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玲
[摘要] 當前醫療衛生行業發生的職務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為了從源頭上杜絕醫藥衛生系統職務犯罪的發生,該院和地方檢察院聯合,通過開展抗菌藥物使用“三色預警”工作,大力開展廉潔教育,加強基建工程建設的監管,開展“遠離回扣、廉潔從醫”主題專項活動等一系列舉措共同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增強了醫務人員的廉潔從業意識,維護了醫務人員的良好形象,遏制了職務犯罪的發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醫院;檢察院;預防職務犯罪
[中圖分類號] R1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b)-0157-02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反腐敗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和建立健全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的目標,從源頭上有效遏制腐敗行為的發生,不斷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開展,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徐醫附院)與地方人民檢察院聯合,共同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
1 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意義
職務犯罪,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及其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貪污、賄賂、瀆職、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等犯罪的統稱[1]。當前醫療衛生行業發生的職務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不僅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和醫療衛生管理秩序,也侵害了人們群眾的切身利益,造成了極不好的社會影響[2]。因些,醫院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極其重要。
2 具體做法及成效
2.1 簽訂預防職務犯罪工作聯席會議協議書
徐醫附院院和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檢察院雙方簽訂預防職務犯罪工作聯席會議協議書。①預防職務犯罪聯席會議每半年召開一次,共同研究、制定工作計劃和預防工作實施方案;傳達上級有關預防工作的指示和會議精神,并認真貫徹落實。②研究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機制,建立和完善職務犯罪預防網絡,形成徐醫附院和檢察機關共同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合力。③通報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情況,分析新形勢下產生職務犯罪的原因、特點和規律,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具體情況編印成冊。④總結交流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經驗,學習和借鑒先進單位在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方面的好的做法。⑤科學預測和把握職務犯罪發展趨勢和規律,針對可能引發職務犯罪的苗頭和不良傾向,提出預防對策。
2.2 聯合開展抗菌藥物使用“三色預警”工作
為進一步推進該院黨風廉政建設和醫德醫風建設,不斷提升醫療質量和醫院形象。按照上級關于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治理活動的要求,促進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該院和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檢察院聯合開展抗菌藥物使用“三色預警”工作,做法如下。
2.2.1 構建組織領導機構 成立抗菌藥物“三色預警”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徐醫附院與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檢察院共同成立抗菌藥物使用“三色預警”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領導小組負責抗菌藥物“三色預警”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指揮協調,領導小組下設聯絡員,負責日常工作聯絡和落實。
2.2.2制定《徐醫附院抗菌藥物使用‘三色預警工作制度》在抗菌藥物使用“三色預警”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由醫務處牽頭,藥學部、信息中心等部門科室協同開展。抗菌藥物使用“三色預警”工作情況定期在院周會上進行通報,建立專門的談話記錄和工作臺賬。紀檢監察科負責和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檢察院的聯絡,在運行抗菌藥物使用“三色預警”工作過程中,發現職務犯罪案件線索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查處。
2.2.3 抗菌藥物使用“三色預警”系統設計原理 抗菌藥物使用“三色預警”系統,是指依托醫院信息系統平臺,了解醫生抗菌藥物使用量,通過構筑預警信息網絡,標注藍色、黃色、紅色。其中藍色為初級提示信號,黃色為中級關注信號,紅色為高級介入信號,動態地預防抗菌藥物使用中可能產生的職務犯罪。
2.2.4 進行排名亮燈 ①每個月對全院抗菌藥物使用量進行排名。對進入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藥物進行排位,對進入排名前6~10位的抗菌藥物亮藍燈,對排名前3~5位的抗菌藥物亮黃燈,對排名前2位的抗菌藥物亮紅燈。②每個月進行醫生抗菌藥物使用排名。對全院抗菌藥物使用排名前五的藥品,核算出全院醫生及醫療組抗菌藥物使用率和使用強度。對使用率和使用強度排名前4~5位的醫生亮藍燈,對排名前2~3位的醫生亮黃燈,對排名第1位的醫生亮紅燈。
