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娟
[摘要] 目的 研究層級培訓對于該院消化內科新護士帶教管理中的意義。方法 在2016年6—9月期間選取該院的14名消化內科新護士自由組合后分成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的7名新護士選擇臨床常規教學方法,觀察組的7名新護士則是在臨床常規教學方法上進一步采用層級培訓。經過兩種教學方法后,對新護士對于教學的滿意度情況以及綜合能力進行比較。結果 結果顯示,觀察組的7名新護士對于教學的滿意度以及綜合能力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名新護士(P<0.05)。結論 層級培訓能夠顯著提高消化內科新護士的綜合能力,滿意度高。
[關鍵詞] 層級培訓;消化內科;新護士;帶教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6(b)-015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hierarchical training in the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f new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From June 2016 to September 2016, 14 new nur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at i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7 new nur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chose the clinical routine teaching method, while the 7 new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hierarchical training in the clinical routine teaching method. The satisfaction of new nurses in teaching and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7 new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satisfied with teaching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satisfaction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7 new nurses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hierarchical train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new nurses in digestive system department, and the satisfaction is high.
[Key words] Hierarchical training;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Medicine; New Nurse; Teaching Management
在該院中消化內科作為最為重要的科室之一,其科內護理也是極為重要的[1]。內科中患者的病情各不相同,有些慢性疾病患者則需要住院治療,而在此期間,由于患者對自身病情的猜測,常常產生焦慮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對社會發展以及個人生活造成極為不便的影響。對消化內科患者進行有效護理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而良好的護理質量源于高效科學的護士培養機制[2]。層級培訓應用于消化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效果已有報道,該次研究旨在結合該院情況進行驗證。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參與研究與后期培訓的都是該院消化內科的新護士,都是在2016年6—9月期間選拔的。兩個組別中男性為2名,女性為12名。將以上參與研究的14名新護士自由組合后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7名,觀察組7名。對照組的7名新護士的年齡在21~25歲之間,平均年齡在(23.0±1.0)歲;觀察組的7名新護士的年齡在21~24歲之間,平均年齡在(22.0±1.0)歲;通過比較,兩組消化內科的新護士在研究資料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護士之間有一定可比性。納入標準[3]:①護士為該院消化內科的相關護理人員,并且是新護士。②患者在閱讀知情書的情況下自愿簽寫同意書,并參與研究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新護士在進入該院工作之前就已經參加過相關培訓。②參加培訓的護理人員不會影響臨床實際工作。
1.2 方法
對照組:該組的7名新護士采取臨床常規教學方法,即對照組新護士采用常規帶教模式,該組研究人員主要從消化內科的基礎護理知識、專業知識以及實踐操作方面進行相關帶教。
觀察組:該組的7名新護士則是在常規教學方法上進一步實施層級培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護士在入職前的相關培訓:在該過程主要對護士的心理、責任心以及心理素質進行培訓:①新護士在帶教過程中進行實操的好奇心較強,會忽視患者之間的溝通。因此護士在進入醫院之前應該改變傳統思想,時刻以患者為主,時刻注意在護理過程中的態度等問題,重視患者的相關合理要求。②該院相關護理人員在對患者提供服務的過程當中應該使用普通話,穿著干凈整齊,在進行護理時應該時刻注意力度問題。③新護士在進行工作之前應該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增強自我防范意識。
實習期的培訓:該過程主要是為了提高護理相關人員的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技能。①該過程主要由帶教的相關護理人員熟悉該院消化內科的環境,并對其詳細講解消化內科室內的相關規章制度、工作內容以及醫療設備等情況。②對新護士傳授基礎的護理技能,主要包括限度、患者隔離、專業操作技能以及與患者溝通技巧等。③消化內科重點知識以及技能的培訓,在該過程中帶教人員應該做出親自示范,進一步提高新護士對于護理技能的理解。
轉正前培訓:明確該院對于消化內科新護士護理的帶教目標,積極開展相關主題教學的活動,進一步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工作人員的層級進行相應的培訓。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參與研究的新護士進行滿意度以及綜合能力的比較。
1.4 統計方法
數據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新護士對于教學的滿意度情況對比
經過臨床專業研究與對比后發現,觀察新護士對于教學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新護士(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新護士綜合能力對比
經過臨床專業對比后發現,觀察組新護士在綜合能力的得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2。
3 結論
隨著社會水平的發展,社會人群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式也在時刻發生改變,該院的消化道方面疾病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加。該種類型患者由于在飲食方面具有相關限制性,因此患者有著沉重的疾病所帶來的壓力和困擾,另外由于消化內科的患者大多數臨床表現為突然發熱、并且病情比較嚴重而且復雜,需要該院的護理人員具有非常豐富的護理基礎知識以及熟練的操作技能,對患者出現的問題能夠做出及時有效的處理方法[4]。因此該院對于消化內科的相關護理人員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層級培訓是一種能夠對研究對象進行區分的一種培訓方式,該種培訓方式有利于對研究對象進行特定的培訓內容[5]。
該種培訓方式具有以下特點,即①培訓是按照研究對象的職務、技能等特點進行分組的。②根據培訓的對象設計相關并且具體的培訓內容,對相關患者配置適宜的講師、培訓方式以及最后的考評方案。③組織并開展相關培訓內容,在培訓過程中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問題以及意見對該次的培訓進行相關完善。
經過臨床專業研究與對比后發現,觀察組的7名新護士對于教學的滿意度為85.71%明顯優于對照組新護士的42.86%,并且該種教學方法能夠顯著提高新護士在綜合能力的得分,因此該種教學帶教方法適用于臨床方面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單小潔,阮安全.層級培訓模式在新護士臨床帶教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12):64,115.
[2] 麻杰芬.探討層級培訓方法在手術室新進護士帶教中的作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0):152-155.
[3] 奚玲君,俞素琴.層級培訓在消化內科新護士帶教中的實施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23):148-149.
[4] 王蓉,夏云,徐佳英.層級培訓模式在消化內科新護士帶教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20):144-145.
[5] 楊瑩,夏云,徐佳英,等.層級培訓在消化內科新護士帶教管理中的運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23):147-148.
(收稿日期: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