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斌 王棟 陸麗媛 郭滿盈
[摘要] 該文對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的發展現狀、面臨的主要挑戰及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對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市場布局精細化的設想進行了初步探討,旨在促進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產業發展。
[關鍵詞]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市場布局精細化;初步探討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6(b)-0197-02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major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hird party medical test institutions and initially studies the images of meticulous market distributions of 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medical laboratory.
[Key words] Third party medical laboratory; Meticulous market distribution; Initial study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通過對社會醫療資源的有效整合及科學使用,大大節約了醫學檢驗中的資源,提高了臨床檢測結果準確性和檢驗質量。隨著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檢測項目更新及市場需求的增加,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市場布局面臨著更高的要求,該文對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的發展現狀、面臨的主要挑戰及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對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市場布局精細化的設想進行了初步探討,旨在促進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產業發展。
1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市場化的發展狀況
1.1 國外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市場化的發展現狀
1925年,美國首先出現以商業化模式運營的檢驗實驗室。20世紀50~60年代,醫學獨立實驗室在美國興起,經過20世紀60~80年代和80~90年代兩次飛躍發展后,走上快速商業化發展道路。現今,醫學獨立實驗室不僅與醫院和科研院所等機構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競爭與合作機制,而且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商業經營模式。到2015年底,美國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占市場規模38%,德國為50%,日本為67%,我國為3%左右[1-3]。
1.2 國內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市場化的發展現狀
20世紀80年代中期,揚州醫學檢驗中心最先開始對外開展醫學檢驗服務。1994年,國內第一家醫學獨立實驗室——廣州金域醫學檢測中心成立,正式開啟國內醫學獨立實驗室發展史。經過20多年發展后,2015年醫學獨立實驗室已達到356家,比較有代表性的金域、迪安、艾迪康等已經實現以集團化跨地域、集約化經營為核心競爭力的連鎖發展。排名前4的金域、艾迪康、迪安、達安醫學獨立實驗室合計占據行業超過70%的市場份額[1]。
2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發展中所面臨的主要挑戰
2.1 政策的制約
相關部門對醫學獨立實驗室的審批工作非常復雜,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不認可這種商業形式,設限很多,一些政策支持相對落后的區域,為獨立實驗室的發展造成了制約。另外,醫療保險體制的制約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國外的醫療保險采用多種結算方式,有些可以直接與第三方檢驗機構結算。而我國醫學獨立實驗室沒有直接納入醫保結算收費,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醫學獨立實驗室的發展。
2.2 檢測項目和專業技術人才的限制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所從事的檢測項目需要通過國家衛計委的批準,目前在錄項目只有1 500項,但是以金域為首的獨立實驗室的檢測項目已經超過了1 500項,從而為專業技術的創新帶來限制。獨立醫學實驗室檢驗人員水平參差不齊,部分檢驗人員為剛畢業的大學生,基本功不扎實,對新技術也不了解或僅有片面了解,缺乏規范系統的培訓。缺少高水平檢驗人才也是制約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向高端發展的瓶頸之一[4]。
2.3 管理上不規范的制約
一些小型實驗室在發展中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為了快速打開市場,節約檢驗成本,不惜降低檢驗質量,有的甚至過分打壓價格。這種不顧檢驗質量的價格戰,會影響醫學獨立實驗室的健康發展[4]。管理上亟需制定統一的行業規范,進行質量監督,定期考核,使醫學獨立實驗室良性發展。
