人員嚴格要按照醫院操作規范,不可馬虎大意。另外為了方便用藥操作流程,醫院需要將一些需特別注意的藥物貼上容易辨識的標簽,集中管理。
2.4 規范化書寫護理文書
由于在護理過程中不安全因素極多,變化也很快,所以產科護理隨時準確詳盡的記錄患者的病歷卡,在突發情況出現時通過病歷卡迅速做出反應。
2.5 加強管理產科護理關鍵環節
產科護理有很多關鍵環節很容易造成風險的發生,例如孕婦在產房,很容易引發感染,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嚴格按照護理要求進行操作,避免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感染。產后,由于身體比較虛弱,也是容易產生風險的環節,護理人員需要多觀察巡視,同時對于新生兒也要經常觀察。
2.6 規范新生兒管理
護理工作人員應該對產婦進行照顧喂養知識示范,教授她們在月子期間如何保養護理身體。另外,護理人員要嚴格檢查與規范新生兒的腕帶,床卡信息,24 h監督新生兒的的管理與信息核對,避免調包嬰兒以及盜嬰的發生。
2.7 完善護理風險保險
目前很多發達國家已經啟用了醫療責任保險,這是化解以及降低損害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種種限制我國還沒有采用這種方法,因此我國很多患者不能承受重大的醫療風險,所以醫療糾紛也日益增多。為了保護醫院、患者以及醫護人員三方的護法權益,需要建立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
3 結語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接觸的相關信息在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產科護理風險,尤其是產婦以及家屬更加重視優生優育。因此產科護理風險不僅對產婦有重要影響,對護理人員,對醫院科室都會產生重要的問題。所以產科醫護人員需要高度重視產科護理風險管理,充分考慮產婦的利益,要有責任心和積極的工作態度。我國目前產科護理風險管理還處于初始階段,各醫院應該重視產科護理風險管理,建立健全護理風險管理機制,系統化、制度化來降低產科護理風險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覃廷華.產科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保健營養月刊,2012,22(6):1695-1696.
[2] 王金紅.婦產科護理風險因素及措施探討[J].中國醫藥科學,2013,3(5):177-178.
[3] 翟劍英.產科護理風險管理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2):203-204.
[4] 王俊美.產科護理風險管理[J].全科護理,2011,9(33):3082-3083.
[5] 王祥會.產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及護理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24):3454.
[6] 邵榕,山潔.探討產科護理新模式對降低剖宮產率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38):276,279.
[7] 蘭作會.探討有效的產科護理風險管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92):130-131.
[8] 張淑霞.產科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干預措施的臨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9):242.
[9] 祝慧.分析產科護理的風險因子及其管理方略[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15,17.
[10] 王芳.婦產科病房護理工作中常見風險因素及對策探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5(2):152-153.
[11] 王慶碧.護理風險管理及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醫院管理論壇,2014(5):40-42.
[12] 辛滿艷.風險管理在胎兒臍帶繞頸產程護理過程中應用的效果探討[J].醫藥與保健,2014(3):116,136.
[13] 孫海燕.產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對策的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4(12):95-96.
[14] 閆利瓊.無縫隙護理管理在婦產科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4(1):131-132.
[15] 戴芳.無縫隙護理模式在產科應用的效果評價[J].哈爾濱醫藥,2015(5):53-55.
[16] 萬培娟.優質護理在婦產科病房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6(10):269.
(收稿日期: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