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摘要] 綜合醫院構成部門多,人們又常稱其為“全科醫院”,接診患者疾病類型多樣,年齡層次各不相同,為進一步保證醫療服務質量,提升患者診療的安全性,強化醫院感染管理是重要措施內容之一,同時也是醫療機構管理關鍵組成部分。該文將對綜合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展開分析,針對比較突出、普遍的問題提出相應改善意見及建議,旨在營造出一個和諧的醫患相處氛圍,促進醫院長遠、持續發展。
[關鍵詞] 綜合醫院;感染;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3(c)-0197-02
綜合醫院是為人們提供醫療服務的主要衛生機構組成部分,是衛生發展與改革的重點。醫院感染本身伴隨醫院的誕生而誕生,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衛生服務需求的不斷提升,醫院感染也發生著時代性變化,而導致院感發生的影像因素較多,比如制度不健全、人員感染意識不強、監管力度不強等,此外現代社會發展,先進技術、器械應用更加廣泛,藥物種類層出不窮,使醫院感染更具復雜性,迫切需要各機構人員進一步強化感染認知,提升控制意識,保證患者醫療服務質量與安全性。
1 醫院感染管理概述
醫院感染管理是各醫療機構管理的重要方面,是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保證患者切身利益(主要包括醫療費用、人身安全等)的關鍵環節,此外醫院感染管理的好壞還是一個醫院質量管理的衡量標志之一,尤其是2003年非典事件后,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越發受各衛生機構的重視,成為保障醫療質量的重要內容。醫院感染管理環節多、內容復雜,其中系統構成包括控制、預防及監督感染制度,技術操作規范,消毒隔離標準等,任意一個環節出現缺陷或差錯都可能導致感染的發生,因此為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首先強化醫務工作者感染防控意識,感染防控人員以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高技術水平為基礎,保證醫療服務的安全性、規范性,嚴格監控醫院感染防控的各個環節,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以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1]。
2 綜合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分析
醫院絕大多數感染可通過預防、監控的方式來避免事件的發生,對多家綜合醫院感染管理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當前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為改善對策的提出作參考。
2.1 缺乏醫院感染管理組織體系
醫院感染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關鍵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流行疾病的頻出,醫務工作者對感染管理的重視度雖有所提升,但部分領導者或中小型、地域較偏僻的綜合醫院仍較缺乏感染防控意識,少數醫院甚至無感染三級網絡組織,院感管理人員配置不合理,或嚴重缺乏專職感染管理人員,此外醫院感染管理相關制度不完善也是關鍵突出問題之一,沒有健全規范的管理制度就不能良好指導管理行為,進而也更難達到理想的感染防控效果。
2.2 醫務工作者整體感染管理意識及專業技術水平均有待提升
醫院感染防控是綜合醫院所有工作者的職責范疇,理想氛圍應“領導重視、全員參與”,高層領導重視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直接關系著下層工作布局,還包括醫院感染管理相關培訓活動的開展、資金投入情況、感染管理專職人員聘入是否嚴格等。目前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衛生工作者技術水平有所上升,而綜合醫院仍普遍存在高知識技術水平人群較少的問題,加上人員參與度低、培訓不足、個人意識缺乏等因素會直接關聯醫院感染管理水平,影響醫療服務質量。
2.3 消毒、滅菌、隔離管理不到位
醫療器械清潔消毒應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流程進行,但由于工作量大、繁瑣,部分人員未能嚴格按規范章程進行,圖省事兒可能出現消毒不合格,清潔不徹底等現象,不到位管理分析主要梳理出以下幾方面。
2.3.1 供應室管理 供應室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現在室內布局不合理、管理制度章程不完善、工作流程不合理或不詳細等,供應室內所有器械未嚴格分門別類管理,或部分設備未按規定上油保養、多次使用物資清洗不徹底、存在污跡銹跡未處理、器械包布不清潔(未嚴格做到一消一洗一用)等,此外物資器械放置柜部分采用木材或瓷磚材質,很難起到防潮、易清潔消毒的效果。
2.3.2 消毒隔離管理 消毒隔離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現有溶液選用或配置不合理、消毒使用方法不規范、溶液濃度及滅菌效果沒有可行的監測步驟、常用消毒用具自身未按要求滅菌(比如容器、方盤等)、無菌物品直接放于瓷磚臺面、紫外線消毒燈監管及安裝不規范、醫療廢棄物管理不當、醫務工作者手部衛生執行不嚴格等,一小環扣松懈都可能導致感染事件的發生[2]。