2.4 社會信任度和認可度有待提高
醫學獨立實驗室給社會的認知度和信任度偏低,民眾在很大程度上更信任大型公立醫院的檢驗結果,有些公立醫院也不認可醫學獨立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作為第三方醫學檢測機構,要嚴格控制檢驗質量,使檢驗結果可被大醫院認可,這樣既減少獨立實驗室的風險又保護了患者的利益,同時又增加了自身的公信力[5]。
3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發展趨勢
3.1 行業發展的規模化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在發展中需要滿足規模化的運行模式。在現在規模下,可以按照艾迪康的運行機制,通過連鎖化、規模化的產業創新,進行渠道的拓展,實現規模化,用行業發展的規模化來提高行業的競爭力[6]。在規模化的基礎上也可將實驗室的某項技術作為基礎,滿足專業化運行,進一步實現專科化。
3.2 行業發展的產業化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一般將行業發展產業化作為終極目標。以省級實驗室作為參照,各個區域的實驗室布局按照省級實驗室的標準進行設計。區域化運作的同時,通過與儀器和試劑生產廠家合作,通過并購、整合,實現行業產業化發展。
3.3 行業中冷鏈物流的構建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日常工作中要將樣本及時收集,國外獨立實驗室中70%的樣本是通過第三方物流進行運作的,我國獨立醫學實驗室的樣本主要是自己進行運輸[7]。標本的收集通常需要在冷鏈條件下來完成。迪安診斷中心針對自身產業的運行需求,構建了冷鏈物流模式,促進了產業的服務創新。行業中冷鏈物流的構建可以促進整個產業的高速運營,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
4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市場布局精細化的設想
4.1 構建專業性的營銷隊伍
在實現市場布局精細化的過程中,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必須先在對醫學檢驗服務項目、專業項目研究人員、復合型營銷人才分析的基礎上,積極構建專業性的營銷隊伍。①通過對服務營銷策略的整合及優化,形成一套科學的營銷機制,主體是構建專業營銷隊伍,滿足市場營銷的基本需求,及時完善運行模式,發揮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戰略。②引進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通過合理薪酬及激勵制度吸引人才,量化人才考核機制,及時發現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不足,為市場布局精細化對策的完善提供人力支持[8]。
4.2 完善信息管理系統
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對信息化的細節進行劃分,有助于總監對實驗室信息的統籌管理。①設計對外網站,宣傳企業的服務以及企業的發展。②各個部門保證信息的及時性及可靠性,全面提高實驗室市場運行的工作效率。③以信息化平臺為基礎,滿足遠程病例的診斷需求,實現實時無縫對接。
4.3 構建針對性的客戶服務理念
第三方醫學實驗室需要將客戶的需求作為核心,構建針對性的客戶服務理念。其主要內容應包含以下幾點:①與大學、醫學院、醫院以及各級疾病控制中心合作,構建科研合作管理平臺;②針對各級醫療機構的臨床需求,進行檢測內容的補充及完善;③構建個性化的體檢以及專家健康咨詢服務平臺;④構建專門性的服務預約機制,提供本地及異地的個體服務,設置專門的客服電話,處理協議單位及客戶的業務查詢。
綜上所述,在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市場布局精細化發展進程中,在構建專業性的營銷隊伍、完善信息管理系統、構建針對性的客戶服務理念方面的創新探索會有助于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娥,申子瑜,于世輝,等.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在精準醫療發展中的實踐與作用——以金域檢驗為例[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21):3029-3031.
[2] 宮芳芳,李穎麗,王承馨,等.醫學獨立實驗室現狀及未來發展研究[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5,36(2):283-284.
[3] 林娥,梁耀銘,周志鋒,等.“互聯網+”時代獨立醫學實驗室的創新實踐分析[J].中華臨床實驗室管理電子雜志,2016(2):78-81.
[4] 羅育春.談醫學獨立實驗室的發展現狀[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1):114-115.
[5] 陳因,李囡,于民,等.醫學獨立實驗室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15,29(1):49-50.
[6] 倪君君,鄭春梅,宋彥強,等.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發展道路[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4(6):778-781.
[7] 陳因,李囡,于民,等.醫學獨立實驗室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15(1):49-51.
[8] 于雪瑩,李江,韓呈武,等.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專業人才培養的初步分析與探討[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15(3):189-191.
(收稿日期:201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