2.2.5 結果運用 ①對抗菌藥物廠家的管理:對每個月使用量進入前10位的抗菌藥物供應商,醫院酌情進行口頭提示,納入關注范圍;對連續3次亮紅燈的抗菌藥物供應商,對異常情況開展調查,視情況對供應商采取警示談話、延期付款、減少采購量、停用藥品等方式進行處理,必要時通知檢察院介入調查。②對醫生的管理:門診核算到個人,住院部核算到醫療組,對每個月排名前五位的醫生和醫療組,醫務處對其進行提醒簽字;對出現2次紅燈和連續出現3次黃燈的醫生、醫療組,由醫務處、藥學部、行風辦、紀檢監察科對其進行誡勉談話、要求其作出藥物使用合理性的說明等處理;對出現3次紅燈且無正當理由的醫生、醫療組,由醫院采取提出警告、限制其抗菌藥物處方權等方式進行處理。③對需作出藥品用量合理性解釋說明的,由院抗菌藥物管理工作小組進行分析鑒定。
2.2.6 醫院和檢察院雙方責任 ①該院負責“三色預警”軟件平臺的運轉和結果運用,不斷加以改進完善,每個月形成相應報表,對報表中反映出的異常情況及時向徐州市泉山區檢察院預防職務科通報。②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檢察院負責及時提供法律服務,以“三色預警”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視情況向醫院提出風險防范警示意見,做好服務監督工作,推動“三色預警”工作不斷完善和深入開展。
抗菌藥物 “三色預警”工作的開展,增強了全院醫務人員合理用藥的自覺性,進一步加強了該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細菌耐藥,保證了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3-4]。
2.3 大力開展廉潔教育,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①多次邀請徐州市泉山區檢察長宣講團做預防職務犯罪專題講座。邀請徐州市泉山區檢察長宣講團先后來院做《遠離職務犯罪 共度美好人生》《良藥苦口利于病 警鐘長鳴利于行》《堅持廉潔行醫 遠離商業賄賂》等專題講座。增強醫務人員拒腐防變的意識,增強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遠離職務犯罪。
②參觀“兩個習慣”(習慣在監督的環境下工作,習慣在法治的軌道上用權)廉政教育實踐基地。該院組織重點部門、重點崗位人員前往徐州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兩個習慣”教育實踐基地開展廉政警示教育。使參觀者自覺養成“習慣在監督的環境下工作,習慣在法制的軌道上用權”的良好作風,時刻保持警惕,堅守底線,經得住誘惑,堅決杜絕職務犯罪的發生。
③開展警示教育現場會。在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檢察院的協調幫助下,該院黨員干部走進徐州市監獄開展警示教育現場會,通過參觀服刑人員勞動改造車間和生活教育場所,聽取職務犯罪和經濟犯罪服刑人員現身說法和真誠懺悔,使每一位黨員干部受到一次強烈的心靈震撼和思想洗禮。
2.4 加強病房綜合樓基建項目的監管
該院病房綜合樓基建項目開工前,該院與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檢察院、工程建設單位三方共同簽訂《廉政協議書》,三方合力加大對工程建設的監督力度。工程開工后,院分管領導分別與涉及基建的重點崗位、重點人員簽訂《基礎建設工程工作人員廉潔承諾書》。制定了《病房綜合樓招標工作管理規定》《病房綜合樓建設安全施工暫行規定》《徐醫附院招標采購監督管理辦法》《徐醫附院紀檢監察、審計工作聯動機制實施辦法(試行)》《黨風廉政風險預警整改通知書》等。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檢察院對該院基建項目全程跟蹤,嚴厲監管、及時監督,對工程實施中的各個重要環節進行監督,并且檢查監督《廉政協議書》實施情況等[5]。
該院病房綜合樓項目先后榮獲全國優秀項目管理成果獎、江蘇省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獎、江蘇省揚子杯優質工程獎、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全國QC獎等多個獎項。該院在基建項目建設中無違紀違規現象發生,實現了“優質工程、廉潔工程”的目標。
2.5 開展“遠離回扣、廉潔從醫”主題專項活動
該院和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檢察院聯合開展“遠離回扣、廉潔從醫”主題專項活動。制定《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遠離回扣、廉潔從醫”主題專項活動實施方案》,按照動員部署、摸排分析、自查自糾、整改提高四個階段積極開展。專項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全院干部職工的法制觀念和廉潔意識,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有效遏制和減少職務犯罪。
徐醫附院院與地方人民檢察院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共建活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是加強醫院反腐倡廉建設、源頭治理腐敗的一項重要舉措。在今后工作中醫院將與地方人民檢察院緊密合作,把事前、事中預防和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有機結合起來,構建嚴密的防控機制,不斷促進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日常化、制度化、科學化,遏制和減少職務犯罪的發生,不斷探索預防職務犯罪新方法和新途徑,推動醫院反腐倡廉建設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 李艷,王清波.公立醫院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實踐和體會[J].現代醫院,2018(8):203-206.
[2] 張玲,秦曉斌.淺議醫院預防職務犯罪的現狀與對策[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7,27(1):135-136.
[3] 譚云龍.構建“三色預警”機制預防藥品購銷不正之風[J].醫藥前沿,2015,5(36):375-376.
[4] 張俊濤.抗菌藥臨床應用管理之管見[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6(1):121-122.
[5] 覃勝超.淺談醫院基建管理的重要性[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4(70):158.
(收稿日期:2018-08-16)