2.3.3 手術室管理 手術室是展開救治工作的重要場所,其管理也是感染防控的關鍵環節,手術室管理不到位不僅包含室內設備布局不合理,還包括手術室管理章程不完善、室內環境差、操作流程不詳細;手術室自行處理器械,包括消毒、清潔等;外科洗手、器械清洗無明顯分界;部分工作者感染知識缺乏。
2.3.4 一次性醫用物資管理 綜合醫院一次性醫用品使用量大,而這類物品常存在進貨路徑不清晰、索證不全;人員不知“三證”所指;物品進出庫登記不詳甚至無登記;庫內存放不合理,或不符合要求,比如部分用品需先拆除外包裝,再放入無菌保存柜;使用拆除外包裝未及時放入垃圾桶,使用完未能按規定進行處理。
2.4 醫用廢棄物處理管理
絕大多數醫院都具備廢棄物處理相關制度,但實際操作中未按照規程進行是十分常見現象,現場檢查可能存在生活垃圾、醫用垃圾混合放置;廢物放置使用袋不合理;銳器盒缺乏;垃圾堆放空間狹小、簡陋,地方臟亂差;每天醫療垃圾較多,必須每天定時或多次清潔處理,但仍有部分工作者將醫療垃圾放置到了第2天;此外醫用垃圾處理不規范、轉運不記錄現象也較普遍。
2.5 醫療工作者對感染防控相關知識還比較欠缺
醫院感染可通過防控來達到降低感染事件發生率的目的,但必須依賴于人員專業扎實的感染控制知識和技術。有研究對綜合醫院72名工作者進行了調查[3],結果顯示熟悉掌握相關知識的僅16名(22.2%),其他近一半只表現為部分熟悉,少數工作者甚至為完全不熟悉,消毒、感染途徑、防止措施等基礎知識缺乏,對感染預防概念模糊,或新知識、新要求知之甚少,都將嚴重影響感染防控效果。
3 針對現狀提出改善對策
3.1 完善基礎設施,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相關制度
醫院進一步加強感染管理首先應保證充足物資條件,領導提升其重視度,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不同功能科室室內合理布局,進購科學適用的基礎設施,確保設施完善,比如無菌保存柜、高質量消毒液等。另一方面根據醫院特點及時代發展需要不斷完善感染管理相關制度,包括手衛生標準、醫用廢棄物處理流程、一次性用品進購章程、器械使用記錄標準、醫療器械消毒隔離制度、感染防控要點等,以《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管理辦法》[4]等醫學明文規定的文件為基礎,結合相關法律章程,根據各科室特點及醫院需要編制出《醫院感染質量管理文件》,確保發放到每個科室,全院認知同時切實對照執行。
3.2 加強人員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知識培訓力度
除部分客觀因素外,人是事件的主導者,為提升感染防控效果,首先應強化醫務工作者基礎知識、專業技術水平,綜合醫院應根據需要多開展全院或分科室的知識培訓活動,并使“強化人員感染認知,提升意識”貫穿始終,潛移默化凝聚全院人員,人人參與,人人重視;另一方面分層組織工作者學習感染控制相關知識,挑選部分優秀者外出參觀進修,了解時代院感管理新理念,掌握新要求并帶回院內,總的來說對醫院工作者進行意識、認知、知識、技能等多方面培訓,全面提升人員感染防控能力[5]。
3.3 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體系,加強實時感染防控監管力度
醫院感染管理是醫院管理構成部分,為降低感染發生率,減少患者經濟負擔,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綜合醫院應成立起感染管理小組,每天安排人員負責站點感染管理工作,并行使督查職能,定期按照考核標準進行抽查,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性質嚴重者可罰款或停職處理,切實加強實時感染防控監管力度[6]。
4 小結
醫院感染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醫院科室眾多、患病類型多樣,需進一步強化感染管理,旨在保證患者切身利益不受損害,促進醫院和諧健康發展,而目前較多醫院仍存在感染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員意識不高、防控措施實用性及依從性差等問題,需領導者提高感染控制認識,增加資金投入,加強人員培訓學習力度,落實醫務工作者各項職責,并嚴格按規章制度執業,進而提升醫療質量,保障服務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黃麗菊,毛靜馥.海南省二級綜合醫院感染管理現狀與展望[J].中國醫院管理,2014,34(11):73-75.
[2] 張云,田碧文,劉先德,等.醫院感染管理中培育醫院執行力文化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5):344-347.
[3] 鄧明卓,周春蓮,陳惠清,等.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科研現狀調查及發展趨勢[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6,15(9):686-688.
[4] 葉全富,趙爍,楊蕾,等.我國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情況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2):2821-2823.
[5] 李嫦珍.基層醫院醫院感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3):308-309.
[6] 萬艷春,曹靜,劉影,等.品管圈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5(1):99-103.
(收稿日期:201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