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
[摘要] 目的 研究三級護理教學在手術室護理教學管理模式中的影響。方法 隨機抽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該院手術室實習護理人員10名作為研究對象,每組5名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實習護理人員給予傳統護理教學管理模式,觀察組實習護理人員給予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比較兩組實習護理人員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及操作水平程度,并有效對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給以評價和分析。結果 觀察組實習護理人員在理論知識掌握和操作水平上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護理人員,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實習護理人員對床邊帶教老師教學態度,知識宣教,操作規范以及工作態度方面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 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通過給予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可明顯提高手術室床邊帶教工作的規劃性與系統性,從而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有助于提升手術室教學質量。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教學;傳統護理教學管理模式;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b)-0119-02
在所有醫院醫療系統管理中,手術室工作是特別注重專業性和實踐性,手術室工作要在嚴格執行無菌狀態下完成,工作內容緊緊相扣,比較復雜,涉及器械較多也比較繁瑣,因此,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對操作人員熟練的操作水平要求很高,方可順利完成各項工作[1]。不定期開展手術室護理教學培訓,加強實習護理人員熟練掌握手術室護理理論知識和和操作水平,并在手術室中不斷地進行實踐加以融合,方可有效提高手術成功率,鍛煉實習護理人員的綜合水平,提高實習人員的綜合素質,在保證順利完成生產實習的同時,也能促進手術室護理帶教水平的提高,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3月間該院手術室實習護理人員10名的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該院手術室實習護理人員10名作為研究對象,每組5名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10名實習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0~23歲,平均年齡(20.96±1.52)歲,學歷情況:本科4名,大專6名。兩組實習護理人員臨床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0名實習護理人員實習期為4周1個月,實習帶教老師專業知識強,并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業務水平高,有較高的責任心和很好的溝通能力,學歷水平在本科以上學歷,具有4年的護師職稱,能應對所有實習護理人員可能提出的各種問題,能起到很好的帶教效果。
1.2.1 對照組 給予傳統護理教學管理模式,涉及教學提綱主要有實習護理人員專業知識講解,同時標準地示范操作,慢慢由淺到深來增強實習護理人員業務水平,讓實習護理人員快速上手適應護理工作。
1.2.2 觀察組 給予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涉及內容主要包括:①一級護理教學管理。護士長負責帶教管理工作,凝聚師資隊伍建設并相互融合,對床邊帶教老師以理想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技巧進行規范化培訓[2]。②二級護理教學管理。由教育護士規劃教學方針及實施計劃,采用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訂制科學性的教學方案,并在實施帶教方案過程中,能積極提出關于實習護理人員優缺點,并耐心解答實習護理人員提出的各種問題,且能對實習護理人員嚴格考核[3]。③三級護理教學管理。床邊帶教老師在講解相關手術室護理理論知識與操作示范時,依據情況可進行針對性的“一對一”的教學模式,讓實習護理人員專業知識范圍不斷得到擴展和吸收,促使實習護理人員操作水平逐漸提升,同時能有效地,全面地對所有實習護理人員業務能力進行綜合評定[4]。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實習護理人員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和操作水平,依據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進行評定:①所有實習護理人員均由教育護士對其理論知識掌握和操作水平情況進行嚴格的考核及評價。②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評價標準:實習期滿前,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由實習護理人員對帶教教學態度,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業務操作技術,工作態度及滿意度進行評定,滿分100分,得分8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得分60~80分為一般滿意,得分低于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實習護理人員理論知識及操作水平對比
觀察組理論知識及操作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對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滿意度情況
觀察組在帶教老師教學態度,理論知識,操作規范,工作滿意度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手術室具有很強的隨機性,要求手術室人員無論在專業上,還是操作上都要求很高,并有很好的默契配合。在傳統護理帶教學中,帶教教師大多數參與倒班,去掉夜班和休息,造成帶教老師的不固定性,造成實習護理人員常常出現緊張感和陌生感,同時對實習護理人員個人情況了解不多,在實施教學中,不能合理和連續性地制定計劃,造成實習護理人員未能達到滿意的學習效果。而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針,保證了內容由淺入深,保證實習護理人員的學習效果,對提高教學效果有著重要意義[5]。所謂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是在教育護士對實習護理人員個人情況充分了解后,并依據實習護理人員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教學,可有效地降低實習護理人員心理緊張和陌生的不良心理。同時可針對性地進行“一對一”的護理教學模式,加強雙方之間的溝通交流,促使實習護理人員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并快速地融入到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對強化實習護理人員業務水平有推進作用,也能做到教學預期效果[6]。進行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所具有的優勢主要有:①增強了護理質量。所謂護理質量主要由護理人員個人的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決定,是影響整個護理團隊的綜合效應。在進行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后,更能讓護理人員明確自身的自責,區別了級別監管機制,也強化了實習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除此之外,提高了護理人員相互之間的溝通,進而提高了護理質量。②提高了患者滿意度[7]。進行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既能有效地提高基礎護理質量,也能有效地為患者提供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并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讓患者感覺被重視,同時對患者需求最大程度滿足,極大提升患者的滿意度。該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實習護理人員在理論知識與操作水平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同時在教育護士教學態度、理論知識、操作示范、工作情況的滿意度方面也均高于對照組。證實在手術護理教學中進行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具有較好的效果。綜上所述,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通過給予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可明顯提高手術室床邊帶教老師工作的規劃性與系統性,從而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提高手術室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翠.三級護理教學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方法和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0):8061.
[2] 馬晶.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3):252-253.
[3] 霍金榮.多種教學模式在手術室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96-97.
[4] 楊瓊,林雪梅,崔雯.責任制護理教學管理模式在手術室帶教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7(12):169-171.
[5] 李寶珠,于映,劉永寧.階梯遞進法教學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14):222-223.
[6] 陸愛嬌,蔣黎.多媒體教學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6):639-641.
[7] 金轉蘭.一對一全程帶教運用于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0):128-129.
(收稿日期: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